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诗歌红地毯·2023年(八)

 诗人样本 2023-08-24 发布于浙江

诗 歌 净 化 心 灵


  此处静谧


书一方清 


本辑入选诗人

韩辉升 马头琴 李凤华 老陈醋 郭清晓 王兴东 二水哥 李铁良 烟雨霏霏 曲兰静 丑小九 邱伟 王文峰 孙生荃 水弦 高森林 李建华 张钊 刘汉青 王立场 阳光牧场 风信子 暗香 李建宏 阿在 雪野

组稿:辽宁山子

老家的树

作者:韩辉升(辽宁)

大叶杨,小叶杨,一棵又一棵

一片又一片

老家的土地上杨树最多

锯一条枝、剪一截杈

插进土里就活

身子直根子深

与老家人一样品格

绿柳,红柳,弯曲柳

这一丛

那几棵

小时候腰杆太软随着风一会儿右一会儿左

头点地的时候也曾有过

宁弯不折

长大了,空心的居多

白花槐,紫花槐

长满山坡

采槐蜜的蜂儿,早早在蓇朵上等着

唯恐把花期错过

黑榆树长在山上、长在院落

春天到来时

家家贴的是榆钱儿饽饽

新屋上梁时

最常见的吃食就是榆皮面高粱面混搭后轧出的饸饹

黑老鸹和花喜鹊都在榆树上做窝

一个报忧

一个报喜

难得的是,它们都是实话实说

每家的房前屋后都有杏树

花开时墙里墙外红彤彤一片

入墙的大大方方

出墙的无羞无涩

桃花一样的人面说的是小芳姐姐

人面一样的桃花我没见过

长宁寺的柏树四百多岁

天天耳濡目染

不知是否成佛

山后坡的松树一千多棵

树上有松塔

树下长红蘑

酸梨林在东,甜梨林在西

中间相隔一步跨的小河

用不了几年

两种树上结出的果子就会变成同样味道

酸中有甜

甜中有酸

有人说这叫串粉

有人说这叫生活

老家的树种还有许多

这种树,那种树

每棵树的根系,都与大凌河连着

韩辉升,男,蒙古族,辽宁省朝阳市北票人。1985年加入辽宁省作家协会,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当年曾被誉为辽宁诗坛“短跑名将”。作品见诸《诗刋》《鸭绿江》《星星》《民族文学》《当代诗歌》《文学报》《天津文学》《海燕》《诗潮》《新华文摘》《青年文摘》《诗选刋》等期刋及多种选本。迄今已创作诗歌3000多首,出版诗集10部。两次获辽宁文学奖,两次获《鸭绿江》作品奖。

豆花香

作者:马头琴(辽宁)

和豆花差不多一般大小的门脸

适宜邀友。来油条两三根

豆浆甜腻,脚丫瓣痒痒

你听说过吃油条还点一盘小菜吗

豆花不做任何表示

萝卜条,小土豆,还有软糯的熟咸菜,土豆丝

他退休了,我在职

吃饭时,彼此约定

去辘轳井半山腰上捡蘑菇

从幽林

听他吹笛

中途他接到85岁父亲打来电话

电话里一朵豆花绽放

而我,只能惋惜六十六的父亲

倒在一片黄豆地

马头琴,原名姚翔宇,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人,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诗集一部,有少量作品曾刊发《诗刊》《诗潮》等,曾在《辽宁日报》开设过“诗歌专刊”,应邀参加过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直播节目。供职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文化馆。有过五年农村工作经历,现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一职。

红妆

作者:李凤华 (辽宁)

她,娇美傲气

来自偏远的西北

是个业余网络小资

大学毕业后

顺利进入南方一家公司

那年夏天

在一个朋友的笔会上

她结识了第一个男友

A君,洒脱大方

对她一见钟情

最终赢得了她的芳心

一个雨季,A君站在她面前

继续让她等

她哭了……

不久后,有传闻,A君与一个少妇打得火热

她知情后,含泪离开那座伤心城市

自那时起,也注定了她的人生

从这一刻开始转折

那一天,她打扮时尚

出入各大商业知名酒会,舞场

送花的,送名贵礼物的,络绎不绝

她自我陶醉在这群

俊男阔老的崇拜与追求

被这种赏识感包围

一种从未有过的欣慰喜悦允击心中

他带着第一个男人送给她的钻戒

开着第二个男人送给她的豪车

去赴第三个男人的约会

两年后,一个深秋

A君突然找到了她,说离婚了

她愕然,愣了半天

没说出一句话

瞬时,眼泪夺眶而出

那一天,巷子很冷

夜幕降临,街头霓虹闪烁

当那熟悉的身影

消失在幕色中

那晚,她竟然哭了一夜

泪水侵透了整个夜空

李凤华,笔名秋日之旅。辽宁沈阳人,曾担任《生死行程》电影场记。出演《谁是卧底》剧中女一号,和电影《杨柳青》剧中女护士一角。有多篇诗歌发表在《东北文学界》。其余作品发表在《中国乡村杂志》 《山西青年》 《新北方写作》 《北方文学》 《长江诗社》 《诗人样本》 《白天鹅》 《方向》。散文有《美丽的心灵》 《爱在深秋》等,发表在《现代作家》杂志。微小说有《夜幕下的丁香湖》 《午后的咖啡》 《那片海》发表于《今古传奇》杂志社。其中微小说《夜幕下的丁香湖》荣获第六届中国微篇小说大赛金奖。

