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史学三大名著集结完毕!

 慧然 2023-08-23 发布于广东

图片

窃惟史籍浩繁,号为难治。近代鸿著,无如王氏《商榷》、钱氏《考异》、赵氏《札记》。三君皆当代硕儒,竭毕生之力以成此书。其考辨精深,征引翔实,足为读史之津寄。

——傅增湘

清代有“通释诸史最著名者三书”,即以上傅增湘所言之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对于此三种著作各自的特点,梁启超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做如是评价

以余所见,钱书固清学之正宗,其校订精核处最有功于原著者;若为现代治史者得常识、助兴味计,则不如王、赵。王书对于头绪纷繁之事迹及制度,为吾侪绝好的顾问;赵书能教吾侪以抽象的观察史迹之法。

图片

三种著作各有所重,各具特色,都是从读今人史著到古人史书,在历史研习过程中实现进阶必不可少的桥梁。本次出版的“清代史学经典丛书”,为了方便更多读者阅读,令更多史学爱好者能够走进古代史学经典,我们特地以简体横排标点本的形式,搭配更加现代风格的装帧设计,力求做到实用与美观兼备

平脊空腔的装帧让书完美平摊打开,侧面飘口的设计特地比平常窄一些,更秀气。

图片

图片

“清代史学经典丛书”首批三种清代史学名著目前已全部上架开售,本期我们就为大家分享一组丛书美照与经典文摘。


图片

图片

间有稗乘脞说与正史歧互者,又不敢遽诧为得间之奇。盖一代修史时,此等记载无不搜入史局,其所弃而不取者,必有难以征信之处。

 ——《廿二史札记小引》

苏武使匈奴,守节不屈,十九年始得归,人皆知之。然是时守节绝域,或归或不得归,不止武一人也。

——《廿二史札记》卷二《与苏武同出使者》

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而不知实根柢于神宗之有雄心也。

 ——《廿二史札记》卷二十六《王安石之得君》


图片

图片

尝谓好著书不如多读书,欲读书必先精校书。校之未精而遽读,恐读亦多误矣;读之不勤而轻著,恐著且多妄矣。

 ——《十七史商榷·序》

“文帝崩,归夫人以下至少使。”景帝崩,亦“出宫人归其家”。至武、昭乃有奉陵之制。平帝崩,王莽乃复“出媵妾,皆归家”。要之,文景之制,信可以为后世法。 

——《十七史商榷》卷九《出宫人》

欧公谓道无耻。愚谓道不知命。命者,不可知者也。知命者,以不知知之。盖善余庆,恶余殃,此儒者所据之理;利必趋,害必避,此小人自全之术。若以命言,二者皆不足恃,道周旋危乱,卒以富贵寿考终,此道之命也。道竟自谓有术焉以致此,此之谓不知命。

——《十七史商榷》卷九十五《冯导自叙》

图片

图片

且夫史非一家之书,实千载之书,祛其疑,乃能坚其信;指其瑕,益以见其美。拾遗规过,匪为龁前人,实以开导后学。

                       ——《廿二史考异序》

将军公孙贺。公孙贺、李蔡皆官至丞相,而以“将军”目之,盖汉人以“将军”为重,且诸人皆从卫、霍立功,其在相位,初无表见,故但称“将军”而已。 

——《廿二史考异》卷五《卫将军骠骑列传》

太和元年。予见唐石刻书文宗年号,皆是“大”字,与魏明帝、晋海西公、后魏孝文、吴杨溥称“太和”者各别,今刊本《新》、《旧史》皆误为“太”矣。

——《廿二史考异》卷四十二《文宗纪》

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宋制科之目,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为一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为一科。二苏当日同举直言极谏科。颍滨志其兄墓亦云:文忠以直言荐之。《传》云才识兼茂者,误也。凡应制科者,先就秘阁试论六首,中格,然后天子亲策之。所谓秘阁试六论也。

——《廿二史考异》卷七十八《苏轼传》

文/组稿:张淑婧

排版:小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