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出土波斯王子墓碑,碑文内容离奇,专家:还好唐朝人看不懂

 登西峰看东海 2023-08-23 发布于山东

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中,唐朝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开创了独特的文化盛况,而且直接影响了东亚各国的古代文化。盛唐时期,中国的军事、经济、文化和政治均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鼎盛时期的唐朝作为真正的天朝上国,受各方势力朝拜。唐朝的包容性极强,或许是因为初唐时期受明君统治,唐朝不仅商业经济发展空前迅速,而且吸引了很多外来文化。如果我们能穿越到过去,见识一下盛唐时期都城的繁华景象,你或许会看见很多不属于中原的商品。

波斯也是曾与唐朝有着密切贸易往来的一个帝国,现代的西安曾出土波斯王子墓碑,碑文内容离奇,专家看了表示:还好唐朝人看不懂。1955年,考古学家在西安发现了一座特殊的墓,据研究,这座墓建于唐朝,墓主人却并不是中原人,而是波斯人。通过研究墓里奢华的陪葬品,专家们确定了墓主人的身份是波斯王子。为何波斯王子会被埋葬在唐朝境内呢?史料记载:波斯在与阿拉伯的战争中失败,波斯人流离失所,就连波斯王都被迫逃到大唐境内寻求武则天的庇护。

当时的唐朝国力正值鼎盛时期,军事实力强悍,横行霸道的阿拉伯也不敢轻易与唐朝为敌。再加上武则天当政时,对外来人和文化都十分宽容,大唐与波斯的关系素来和睦,所以波斯王逃亡时首先想到的庇护所,就是中原的唐朝。波斯王初到唐朝时还心有不甘,想要武则天派兵助他赶走阿拉伯军队,夺回主权。然而天下安定已久,武则天并不愿轻易将大唐卷入战争的漩涡,于是拒绝了波斯王的请求。

正所谓买卖不成仁义在,武则天将流落到唐朝的波斯王族安顿在了国境内,还赐予了波斯王一个官职。这也是为什么波斯王子的墓,会在西安被挖掘出来。波斯王子的墓有一处不同寻常的地方,墓地总共有两块墓碑,或许是出于对中原文化的尊重,波斯王子的一块墓碑上写着中原文字,一块写着波斯文。从刻着中原文字的墓碑上,大概能知道墓主人的名字、年龄和官职。这位波斯王子在中原的名字叫苏谅,墓中还合葬着他的妻子马氏。苏谅在唐朝担任的官职是左神策军散兵,也就是一个将军的职位。

写着波斯文的墓碑就有些蹊跷了,原本以为是同样的文字被翻译成了两个版本,没想到专家看到波斯文墓碑上的内容后,简直无法掩饰内心的惊诧。波斯碑文被翻译后,大致的意思是“此为苏谅之女马昔师之墓,望其能永享安宁”。这块碑文所表达的意思和中原文碑文相差太远,中原文明明写着马氏是苏谅的妻子,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而波斯文墓碑上却写着马氏是苏谅的女儿,这难道是一座父女合葬墓?再者,苏谅的女儿又为何姓马?种种信息,让人疑窦顿生。

古代达官显贵的墓地和墓碑都有专人负责,不太可能出现墓碑文字表述有误的情况。专门研究波斯文化的专家表示,马昔师很有可能是苏谅的女儿,同时也是苏谅的妻子。波斯王族为了保证血统高贵纯洁,有近亲结婚的传统,他们甚至不被允许与外姓人通婚。所以在波斯的王族,同胞的兄弟姐妹、甚至是父女、母子之间通婚,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然而这不仅和中原文化是相悖,还违反了唐朝的法律。中原人注重伦理、亲子关系,这种有违纲常的伦理关系为中原人所不耻。

同时,唐朝法律也明确规定了直系近亲不能通婚,“乱伦”更是不被法律所容忍。如果身为将军的波斯王子公然违抗唐朝法律,想必会影响波斯王族在唐朝的生活。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苏谅的妻子姓马,很可能是为了保持血统高贵纯洁,同时又不想违反唐朝法律,只能将女儿的姓氏改掉。也难怪波斯王子的墓碑需要写两个版本,一个中原文字版是给唐朝人看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做了一些处理。而另一个波斯文版本的墓碑可能才是墓主人真正的墓碑,里面记载了墓主人真正的身份。难怪专家都说,还好唐朝人看不懂波斯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