地下室突然停电

作者:老陈醋(河南)

从没见过这么黑的夜

没有星星,没有月亮

瞬间,空间凝固,时间凝固

一个巨大的黑色固体

把我凝固其中

从没想到,白和黑的

距离,竟是这么近

只是一层薄薄的

灯管璧玻璃

像书中那一页,这边是喜剧

翻过去是悲剧

我心中升起莫名的恐惧

尽管我知道那几步台阶之上

就是白天

这个黑,只是激情的阳光

没有融化的

血块

恐惧,是我在为这块死寂

保持心跳

老陈醋,原名杨军令、平行线。河南长垣人。作品散见《校园文学》《诗潮》《世界诗歌》《诗歌周刊》《诗日历》等刊,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曾获世界诗歌网2021年度诗歌奖。

一场夏雨

作者:郭清晓(河北)

没有风的光顾

没有雷电交加

一场说来就来

说走就走的夏雨

顷刻间

洒落大地

这雨啊

像脱缰的野马

发疯似的

顺着大街小巷流淌

到处一片汪洋

池塘里蛙鸣声四起

趟着水漫步在雨中

让夏雨把清凉

泼洒到焦躁的心上

一场雨

就是一阙诗魂

让我捕捉到细微的灵感

郭清晓,网名心情随笔,70后。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人。巨鹿县作家协会会员,巨鹿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多年来曾在《河北日报》《晶莹美刊》《读者美刊》《名人诵诗刊》《读者名刊》《华都美刊之声》《红烛诗刊》《河北科技报》《燕赵农村报》《东北文学界》等报刊发表新闻、散文、小小说、诗歌等作品。

夏季

作者:王兴东(辽宁)

大暑悄然迫近,那些嘈杂的虫鸣

润满清澈喉咙

震荡出一波又一波滚烫的气流

在大地上奔跑………

潜伏于枝叶间的一抹清凉

在一点点地擦拭,如抚弄一根绷紧的琴弦

生怕,一不小心

被风卸去几簇叶片

蝉翼,就会弹奏出夏日的热情

清晨

一场小雨淋漓,雨水从黄瓜架上淌下来

亮亮的、爽爽的凉意在草地上滚动

终于

有一股沁凉逃出了酷热的追逐

王兴东,男,朝阳作家协会会员,爱好诗歌和运动,更爱好旅游。有诗发表于《喀左县报》《朝阳燕都晨报》《大辽诗坛》《红山诗集》《吹墨名香集》《三湘诗韵》《厚海文学》等,现居于辽宁省凌源市。

地铁上的女孩

作者:二水哥(湖北)

十点开往五道口的地铁上

列车像个大盒子

装满了密密麻麻的火柴

上上下下的人群非常拥挤

空气紧张到临界点,火爆脾气一点就燃

一个姑娘坐在角落的地板上

脸上有淡淡的忧伤

秀发遮不住她一身疲惫

闭目养神,和周围看手机的乘客格格不入

没有人知道她来自哪里,又去向何方

走过同一段路,在什么地方下车不重要

即使同一个站点,也会奔赴不同的出口

我和这个女孩都是城市的过客

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二水哥,本名李冰,土家族,现定居江苏无锡。经营企业,文学作品散见于《诗歌月刊》《中国青年报》《中国企业报》《中华文学》《天津诗人》等各类报刊杂志。曾获2018年《扬子晚报》“改革开放,我们走过四十年”全国诗歌征文大赛一等奖。

历史的回声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

作者:李铁良(辽宁)

