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啥在这个时间去参加这样的培训

 治愈马 2023-08-22 发布于北京

我们总以为要学个什么东西都得什么『一万小时定律』,『厚积薄发』。但是有很多小技能,你只需要花那么几天的时间就能掌握。一旦掌握,心里就不怕

1.有一些技能每个人都需要GET

我在两个月前写过一篇文章。

让你幸福的37个基本人生能力,学每个最多花一周!

其中有一个能力,就是

『基础急救』能力

最近的一则新闻说,北京市初级急救员不足4%,全城只有70万。而在日本,这个证书持有率高达80%。如果你发现一个老人突然心脏病发作躺在路上,你会怎么办?我知道你是怕他讹你。你想躲远点。但你还是怕他万一是真的犯病呢?你想了一个办法,把手机直播打开,这样就全程录像了。但是你下一步怎么办,他真的是犯病了。你会怎么放置他,你会做人工呼吸吗?

如果不是老年人,就是一个正常普通人,你自己,被刀切了很深的切口,血呼呼直冒,在打120之前,去急诊之前你会怎么处理这个口子?骨折了呢?如果小孩子误食了大颗粒物被呛住了会怎么办?……

我们的生活不单单是开心幸福,一帆风顺,偶尔有小烦恼,这种意外的发生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摊到你一辈子来看,真的会发生。如果你的所有方法都是去选择找医生的话,那也许关键救治时间就错过了。

因为那篇文章是我编译的,我那时还没学过基础急救,写完了之后出一身冷汗,于是就赶紧去找国内能提供基础急救培训的机构,结果搜到了红十字会(好吧,这一次我还是挺相信红十字会的),他们提供了这个培训,不过是不定期的。于是我就给他们打了个电话,两个月以后,他们通知我这两天参加。于是,我就推掉了一切安排,知识型IP的面基也不去了。专门为了这个认证去参加两天的培训。

2.也许常识是我们最需要学的

我有一个远房的姑姑,在90年代末心脏病去世,只有50多岁。而如果她了解一点心脏病自我急救知识的话,也许会活下来。当时她已经犯心脏病住院,经过一些急救貌似好点,然后她因为想上厕所,起床,去厕所,导致猝死。

如果你学了一点急救知识,你就知道,一旦感觉是心脏病,那就做到6个字

『呼救』『静』『卧』『服药』

一切都放下。大小便千万不要起床,哪怕尿裤子。否则心脏承压巨大,会一下子猝死。

这样,会救一条命。

而实际上,还有很多类似的知识。这些知识你甚至都不需要练习,哪怕就是个常识知道,就没准救下一条命。

当然,这两天的学习并不仅仅是这些常识,毕竟是『初级急救员』嘛,还得给学会给别人急救,于是我这两天就主要学了

『心肺复苏』和『创伤救护』

两天里GET了不少技能。比如心肺复苏,老师就强调了胸外按压十分重要,甚至你只会胸外按压,就能利用黄金时间(黄金时间就是发现患者到急救车到来的十几分钟,其中最开始的4分钟被称为『黄金时间』,一定要做『心肺复苏』)把患者从鬼门关拉回来。请注意,有那么一句话:

『他已经停止了心跳』

我们认为这就意味着死亡。事实上并不是。

从失去心跳,到最终死亡,有十几分钟最多20多分钟的时间,这十几分钟的时间如果利用好,是可以把人拉回来的。心肺复苏就是在这十几分钟时间救人。

最近有一个新闻,讲武汉一个夫妻,丈夫突发心肌梗塞倒地,妻子没学过急救,然后拨打120,120的接线员就持续26分钟远程电话指导妻子给丈夫做『心肺复苏』,直到急救车到来,而正是这26分钟持续不断的努力,丈夫活了过来。

我们总以为要学个什么东西都得什么『一万小时定律』,『厚积薄发』。但是有很多小技能,你只需要花那么几天的时间就能掌握。一旦掌握,心里就不怕。急救就是这样的小技能。不是让你成为急诊医生,你只要能用点常识处理,就能让更多人幸福一点点。


3.这个技能得练习

急救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就是你即便能把知识背下来,你不上手练,也没啥卵用。

因此这两天的培训第一天讲知识,第二天就是纯练习。这点也是挺好玩的地方。我们半天练『心肺复苏』,半天练『创伤救护』,一天的时间才真实GET到了一些技能。



这是我们那人模做的心肺复苏练习,老师做示范。话说心肺按压真的是个力气活儿,压个两分钟就没劲了。


这是肢体末端包扎,还不太美观。


这是头顶包扎。跟我配合的搭档做的还行吧。

包扎这事回家还得找老婆孩子再练练。就是一个植入大脑自动化的过程。

不过,小技能GET是很容易让人有成就感的。

4.真的有很多是主动来学习的

以前,像这种急救员的学习,都是公司工会组织,然后请老师到公司教教员工。很多员工也不爱听,混的混,溜的溜。

这次培训是公开招募的培训,报名人很多100多人。几乎都是自愿报名。我跟一个人聊,他是那种特爱学这些小技能的人,之前花了一个月学潜水,拿了潜水证(他竟然不会游泳,会潜水),现在学这个,打算这个学会之后再学个烹饪。

这在几年前是不多见的,那时推广个这种急救员的培训,可难了。大家都不爱学。而现在大家来学习的初衷并不是因为自己亲人需要急救,而真的就是看到街道上倒地的人,不知道怎么去救助从而来学的。我们总是容易被媒体里说的什么没人救助因为怕被讹到的新闻所影响,以为这社会都是那么冷漠,真实的情况并不如此。也许一些人不去救,是因为不会救,而已呢。

这似乎说明了,这么多年过去,人们更看重一个东西,叫『文明』。不是讲文明的那个文明,而是一种普世价值,一种更文明的生活方式。

我们总说现在人焦虑现在人焦虑。说社会变化多快,说马上机器人就把人干掉了。

如果你看过历史,你就知道,其实,现在这个社会的焦虑远远低于过去几千年。现在我们的焦虑无非就是工作好不好,生活好不好。而过去几千年,战争的时间就占了一半,一次战争就死70%的人口,那时人类的焦虑都是关注在生死问题上,能活着就不错了,活好点谋个当官的差事,谁会关心自己干啥工作,自己是否成长,自己是否幸福。以前看好多穿越小说,自己也想如果我能穿越回某个朝代该多牛,现在真的设身处地想想,还是哪个朝代都别穿越最好,就活在现在最好。

所以这样理解的话,焦虑这词也是一种言语建构。本来是最不焦虑的一代人,都给我们这帮写鸡汤的、搞媒体的、讲培训的说成这样的。

『吃饱了有吃饱了的病,吃不饱有吃不饱的病。我们还都是宁愿得吃饱了的病,也不会去得吃不饱的病』

真实的情况是,人们的焦虑并未增加,大家所想的更多是如何更好的生活,即便不能一万小时成为高手,GET点小技能也挺美的。

最后,这是证书。这个证也管点用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