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维训练,最晚不要超过四年级!理由是?

 圣龙领主 2023-08-22 发布于重庆

数学小老师说题,各年级一阶段的6次打卡,目前进度已过半。

为大家的坚持感动,继续加油!

(本周六开放报名通道,仅团24小时,每年级仅限12人。先到先得!报名链接是朵爸快团团店铺置顶的那个团购,没有进群的抓紧时间进群)

当你选择是否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应该如何做抉择?

首先,你要先想想自己成功以后的样子;

其次,你要想充分预估自己可能遇到的辛苦;

最后,如果你愿意承担辛苦,也愿意享受自己努力之后的美好结果,那就可以做最终的抉择了。

一旦决定去做,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很多了:

坚持做下去!一直做!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许会遇到困难,但是,这些都是暂时的。

因为无论任何事情,达到目标的道路从来不可能是一帆风顺,基本上都是九曲十八弯。

学习,更是如此。

《庄子·天下》有句话: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教育的问题往往就在种种的大小之间,只不过有些人热衷于大,有些人关注小,

往往忽视了

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教育的每一个事都与许许多多的小到不可见的因素密切关联,且复杂而微妙。

你比如说,有的孩子会在某一个学期突然跟不上,很有能是自己前面某个阶段懈怠了。

陶渊明说过: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不要羡慕别人的成绩,谁的成绩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大实话。

有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孩子假期应该多休息休息,却忽视了一个事实:

最好的休息不是玩儿,而是调整作息,适应并保持一个持续学习的状态。

错过一期课程,你需要接下来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来拼命追赶,还不一定能赶上。小老师说题打卡也是,越早开始越好!

因为我们的说题打卡是不重复的,什么意思?意思就是一个学年内,题目不重复。你要是中间加入,之前的题目你得下个学年(一年后)才会再次有机会遇到。

什么是好好学习最好的时候?

在你学习好并且领先的时候,持续学习,继续保持领先;

什么是你努力追赶最好的时机?

在假期的时候,这时候可以安排出来整块属于自己的时间,很难得的机会。

思维训练,越早开始越好,最晚不要超过四年级。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咱们要了解,四年级的知识体系。

初看四年级好像知识点不多,计算为主,应用为辅。

但其实四年级整个一年,

都是在为高年级做准备

课本的知识确实相对比较简单,知识量也没那么大,所以呢,大家成绩看着都还可以!(当然仅限于校内不太具有评价功能的试卷)。

班级层次和差距也不大,但是到了五年级知识量陡增,难度也一下子增强了,拓展题也会变多,题干更长、说的更饶。

很多孩子适应不过来,就容易被狠狠地打击了自信心

我们站在五六年级乃至初一的角度,回头看四年级,不难发现里面有很多铺垫和共通之处。就以思维知识层面看,四年级是个什么情况?

咱们就拿四年级小老师说题打卡的题目来举例。

图片

家有四年级娃的家长,可以给孩子做一下这道题。看看孩子的反应。如果之前没接触过思维训练,绝壁是一头雾水。

四年级,不仅仅有计算,还会穿插很多知识,比如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之间的关系,利用他们的关系可以加入和差倍的知识点(比如上面的打卡题),孩子们一看到就觉得云里雾里的。

这也是四年级为什么孩子会感觉变难了,一道题所涵盖的知识点变多了,那无脑的刷题肯定就不行了啊,重视联系课本知识,从一道题中去总结方法,理解为主,记忆为辅,把方法学会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再给两道打卡题,供大家感受一下:

四年级小老师说题题目:一个除法算式的商是15,余数是9。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总和是481。那除数是多少?

四年级小老师说题题目:今年小亮的年龄是小英的2倍,6年前小亮的年龄是小英的5倍,。那小亮和小英各是多少岁?

四年级,往往还会出现一类现象,

就是家长不知道自己教的对不对,

特别是很多四年级的家长会去给孩子讲方程,觉得方程多好呀,这么容易的思想要让孩子提前掌握,赶超其他学生。

这个想法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就大错特错了,毕竟校内是五年级下册时才学习方程基本知识,

孩子连概念之类的都没接触,何谈运用呢?

这也是校外跟奥数班的大忌(没接触过概念,就要孩子举一反三,举一反三本质是什么?本质是先要举三十反一啊!!!好好想清楚这一点吧家长)

这时候可以多接触处理问题的手段(小老师说题就会给大家提供这样的机会),比如还原倒推问题、间隔问题、周期问题、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等……

正是因为这些思想,让孩子的大脑变得很灵活,思维才能得到锻炼

方程思想极大的限制了孩子的思维,让孩子早早地思维固化。

所以,孩子没学过的东西不要轻易教!

当然个例除外,除非你很懂数学教学的逻辑脉络,也很懂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还有自己娃的特点和基础情况。

所以,朵爸强烈建议大家,抓住各年级学习本质,

心中有光,脚下有路。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跟着长线规划走,踩好当下的同时,比如发现计算问题,降级训练;

关注衔接和铺垫部分,更要让孩子去接触一些难度更高的思维题,增强学习能力的提升,学会总结找寻题目中的连接回归课本知识点

特别提醒,接触思维训练学习,最晚最晚不要超过四年级,当然更早一点就更好!

毕竟兴趣需要成就感来维持,你题目在低年级你都没见过,你怎么一上来就能搞定?

希望每个心中有目标的人都来更加坚定的走下去!

毕竟有时候意识、认知、执行力往往是除了天赋之外,

是我们最能把握的东西!

这块不仅仅需要孩子的,

更需要的是家长的坚持和意识!

如果对你有启发,请点个关注或者“在看”吧。
老读者建议“星标”,没有任何互动,系统可能不会在第一时间推送给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