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斯坦福大学,学学如何培养“设计思维”

 细雨青衫 2023-08-23 发布于重庆

说起“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大多数人会理解为用设计师的思维来设计,但实际上它不是一种思维,而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论。2004年戴维·凯利(David Kelley)创办了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将Design Thinkin归纳成一套科学方法论后,迅速风靡全球。

直到今天,“设计思维”这个词在设计领域,出现的频繁程度甚至让它看起来非常像一句废话。不过就好比是番茄炒蛋这道菜,看起来谁都会,但是真到做的时候老得问问先放西红柿还是先放鸡蛋,点点儿酱油还是撒点糖。

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如何灵活运用设计思维将自己的作品集和其它申请者的差距拉开,制造优势。


01
斯坦福大学“设计思维”五步法

设计思维的五个阶段分别是共情(Empathize)、定义问题(Define)、探索点子(Ideate)、设计原型(Prototype)、测试验证(Test)

图片

以工业设计为例:

第一个步骤叫做Empathize,需要同学们遵循着自己的同理心去发现问题或者现象,通常这也就是在作品集创作过程的开题。

第二个步骤叫Define,要去挖掘和探索问题和现象的缘由,是定义问题,剖析现象的过程。

第三个步骤叫做Ideate,需要同学们依据着对问题的定义和现象剖析,产生新的概念或者想法,也是提出解决方案雏形的过程。

第四个步骤叫Prototype,原型制作,就是想法或者概念的深化,越来越具体的细节的去呈现概念和想法。

第五个步骤叫Test,是检验原型机的过程,往往很多同学都会忽略这一重要的步骤,因为大家会习惯性认为做完了界面效果图就万事大吉了,但其实,不论是考官还是你找工作时的面试官,他们都很看重作品集每一个步骤和细节,尤其是这最后一步的完善。


02
设计思维的误区

1、共情:以同理心寻找痛点

共情,即需要大家去与研究和了解你的用户,建立“同理心”。

这种同理心和“同情心”意义并不相同,比如我们看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有“同情心”的人会说“她好像很可怜”,有“同理心”的人会说,“天气这么冷,穿的又这么少,她一定很不好受吧。”也就是说将自己带入对方的角色中,感同身受

那么放在设计中,就比如我们使用用户画像等设计工具,即把用户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成一个用户画像,目的是让非用户人员看到画像,也能对用户形象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在共情这一步,很多同学们往往先入为主,走进以“同情心”主导逻辑的怪圈

比如我们研究外卖,每位同学作为接收外卖的人,你可能坐在屋子里会想“今天下雨了,外卖人员很辛苦”,更多关注点在外卖小哥生活的心酸、交通拥堵与外卖包装污染上。

但是“外卖”这个主题能发挥的空间不仅仅在于此,比如放在企业,它可能更想知道有什么办法在二三线城市招聘并培训外卖小哥并予以丰厚待遇,同时不增加企业成本;或者如何打败竞品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外卖小哥的角度来看呢,会不会更希望有人能将送订餐系统优化成能不让他们在大马路狂奔,也能接更多的单;或者穿着更加透气舒适的工作服,能防暑保温。

如果你想深入“外卖”这个群体,天天在盯着电脑屏幕看二手信息,凭借浅薄的“同情心”去看待问题就很难办了。康石石学生C同学,为了深入调研校园外卖的配送内幕,就真的实打实去送了外卖

他当外卖小哥发现的第一件事,就是“当熟人看到我成了外卖配送员后,会有很微妙的表情,这些都是我在亲身经历前感觉不到的

图片
康石石东家-汉艺国际教育22届学员 C同学
当外卖员的聊天记录
获 香港大学 创新设计与技术工程 MSc
米兰理工大学 数字交互设计 MSc offer

还有Z同学,通过观察外卖骑手的工作特性,发现了原本工作服的缺陷,为外卖小哥设计了一套新的服装,成功申请到了切尔西男装设计的offer。

图片
康石石东家-汉艺国际往届学员Z同学
获Chelsea 服装设计(男装)MA offer

2、定义问题:我们做设计,针对的是什么事?

