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藤

 一帆csp 2023-08-22 发布于广东

植物界有不少有毒植物,某些有毒植物对某种昆虫有趋避、杀灭等作用,这些功效被智慧的人民经过不断实践后进行开发利用,比如做杀虫剂用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等,这些可以防治有害昆虫的植物被统称为杀虫植物,杀虫植物制作的杀虫剂则称为植物杀虫剂。
据统计,有400多种植物有趋避昆虫的作用,中国1959年出版的《中国土农药志》收录了220种植物性农药及183种配方。植物杀虫剂主要成分包括植物源光活化杀虫毒素、杀虫生物碱、植物精油、柠檬素、植物源昆虫激素、黄酮类化合物。
其中,豆科的鱼藤(Derris trifoliata,在杀虫领域就是优秀的一员。

鱼藤,豆科、鱼藤属攀援状灌木。
因其茎叶带有鱼腥气而得名。还叫毒鱼藤、篓藤、白药根,雷公藤蹄等等。
鱼藤的学名是 Derris trifoliata Lour. ,其属名Derris来自希腊语derris(毛皮),指它的荚果富含单宁,种加词trifoliata意为“具三叶的”,说的当然是它的叶片,刚刚记录过的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的种加词也是这个。
鱼藤原产于热带及亚热带,在我国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在印度、马来西亚及澳大利亚北部也有分布。

鱼藤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LC)。

这两年深耕红树林,那是因为我生活的城市有个物种非常丰富、环境非常优美的淇澳岛红树林嘛,里面的植物熟稔有加了,我还喜欢去深度发掘它们的故事,喜欢跟大家分享我的所见所得。
大家都知道,红树林是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即潮涨潮落之间的滩涂地带),受周期性海水浸淹的木本植物群落统称,红树植物分成真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那么,在红树林里,不纳入红树植物的,又叫什么植物呢?叫伴生植物。
“伴生”这两个字很好听,有点同甘共苦的味道,在这个恶劣的红树环境中,一起面对风浪的冲击,面对高盐的海水,面对很难扎根的滩涂地,想想它们都是挺坚强的。
每个地方红树林的伴生植物并不都一样,珠海的红树林,伴生的有芦苇,有海刀豆,有许树,有厚藤,当然还有鱼藤。

红树林的世界里,无论红树植物还是伴生植物,我都记录得差不多了,这不,作为重要的一员,一直把鱼藤束之高阁,的确有些过分了嘛。

鱼藤当然是认识的,只是它们一直在我眼前零星出现,并没有很多红树林所有的泛滥成灾的情况出现,反而点缀在其他红树植物里,挺好的。
事实上,没有见过它的狂妄那也只是我红树林走得并不算太多罢了。这个周末,约了芳姐等几个华植的志愿者朋友来了红树林,这也是推迟好久的约会了,这个季节,银叶树、海杧果、水黄皮都结了果,木榄这是花期,秋茄的胚轴刚刚长成,最喜欢的老鼠簕花也过了,果也掉了。

陪她们走在山海径上,倒是鱼藤挺引人注目的,它缠绕在其他红树的身上,白色的花序挺立在枝头上,特别的惹眼,有些果实也长出来的,果实像一元钱的硬币那么大,圆圆的,扁扁的,太阳光透过它的身子,还可以看见里面黑色的种子,我也曾经把玩过它们特别的果荚,轻盈的身姿当然也是因为它们所处的海洋环境,让它们掉落海上时随海水漂流,这就是典型的海漂植物了。

相对而言,鱼藤的名声远远在其他红树植物之上,它的标签很多,比如可以毒鱼,比如可以做杀虫剂,比如它还有狂妄的生长能力。
既然它名曰鱼藤,那说明它跟鱼能扯上关系,不过并不是亲密关系,而是不共戴天的关系。有人说鱼藤的名字因其茎叶带有鱼腥气而得名,可有人说因为它的毒鱼效果而得名,因为它还叫毒鱼藤、篓藤等等。
因为鱼藤的根部含杀虫活性物质--鱼藤酮及类似物,毒效发作的时候,导致区域水质溶解氧明显偏低,导致鱼类缺氧死亡。
以前,有些地方的农民在有鱼的水域,根据水域的大小、水流的情况来进行调试,最后确定好了,就将不同分量的鱼藤根捣碎,把捣碎出来的汁液滴入在上游中,之后就等待三五分钟之后,就可以去捡鱼了。

鱼藤的这种作用很早就有,据说在几千年前的南美洲大陆上,当地土著居民用一种鱼藤进行捕鱼:他们将鱼藤的茎杆或根捣碎后产生的汁水投放进湖泊以及池塘中,水中的鱼就似乎表现出“中毒”症状而变得麻木,因此也更容易进行捕捉。直到现在,菲律宾等东南亚沿海一带的渔民还经常利用鱼藤根粉在珊瑚礁海域、退潮后海水滞留海域以及无法撒网的水域进行捕鱼。

(图片由@敏慧提供)

鱼藤不仅可以用作毒鱼剂,还对水生昆虫表现出强大的杀伤能力,于是人们设想能否将这种杀虫能力用来开发新型的杀虫剂。
关于鱼藤用来杀虫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至19世纪中叶,但鱼藤的活性成分直到1895年才由法国植物学家Emmanuel Geoffroy首次分离出来并命名为“nicouline”。1902年,日本化学工程师Kazuo Nagai从鱼藤属植物毛鱼藤的根中分离得到了纯净的晶体物质并将其命名为鱼藤酮。
自19 世纪中叶鱼藤被当作杀虫剂使用以来,至今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目前人们对其活性成分鱼藤酮的作用方式和机理都已经有了清楚认识。

