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批判唯分数论不都如所说的那么好,其亦有“恶毒”的一面

 成长教育漫谈 2023-08-22 发布于山东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唯分数论”的害处,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担心依旧有人不知道,所以会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机会继续宣传。

破除唯分数论这样的观念是非常适应当下这个时代的,事实上它确实更科学、更有利于教育回归本质,这可以说是全社会对教育、对孩子们集体释放的最大善意。

然而这种善意同样也有非常恶毒的一面。

并且因此引发了一些矛盾、扭曲甚至是畸形的认知。

比如关于今天这个“唯分数论”的问题,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注意到,关于这个问题,现在很多人的认知不但非常极端且还双标

比如当我们面对努力学习、拼命学习的时候,尤其是面对高呼“知识改变命运”的时候,有太多人会表现出极大的恶意、恶毒。

他们会搬出批判“唯分数论”等理论进行批判、讽刺、挖苦甚至是诅咒。

关于这点从去年到今年,我想很多人也都亲眼见证过吧?

看完那些人说的那些话,高分似乎不值一提,甚至一直还有不少人所表现出来的则是高分是可以毫不费力就能获得的,但当我们简单总结一下他们所说的话之后,竟然会得出获得高分的唯一秘诀是“不要太拼

一旦你太拼了,你就成了小镇做题家,你就变成了高分低能的书呆子,你就变成了即便是有了高学历依旧是没前途的渣滓……

有太多人在不停地大谈特谈不需要如何鸡血、努力就能成功的例子,还有太多人不停地在讲自己多么的不在意自己孩子的成绩,哪怕是成绩再差,只要他能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理就行。

这种声音很容易被肯定,但仔细想想,这样的想法是不是同样也很危险?

别人这么说是因为无论孩子未来会怎样,自己都能给他“兜底”,而你也这么说,是否也是因为有如此底气?又或者仅仅只是想在网络上被人肯定、被人赞扬一下?

这跟那些嘚嘚瑟瑟晒孩子成绩的家长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其实还不如那些嘚瑟的家长,起码他嘚瑟的资本更多孩子来自于孩子的能力、实力,而我们如此做的资本又是什么?

其实我们可以把镜头拉远点,使劲拉,一直拉,然后映入镜头的现在是两幅景象:

一幅景象是城市里的孩子们报这个兴趣班上那个辅导班,每天作业很多、父母要求很严格,没有快乐童年只有做不完的题、刷不完的试卷。

而在他们的外围,则有无数人扼腕叹息、痛心疾首、怒不可遏地批判着这样的教育是如何迫害孩子的。

另一幅景象则是贫困地区、山区的孩子。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摆在他们面前的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怕是只有读书了。

而面对同一省份的城市娃竞争,试问,他们不拼分数拼什么?

对这些孩子,我们也会去跟他们讲不要太拼吗?

我们也会跟他们讲那些“唯分数论”的诸多弊端吗?

为什么对城市孩子我们就要这么说呢?

这算不算是双标?

有些人生下来就可以追求“吃好”,并且他们有一套又一套的逻辑证明吃得更健康是多么的有意义、多么的重要。

但不要忘了,还有很多人,他们拼尽全力只是为了“吃饱”。

觉得分数不重要是因为你有很多可以脱离分数但依旧能解决就业、生存、生活实际问题的资本、条件。

但如果你没有这一切呢?

易地而处,如果我们现在就是贫困、山区的孩子家长,以我们现在的认知、水平,我们还会不会说成绩不重要,还会不会说学习不重要只要身心健康就行?

实际上我一直认为除了一小部分人确实是真的基于关心、关爱,而大多数人其实是怕了,他们怕的是别人会比自己努力而已……

—— 教育植根于爱 ——
微信:kankanweixiaobuyu  微博:成长教育漫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