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伏已过!收好这份出伏养生指南

 闲云野鹤rr2v5v 2023-08-22 发布于安徽
图片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时光流转,转眼间我们已经度过了三伏的最后一天。民间有谚语道:处暑十八盆,谓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出伏之后还要经历大约十八天的流汗日。但总体来说,“秋老虎”虽然气温仍高,但早晚已不是很热,凉爽之意渐足。
图片

图片
出伏之后,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渡。秋季燥字当先,所以养生一定要注意养阴防燥。

除饮食、作息调节之外,还可以用推拿的方式来进行调节。出伏后白天气温仍较高,秋燥既临,暑湿尚在,因此特别需要涤荡暑湿、润燥祛火、调护脾胃、柔肝养血。

健康提示

图片

1.涤荡暑湿

丰隆穴,取穴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的外缘,该穴位是非常重要的化痰祛湿穴位。每天点按丰隆穴,每日两次,每次三分钟,不仅可以改善体内湿气的停留,还可以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痰湿,从而减轻暑湿困乏的症状。

图片

2.润燥祛火

合谷穴,取穴于双侧虎口位置,此穴最善清热解表、清咽利喉、通经活络,配以太冲穴,内庭穴,对于肺热引起的咽喉肿痛、胃热引起的消化不良等情况都有清热降火的作用。每日点按,轻重相济,可达到润燥祛火之功。

图片

3.调护脾胃

足三里穴,穴是调理脾胃要穴,取穴于胫骨前缘外侧端一横指。配以内关穴,辅以中脘穴,可以达到疏通经脉,调理脾胃之功,尤其对于消化不良等脾胃问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图片

4.柔肝养血

章门穴,取穴于侧腹部,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章门穴为脏会穴,统治五脏疾病,兼具疏肝健脾,活血化瘀之功。治宜双手中指点按做环状运动。每日两次,每次三分钟。配合三阴交穴,行间穴,有平肝降火、解郁安神的功效,可用指尖掐按行间穴3~5分钟,力度以局部有酸胀麻感为宜。

其实“艾”很简单

温馨提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