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痹证合集——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积液(经方医案)

 新用户46083431 2023-08-22 发布于上海

图片

86坐骨神经痛(麻附辛147)——陈守义医案

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

王某,男,27岁,工人。1年前因用力过度而腰痛,CT检查确诊为腰椎盘突出压迫神经,经治而缓解。近阶段出差在外,着衣单薄,路上受寒,病痛再次发作。现症见:全身困痛,关节疼痛,尤以左下肢沿坐骨神经方向放散,酸痛难忍,呻吟不止,昼轻夜重,得热则舒,由其父母撑扶就诊。经过针灸、镇痛药等措施,只能减轻一时,苦不堪言。查舌淡红,苔白厚腻,脉象浮紧。证属寒湿在表,治宜解表温阳以散寒邪,方用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川乌头60g,草乌头60g,干姜30g,甘草24g,麻黄15g,细辛15g桂枝30g,葛根30g,白芍30g,羌活15g,独活30g乳香15g,没药15g,威灵仙30g。川乌、草乌、干姜、甘草先煎2个小时后,再下后面诸药;水开后再煎30分钟,随后再加水二煎,混合2次滤出液,分为3次服用,4个小时一次。3剂。

复诊:回家后煎药未听医嘱,按照一般煎药方法,煎好药后1次将药服完。10分钟后,突然昏不知人,口吐白沫。家属立刻询问怎么回事,陈氏随即到患者家观察,发现病人呕吐出部分药物,浑身汗出如洗,问其有什么不适之处,患者只说疲乏,想睡觉。诊其脉浮紧已无,缓滑有力,无病之象。随后让病人服些热糖水,安睡即可。第2天骑自行车专程告知,其病若失,余下之药未再服,病愈。

原按:此例患者由于误用常法煎服,药量过大,导致“瞑眩''如冒状',病痛却奇迹般解除,真所谓“歪打正着”。陈氏由“脉浮紧已无,缓滑有力”,断为取效佳象,从容安排病人饮糖水并休息,确显胆识。《中医火神派医案新选》

论:乌头、草乌,此是内寒。桂枝、葛根、羌活、独活,此是外寒。有桂枝30克,疏木而升陷,仍然有昏迷。

图片

图片

图片

87坐骨神经痛(麻附辛148)——陈守义医案

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

高某,男,40岁,市民。平素遇劳或天气变化时,腰及右下肢酸楚疼痛年余,CT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因气候寒冷,劳累过度,腰腿痛突然加重,多种方法治疗均未取效,痛不欲生。现症见:不能转侧翻身,腰臀部右下肢至足阵发放射样疼痛,如锥刺刀割,痛苦异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缓细弱。证属风寒湿痹,治宜温阳散寒,通经活络,佐以祛风除湿,方用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川乌60g,附子60g,干姜60g,甘草30g,白芍60g,麻黄15g,细辛10g,桂枝30g,鸡血藤30g,独活15g,羌活15g,木瓜30g,川牛膝30g,续断15g,淫羊霍15g,前4味药物先煎2小时,再下余药;水煎2次混合,分3次服。3剂。

服上方后,腰腿疼痛明显减轻,能翻身活动,右下肢阵发性放射疼痛减少。

上方加温肾壮阳药:鹿角霜15g胡卢巴15g,补骨脂15g,杜仲15g,余药同前,3剂。

疼痛进一步好转,能坐起吃饭,大小便已能下床,病人喜出望外。在上方基础上略作增减,共服30剂,病愈。《中医火神派医案新选》

附:胡卢巴种子供药用,能补肾壮阳,祛痰除湿。 性味:苦,温。 归经:归肾经。 功效:温肾助阳,散寒止痛。 主治:用于肾脏虚冷,小腹冷痛,小肠疝气,寒湿脚气。 《嘉祐本草》:主元脏虚冷气。得附子、硫黄,治肾虚冷,腹胁胀满,面色青黑;得蘹香子、桃仁,治膀胱气。《纲目》:治冷气疝瘕,寒湿脚气;益右肾,暖丹田。 

88腰腿冷痛(麻附辛149)——唐医易医案

患者梁氏,女,80岁。2008424日,因腰腿冷痛来诊。主诉:7天前觉颈项、腰腿疼痛,尤其是腰特别痛。至今疲惫之极,虽穿厚衣三件仍不御寒,晚上睡觉盖厚被仍冷得难受。视其形寒,断续咳嗽,流涕。问其有否发过热?她说:我从不发烧。还反问我她腰冷痛是否因肾虚所致?我切她脉,六脉沉实而紧,一息四五至。察其舌,色淡、苔白,询其二便,答属正常。予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去麻黄加味:熟附子9g(先煎),细辛3g,白术12g,炙甘草9g1剂。

