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的她,怀孕30周,孕期比较平顺。 中午路过一个烧烤摊,爱撸串的她有些迈不动脚了,站在街边吃了个心满意足,过了一把瘾...... 晚上,感觉胃肠道有些不舒服,心想可能是今天吃多了,没在意,就好了。 一周后,出现发热、恶心、腹泻,腹痛,难道是感冒了?好像胎儿也没怎么动了,赶紧跑到医院急诊,结果发现腹中的胎儿已经没有了心跳...... 为啥同样的食物,孕前吃没事,孕后出事? 痛哭流涕的她不明白,怎么会这样呢?进一步检查发现是李斯特菌病。导致悲剧的原因是进食了被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食物。 难道“祸根”是街边的烧烤?平时烧烤没少吃,怎么偏偏这次出了事? 其实,这是因为孕妇对食源性疾病的易感性增加,主要原因有: 1 激素水平、压力情绪变化等因素引起免疫功能降低。 2 孕期肉、蛋、奶等容易受致病菌污染的动物性食品消费量增加。 食品中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1 微生物 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孤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诺如病毒、甲、戊肝病毒等。 2 寄生虫 如肝吸虫、广州管圆线虫、旋毛虫、弓形虫等。 3 化学因素 亚硝酸盐、甲醇、瘦肉精、有机磷、重金属等。 4 有害动植物 河豚鱼、组胺、贝类毒素、曼陀罗、生四季豆、不成熟/发芽马铃薯、有毒野生菌等。 5 真菌毒素 霉变甘蔗、黄曲霉毒素等。 孕妈妈常见的食源性致病因素 1 致病微生物: · 沙门氏菌高危食品主要为禽畜肉、奶类、蛋制品等。沙门氏菌不分解蛋白质,被其污染的食品,外观上很难看出腐败变质,但它怕热,100°C数分钟就会灭活。所以,所有食物充分烹熟很关键! · 李斯特菌可能隐藏在多种食物当中,比如水、冷的肉类熟食、烟熏海鲜类、软奶酪、未灭菌牛奶、动物和人类的粪便中等。而且它喜欢冷,在0-4°C可以正常生长。也就是说,放在冰箱的食物也不一定安全。 2 有毒动植物: · 菜豆中毒:生的或未煮熟的菜豆中含有较丰富的皂素和红细胞凝血素,它们会刺激人体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 · 组胺中毒:鲐鱼、金枪鱼、沙丁鱼等青皮红肉鱼组氨酸含量较高,贮存不当,组氨酸在细菌的作用下分解成组胺,进食后会产生皮肤潮红和灼热感头痛、头晕等过敏反应。 3 寄生虫: 猫和其他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的终宿主,被弓形虫感染的胎儿或婴儿多数表现为隐性感染,有的出生后数月甚至数年才出现症状;也可造成流产、早产、畸胎或死产,尤以孕早期感染发生率高。 因此孕前一定要做弓形虫检查,怀孕后也最好不要接触宠物排泄物。 预防食源性疾病要牢记 1 保持清洁 ①保持厨房、厨具清洁; ②处理食品前后要洗手,温肥皂水洗手至少20秒; ③生食瓜果蔬菜要洗干净; ④食用罐头时,要观察有无胀盖,一定要清洗罐头盖。 2 生熟分开 刀具及切板备两套,生熟要分开,避免交叉感染。 3 不吃生食 ①鸡蛋要烹至完全凝固,坚决不吃“溏心蛋”; ②虾蟹要煮熟,贝类要煮到贝壳打开; ③冰箱里的剩饭菜,食用前要彻底加热至汤汁沸腾。 4 合理贮存 ①食品保存安全温度为5°C以下和60°C以上,熟食在室温下存放不超2小时; ②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冷藏(5°C以下); ③冰箱内储存食物不要过久,冷冻食物宜放置冰箱冷藏层自然解冻; ④使用微波炉加热时要保证足够加热时间,使食物中心温度达到70°C以上。 5 安全购买食品 到正规商超购买外观完好、无挤压的食品,尽量选择大品牌,不要购买过期或不新鲜的食品,购买经过巴氏消毒的奶及奶制品。 6 外出就餐食品安全要保障 ①尽量减少外出就餐的频率; ②尽量不吃烧烤、冷荤凉菜、生鱼片、海鲜等高风险食品; ③就餐结束后,保留好就餐凭证。 Tips:患上食源性疾病怎么办? 大多数食源性疾病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同时伴有一些全身症状(发热、头痛、乏力等),如果您怀疑自己患上此疾病,应立即就医、保留剩余食品(用于确定病因)、进行投诉(拨打123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