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标准化法]为什么说标准是经济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

 国际生态标准化 2023-08-22 发布于北京

[标准化前沿]中国国家标准化战略与世界深度对接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新的“标准化法”都有哪些制度创新?将如何助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我国人民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会发挥怎样的重要影响?

全国各地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新修订的“标准化法”规定:扩大标准制定范围,建立政府协调机制。标准是经济#会活动的技术依据,标准化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说,在标准范围上,新的“标准化法”“明确了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各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都应当制定标准,用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标准化法”明确,国务院建立标准化协调机制,统筹推进标准化重大改革,研究标准化重大政策,对跨部门跨领域、存在重大争议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进行协调。标准化工作具有涉及面广、跨部门跨领域的特点,在标准化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要素的背景下,需要在更高层面进行统筹协调和决策,以达到科学稳步推进的总体社会效应。

强化标准统一管理,标准供给打破政府“包办”。标准“打架”,会让守法无适从。新的标准化法强化了强制性标准的统一管理,有利于减少标准的重复交叉矛盾。将原来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统一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标由过去的三级整合为现在的一级,并对强制性标准的范围做了严格的限定,可以更好地实现“一个市场、一条底线、一个标准”。

新“标准化法”还赋予团体标准以法律地位,构建了政府标准与市场标准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国家鼓励社会团体组织制定团体标准,可以增加标准有效供给,满足市场和创新的时代需要,并由此改变我国由政府单一供给的标准体系。

国家出版《标准化基础》等3本教材成功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16部委《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关于加强标准化人才教育培养,推进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实施,推广标准化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应用,建立健全标准化领域人才的职业能力评价和激励机制的要求,扎实开展相关试点工作



报名取证详情见以下链接:

【标准化发布】关于举办“1+X”标准编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第12期学习班的通知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