鱼藤酮作为一种高效且安全的植物源杀虫剂,基本做到了既不污染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又对人类和哺乳动物的健康无害,而且在杀虫的毒性上并不亚于化学杀虫剂,因此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图片由@敏慧提供)
大家都知道,很多外来引进的物种对红树林有入侵的危害,比如早期引进的互花米草,后来引进的对叶榄李、无瓣海桑,对于红树林的生物多样性冲击很大。不过,以前看过一篇报道说,在某些红树林,作为伴生植物的鱼藤,也出现泛滥成灾的情况,作为本土植物的鱼藤,这种情况还是比较特殊哟。
据报道,好多年前,海南大学生态学博士生导师杨小波教授带领团队等在儋州新英湾红树林市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作业时,发现在该片区红树林正遭受鱼藤迅猛繁殖危害。鱼藤通过攀援覆盖,蔓延成灾,导致连片红树林植物生长“告急”,鱼藤“疯长”已经成为对红树林生态系统新的威胁,急需采取措施保护受危害的红树林湿地。
报道说道:在该片区的北门江入海口处,红树林受鱼藤危害后的现象严重,原有红树林群落中出现被鱼藤覆盖的大小不等、颜色深绿的斑块,并呈扩大趋势。在北门江一带的红树林群落里,攀附于桐花树、白骨壤等顶部的鱼藤,产生了大量的分枝,生长了浓密的叶子,直至完全覆盖所攀附的红树植物,蔓延到周边的正红树、木榄等植物上,并形成半径越来越大的被“吞噬”后的深绿色斑块,而在斑块的周边仍能看到浓绿的鱼藤以及部分逐渐枯萎或是塌陷的红树植物。

不知道淇澳岛的红树林是否针对红树林做了一些有意思的“杀戮”,在主要的区域,鱼藤的数量并不多,不过在第一期与种子资源路的交界处,的确可以看到很多鱼藤缠绕在桐花树的上面,至于影响有多大不得而知,而在山海径靠近海边的区域,的确有点泛滥成灾的迹象,只是对这个区域的其他红树植物的生长,表面上影响还不算大。

无论如何,它的最主要标签就是有毒植物。
鱼藤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根部含杀虫活性物质——鱼藤酮及类似物。可已通过皮肤引起中毒,皮肤接触部位有片状丘疹、发红,并有渗出物。中毒症状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等。

其毒性为叶、根、茎及果实有毒,鱼藤酮属神经毒,可阻断神经细胞的ATP代谢,主要作用于延脑中枢、导致呼吸中枢兴奋和惊厥,严重者出现抽搐和昏迷,全身肌肉反复而持久的抽搐和痉挛,终因呼吸机痉挛性麻痹或窒息而死亡。

关于它的应用,我摘抄部分资料如下,不过未经证实哟:

(1)用于果树、茶园、高尔夫球场、城乡绿化带、人行道、公园及校园草坪等的害虫防治;

(2)在淡水和海水养殖业,可用于清理鱼塘;

(3)防治根结线虫;

(4)驱杀各种动物的体外寄生虫;

(5)制成饵剂可诱杀各种卫生害虫;

(6)制成擦剂、膏剂可根治人体癣疥湿疹和跌打肿痛等;

(7)抑制某些病菌孢子的萌发和生长,或阻止病菌侵入植株;

(8)刺激作物叶绿素增生,尤其对于果、蔬、烟、茶及花生等作物具有明显的丰产作用。

鱼藤属于攀援灌木,长达5米;它的茎粗壮,枝叶均无毛。

▼ 这天,我们居然还看到一根没叶的藤在滩涂地攀爬着,没有叶片,@敏慧特意跑下去帮我拍了。

▼ 还拍到花果同镜的画面。

羽状复叶,小叶大概率是五片,也有3或者7的。厚纸质,卵形或卵状长圆形。

鱼藤是豆科植物,它具有豆科的蝶形花结构。

总状花序腋生,有时下部有分枝,呈圆锥花序状,花序梗与花序轴均无毛;苞片小,三角形,花聚生;花萼钟形,花冠白或粉红色,旗瓣近圆形,基部无胼胝体;雄蕊单体;子房被微细毛,无柄。

▼花并不大,用微距拍给大家看看。

▼ 换个角度看看。

荚果圆形或斜卵形,长2.5-4厘米,宽2-3厘米,扁平,无毛,仅于腹缝有1.5毫米的翅,具1-2种子。

▼ 透过太阳看,可以看到里面的种子。

以下文字来自植物志,仅供备查。
攀援灌木,全体秃净。单数羽状复叶,无托叶,叶柄长7-15厘米;小叶通常5枚,间有3枚或7枚,具短柄,近革质,卵状矩圆形至矩圆形,长4-8厘米,先端渐尖而钝,基部浑圆。

总状花序腋生或侧生于老枝上,常不分枝,长5-10厘米;花柄聚生,稍长于萼;萼钟形,长约2毫米,近秃净,有不明显的钝齿;花冠蝶形,粉红色,长约10毫米;旗瓣近于肾形,顶端圆形,有时微缺,翼瓣顶端圆形,龙骨瓣半圆形,翼瓣及龙骨瓣基部均有一急尖的耳;雄蕊10;子房无柄,花柱线形,内弯。荚果扁平而薄,斜卵形或矩圆形,长2.5-4厘米,宽2-2.5厘米,秃净,只于上缝有狭翅;种子1,近于肾形。花期8月。果期9月。

中文正名 鱼藤

拉丁学名 Derris trifoliata Lour.

别名              毒鱼藤、篓藤、白药根,雷公藤蹄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木兰纲

目   豆目

科   豆科

属   鱼藤属

种   鱼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