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观点——如果用司马迁的经济思维,中国历史也许会被改变。

 新用户11345T3Q 2023-08-22 发布于广东

这是我今年的第234篇公众号文章。

钱穆先生的《中国经济史》提到了汉武帝轻商重农的政策。

我们得先看看汉武帝实行这个政策的历史背景。

汉武帝轻商其实源自汉高祖刘邦,“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并且“重租税以困辱之”。

其实秦国废除了井田制使社会贫富分化,这是对经济一个好的转变,然而秦亡的原因是对人民劳力的过分压榨造成的。

汉延续了秦的制度,秦的贡献是统一了文字与货币,到了汉武帝时期,也统一了五铢钱为基本货币,这对后世影响很大。今天暂且不谈货币的故事,今天要谈谈汉武帝时期两种经济思想。

一派是以晁错、贾谊及董仲舒为代表,可代表正统的儒家思想。另一派是司马迁极端放任的自由个人主义的经济思想。

晁错这一派就是重农轻商的思维,他们主张市场经济必须有一个限度标准,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人的生活不能高过某一水平,不然生活上会造成不道德奢靡之风,又不能低于某一水平,不然无法生存。汉武帝先是实行了他们的思想,然而这种轻商却是错误的。

而司马迁的却很符合现代经济学逻辑的思维,他称人本自私,也就是说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他说:

“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意思是人人的欲望便是想看尽天下间美丽之色彩,想听尽天下间悦耳的声音,想尝尽天下间美味的食物。人人想过身心安逸的快乐日子,有自我得意的荣耀人生。这种长期以来的习俗已无法改变了。这可以说是古代的人性观了,真的是独树一帜。

现代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

“每一个人,不需要自己关心社会福利,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去推动社会的福利。他只需要关心自己,追求他自己的福利就可以了。但是他在追求自己福利的过程中,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让他的努力转变为对公共事业的推动。这只看不见的手,会让他的自私自利推动社会福利的改进。”

如果这套理论能用在汉武帝执政期,也许历史就会产生重大改变。

欢迎扫码

加入早起陪伴营

最后,欢迎你来我的早起陪伴营,本群会交流关于金融,美食,运动,读书和写作方面的内容,欢迎想早起,爱早起的你的加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