次日其女儿来电:先生昨日所开之药神奇,我母昨日吃了1剂药,困扰近十天的感冒腰腿冷痛痊愈了,她今天精神焕发矣。

仲圣之麻黄细辛附子汤用以治疗刚得之少阴病,症见发热脉沉之感寒证。该方为发汗解表,温经、扶阳散寒的妙方,补散兼施,以细辛、附子驱六腑之沉寒,麻黄开腠理使寒邪随汗而出,是仲圣治少阴病的代表方之一。

外感病多数人是以发热恶寒为主症。恶寒是由于风寒侵入体表,而阳气未能及时达表抗邪。而发热是阳气在抗邪,是邪正交争的表现。在临床上常见一类患者,外感寒邪后,恶寒、身痛,腰、骨节、四肢酸痛,或咳喘,流涕,脉迟缓、沉紧,唯独不见发热。究其因,此类患者是阴盛阳虚之人,每每外感多不发热,为阳虚里寒之证。仲圣谓:“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此时如用解表发散之法不但无效,还会有使病邪羁留不去之患。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去麻黄,加温燥和中之品,往往应手取效。《100首经方》

92膝关节积液(麻附辛153)——陈守义医案

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

申某,男,54岁,农民。半年前曾确诊为膝关节积液,服用中西药物无显效,用杜冷丁只能缓解一时,最后院方准备做截肢手术,无奈之下求之于陈氏。现症见:左膝关节肿大如杵,皮色明亮而薄,不红不肿,疼痛如刀割,夜间更甚,不能屈伸,饮食尚可,二便如常,舌淡红胖边有齿痕,舌下静脉紫黯迁曲,脉沉弦滑。证属寒湿痰瘀,闭阻关节。治宜温经散寒,化痰活血通经,方用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川乌头120g,附子120g,干姜60g,甘草30g,黑豆60g,远志10g,麻黄15g,桂枝60g,细辛15g,薏苡仁90g,川牛膝30g,木瓜30g,伸筋草30g,鸡血藤30g,白芍60g,没药15g,乳香15g。前6味药物先煎4小时,再下后面药物;水煎服,水煎3次混合后,分4次服,每6小时一次。1剂。病人按要求服药2次后,疼痛有所好转,左膝关节有麻热感,持续1个多小时后,安静入睡约2小时,4次药液服完后,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效不更方,原方继服3剂。

如法服完后疼痛消除大半,肿胀也明显消退,继续中药调治。先后共服上药15剂,其病消失,可下田劳动。1年后随访,健康如常人。

原按:膝关节肿胀伴积液,中医称为鹤膝风,甚为难治。患者疼痛剧烈,曾考虑截肢,可见病情严重。陈氏依据病情,大剂乌附为帅,重在温通,佐以祛湿活血,通经宣散,短短半月之内治愈此等顽症,实火神功力。《中医火神派医案新选》

论:脉沉弦滑,是肾阴实而木陷滑。附子温脏寒,乌头通经,以开经络之阴寒凝滞。

图片

93关节炎(麻附辛154)——高体三医案

患者,女,50岁。膝关节及背部疼痛4年余,加重1年,伴头痛10年。患者4年前不明原因出现膝关节及背部疼痛,遇冷加重,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就诊时患者感膝关节及背部疼痛,头痛,口干,畏食生冷,舌淡,苔白,脉弦数。治宜温补三阴,散寒通滞。拟麻黄细辛附子汤与通脉四逆汤加减,处方:炙麻黄6g,附子6g,细辛3g,当归15g,通草15g,桂枝15g,白芷15g,炙甘草10g,茯苓20g,党参15g,干姜12g,黄芪30g。服用90天,患者疼痛全部消失,身穿单衣于冷风中亦无复发。

按:麻黄细辛附子汤有温阳通脉、祛痰涤瘀之功,凡属寒邪久凝、血脉瘀阻之证皆可应用。高氏体会本案辨证要点有二:其一,患者背痛,头痛,为风寒湿之邪客背部经脉,经气不畅,血脉凝滞,不通则痛。其二,诸痛遇冷加重,为素体阳气不足,无以温经通脉。治以温补三阴,散寒通滞。予麻黄细辛附子汤合通脉四逆汤加减治疗,可奏温补肝脾肾之功,可达祛风寒畅气血之效。《经方治痹》

论:最核心的附子,剂量太小,所以用了90天。要是火神医出手,好的更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