当下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院校,基本上我们接触最多的都是“文化、经济、公共环境、人类发展”这类词汇,总结来讲其实院校所针对的就是社会性问题,比如医疗、社区服务、弱势群体等等。那我们做的设计就是社会性设计

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一上来就研究一个社会理论会显得非常抽象,所以我们最好从一个社会现象、事件或者话题入手。以此为前提,我们还需要再回答两个问题,Why&How,也就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以及现有的解决方案是什么。这就是设计思维的应有用法。

图片

提一个我经常举的案例加深大家的理解。

现象——我过红绿灯时听见一位盲童问爸爸“什么是红色?为什么要停下来?”爸爸言辞闪烁,并转移话题说“宝贝不用担心红色是什么,跟着爸爸有的是好听的,好玩的!”但是爸爸的表情却是扭曲的,他始终没有看身边的孩子。

为什么——为什么爸爸不描述给孩子听?

如何——现在我们如何能够让盲人认识和理解颜色是什么?

问题——现在让盲人理解颜色的方式主要靠嘴说,语言的描述可能可以让盲人粗浅地理解颜色。但是,无法让他感受到颜色。那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让盲人利用剩余感官能力感受到颜色,以及他们对于生活的意义呢?

图片
康石石东家-汉艺国际往届学员S同学
获 Pratt  SCAD 纽约大学 交互设计 硕士offer
与盲人接触两个月,发现他们更希望大家不要差异化对待,后来做了一个基于声音的无差别社交app

最后这个问题也将会成为大家项目最终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也可以在项目的推进过程,和我们对于主题的不断研究学习中,进行不断地优化和明确。接下来就是发散思维,对其进行5W1H(who, when, where, what, why, how?)

3、定义完问题后接下来……

我们就需要进一步的挖掘用户的需求来多方验证自己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然后对所得到的多重观点进行总结提炼。而五步设计思维在与用户建立了共情、充分了解用户之后,在这里就直接将问题抽象去定义痛点和需求了。

但不论是多重观点的总结还是直接定义用户问题,它们的下一步要做的都是把问题具体化,从而进行方案的构想与原型的制作与测试。


03
既然提到斯坦福大学

学校我就不多介绍了,毕竟是斯坦福。不过不晓得同学们知道斯坦福大学也是有艺术设计专业的吗?

图片
www.jiejun168.com/23228.html

斯坦福大学的工程学院开设有BS建筑设计、BS产品设计两门专业。

建筑设计主打与工程相结合,除了建筑和施工管理方面的学习,该课程对数学和科学的要求也为学生在其他领域的研究生工作做好了准备,比如土木和环境工程、法律和商业。

产品设计除了将综合技术与美学相结合,也有机械工程的课程架构。鼓励培养学生创造力、工艺、个人表达与发现需求的能力。

斯坦福大学的人文科学学院开设有BA艺术史、BA艺术实践、BA电影与媒体三门专业。

艺术史和电影与媒体不多谈,专业如其名。艺术实践专业主要基于当代艺术实践的概念,技能和文化观点,通过跨学科、互动的途径,与科学家、工程师和人文学者合作培养视觉艺术家

此外,斯坦福大学还开有一门跨学科艺术的Minor课程,以及Honors in Arts的艺术荣誉课程,开放给所有感兴趣的本科生。

图片
图源:斯坦福大学

至于如何申请斯坦福大学,与其他美国顶级藤校相差不大,都需要申请表、ACT/SAT成绩、成绩单和推荐信。成绩要求高是肯定的。而斯坦福大学对作品集的要求是“不强求但要求很严格”,尤其针对艺术设计类本科专业,分为了绘画与版画;摄影;雕塑;实验媒体:声音、视频、交互、艺术与科技四大类别

冲藤是一段需要耐力、毅力和天赋努力的目标,如果同学们已经决定要走上这条路,那么就给自己留足至少2-3年的时间,我们一起努力。

 22届G同学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图片

 22届M同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