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组学方法揭示升麻-土茯苓药对治疗银屑病的机制

 cys1 2023-08-23 发布于福建

     【据《Phytomedicine》2022 年 8 月报道】题:结合网络药理学、RNA-seq 和代谢组学策略揭示升麻-土茯苓药对治疗银屑病的机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研究所 作者 XueQing Hu 等)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病。-苓(cimicifugae rhizoma-smilax glabra roxb,CS)是升麻解毒汤的主要组分,已被证实对银屑病治疗有效,然而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晰。

      该研究基于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采用网络药理学、RNA-seq 方法结合代谢组学及实验验证,证明 CS 治疗银屑病的复杂调控网络,并从多个角度阐明中药治疗银屑病的药理作用(图 1)。

图片

一、CS 可改善 IMQ 诱导的银屑病样皮损 

      采用 5% IMQ 乳膏 62.5 mg/d 在小鼠背部皮肤上建立银屑病样小鼠模型,持续 7 天。模型组出现了典型的银屑病样改变,经 CS 治疗后显著减轻了这些变化。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模型组中 CD3+ /CD4+ /CD8+ T 细胞及 Ki67+ 细胞明显增多,内披蛋白(involucrin)表达量显著增加,CS 治疗后均趋向正常,表明 CS 可减轻银屑病样小鼠皮损中的炎症细胞浸润,以及角质形成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分化。

二、网络药理学预测 CS 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 

      结合前期检测到的 CS 成分,筛选得到 CS 的潜在活性成分靶点 337 个,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后对交集靶点构建 PPI 网络,发现 TNF、JNK、IL-6 和 IL-1β 可能为 CS 治疗银屑病的重要靶点。GO 及 KEGG 分析揭示,CS 可能影响细胞因子受体结合及 MAPK、PI3K-Akt 和 IL-17 等信号通路对银屑病治疗产生作用。

三、RNA 测序分析揭示 CS 治疗银屑病的潜在机制 

      基于 Illumina 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 CS 组皮损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基因分析发现,CS 能显著下调白介素、趋化因子、角蛋白等相关基因的表达。KEGG 分析提示,CS 主要影响代谢通路、MAPK 通路、Rap1 通路以及 mTOR 通路等。

      对其中高度相关基因及通路进行验证。皮损 mRNA 检测显示,CS 显著降低了皮损中 IL-17、IL-23、CCL2- 4、IL1F6 等的 mRNA 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S能显著降低 MAPK 信号通路中的 p38、ERK 磷酸化水平。

四、代谢组学分析 

      对血清进行了非靶代谢组学分析,发现 CS 治疗后显著减少了模型组的代谢紊乱。对涉及的代谢途径进一步富集分析发现,CS 处理改善了苯丙氨酸、酪氨酸、丙酮酸代谢、肉碱代谢等 7 种代谢途径。

      为全面了解 CS 对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多组学的化合物-反应-酶-基因网络,确定了 9 个关键差异基因靶点以及 4 个关键代谢物。采用 PCR 法对差异基因进行验证发现,这些节点可能在 CS 治疗银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五、结论 

      综上所述,CS 通过降低 IL-23/ Th17 轴和 MAPK 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改善体内氨基酸和肉碱代谢,从而减轻 IMQ 诱导的银屑病样皮损。本研究首次论证了 CS 治疗银屑病的复杂机制,并为从多角度阐明中药治疗银屑病的药理作用提供了新的范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皮肤科 周冬梅 编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