分享

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风云剑仙 2023-08-22 发布于河南

肿瘤标志物一般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癌抗原125、肿瘤抗原153、癌抗原50、糖类抗原242、β2—微球蛋白、血清铁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肿瘤坏死因子十二项,具体如下:

1、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正常情况下来自胚胎的干细胞,胎儿出生两周后即可消失,如果患者的肝细胞发生癌变,随着病情的发展,人体血清中的甲胎蛋白通常会急剧增加,其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临床指标。

2、癌胚抗原

癌胚抗原升高,可能是患有大肠癌、胰腺癌、胃癌、乳腺癌等癌症疾病,但是吸烟、妊娠期、糖尿病等疾病也可能导致癌胚抗原升高,其不属于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标志,但可用于辅助诊断。

3、糖类抗原199

糖类抗原199升高多见于胰腺癌,其对胰腺癌的鉴别诊断、病情监测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可见于胆囊癌、肝癌、结肠癌等疾病。

4、癌抗原125

癌抗原125主要用于辅助诊断恶性浆液性卵巢癌、卵巢上皮癌,也可见于乳腺癌、胰腺癌、胃癌等疾病。

5、肿瘤抗原153

肿瘤抗原153升高多见于乳腺癌,也可见于卵巢癌、胰腺癌、肝癌等。

6、癌抗原50

癌抗原50为非特异性广谱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胰腺癌、直肠癌、胃癌等疾病的辅助诊断,胰腺癌患者癌抗原50增高相对明显。

7、糖类抗原242

糖类抗原242阳性一般以消化道肿瘤为主。

8、β2—微球蛋白

β2—微球蛋白主要用于监测肾小管功能,当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炎症、肿瘤时,数值浓度可升高。

9、血清铁蛋白

血清铁蛋白降低见于营养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慢性腹泻、肝硬化等疾病,血清铁蛋白升高见于急性白血病、肝脏病变、恶性肿瘤等疾病,可作为肿瘤的辅助诊断。

1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是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中特有的一种酸性蛋白酶,为小细胞肺癌最敏感、最特异的肿瘤标志物。

1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为胎盘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增高见于正常怀孕、早孕、宫外孕子宫颈癌、卵巢癌、睾丸肿瘤等,降低可见于先兆流产,也可作为肿瘤的辅助诊断。

12、肿瘤坏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具有杀伤肿瘤、免疫调节、参与炎症反应、发热反应的作用,肿瘤坏死因子增高可能与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需要警惕肿瘤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