你从遥远的一九二一走来

让历史上空的一声惊雷

拔开云雾一

朝着那线光明启程

那是历史铿锵的回声

十三名先驱者

为拯救民族危亡

呐喊出一个坚定的音符

在民族大地的荒原

高唱起英特纳雄耐尔的歌声

茫茫的黑夜呵

亮起了一盏指路的灯塔

从此,一个民族从梦中醒来

让南昌起义的枪声唤来黎明

井岗山会师的旗帜

卢沟桥回响的礼炮

延安窑洞的灯火

到红军万里长征

每一个生死关头

你都力挽狂澜走向新生

你庄严的向全世界宣告

救国救民一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章程

多少年硝烟战火洗浴坚定

多少个青春热血沐浴长城

山河永远记得先辈的名字

大地永远浮现英雄的身影

为了祖国向我开炮

为了人民虽死犹荣

抗日,抗美

抗灾,抗疫…

那是用血肉奏响了号角

筑起共产党人的钢跌长城

呵,亲爱的党

黄河湧流着你的血脉

长城坚定着你的身影

青山不会变老

江河永远奔腾

祖国呵,

那是历史铿锵的回声

是母亲的声声召唤

正带领那亿万儿女

在复兴之路阔步前行

李铁良:网名海之韵。下乡知青,回城进鞍钢工作,爱好文体。八十年代始发表诗歌散文歌词作品。九十年代后调上海做健身、游泳教练。现任辽宁鞍山诗协会员,市诗歌创作朗诵协会副秘书长。作品收入<中国当代作家诗人精品集>,收入<中华优秀文学作品2022年选>。

秋水伊人

作者:烟雨霏霏(辽宁)

青草开始泛黄

坐在湖边的人望穿秋水——

等银杏叶落满衣衫

等秋风带来雁南飞的消息

等秋水伊人轻轻走来

兑现,整个夏天的承诺

烟雨霏霏,原名孟艳飞,70后,辽宁省作协会员。闲暇之余,喜欢用文字记下心情,偶有作品发表于纸刊和网络。

话说剪纸

作者:曲兰静(吉林)

入纸已深

隐入内心深处

隐入街巷

隐入民间却隐不去刀剑锋利的声音

历史的微光在某个未关好的木格雕花小窗处偶尔现身

若尘世就此宁静

请允许与你谈谈人间

谈酒色财气

谈福禄寿喜谈谈十分完美

谈万分美满

谈断崖揭幕式的非遗

月亮升高

我已意识到了那个不能再谈的边缘

可是意犹未尽呢

不想离开

就像今夜不能谈这些年你水里火里经历了什么

的然后

即使我们

动作已经很轻

都不再出声不再伸手

身后老屋的墙皮

还是没忍住

一层一层哗哗地脱落

曲兰静,微信,北禅(吉林)热爱生活,热爱诗歌。自1987年在《吉林教育》发表诗歌,之后陆续在全国各报纸杂志发表作品。偶有获奖。

离乡

作者:丑小九(辽宁)

思念的浓郁总在佳节搁浅

化不开原本的色彩

也猜不出最美的阈值

只是在一瞬间就晕染了心头

天际的幽蓝追逐着儿时的梦想

山顶的星光安抚着青春的期待

可有谁在记忆的空白处

瞥见我这个离乡的过客

从来没想过会把思念挂在梦里

没有售价的离乡也是绝世孤品

不曾真正的离开就不会领悟

哪怕万里千回也只有家乡才是不可替代的幸福

丑小九,辽宁朝阳人!文学爱好者,自由撰稿人!对文字的热爱,起笔自始,不曾间断。

雀和鹰

作者:邱伟(辽宁)

雀,在枝上筑巢

鹰,携带鸿鹄之志远行

雀,鼠目寸光

只知眼前的一草一木

鹰,志向远大

眼中闪烁博大精深

雀,只在林中打闹

从没飞出森林

鹰,知晓大千世界

能够描述诗情画意的一生

邱伟,辽宁海城人。2006年,就读于辽宁文学院第四届新锐作家班。2013年,出版诗集《无岸的河》。

饮酒辞

作者:王文峰(青海)

春天是轻的  充满魅惑

酒把我重重的摔在地上

但并未抖落满身的愁郁

那么  饮酒的意义呢

53度的青稞陈酿一杯一杯

落在我体内日渐疏松的堤坝上

于是  生长出江湖和诗赋

生长出由近及远的愧疚和思念

举杯的人隐于酒杯

隐于尘世的虚无

隐于呼啸而过的凉风

请不要责怪我

那么多悲伤的僧侣

并非我的向往

尘世的虚无没有答案

唯一可靠的恰是虚无

2003.4.23

王文峰,青海互助人,青年诗人。诗歌发表于《星星》诗刊、《福建文学》等杂志,有作品入选《中国诗歌年选》《中国新诗百年精选》等多种诗歌选本,著有诗集《有声无声念故乡》,诗歌合集《七人卷》。

八月,在边台的乡野上走过

作者:孙生荃(吉林)

如果说居所是舟

边台的田野就是一片绿海

我和父亲喜欢行走在它们其间

像俩尾鱼将一个梦眷恋

拨节声乎应着太阳的笑脸

多少雨丝吊起地平线

缤纷葳蕤放纵着心弦

每一段童话都展示仙境的续篇

人人可以触摸的那片海啊

由衷着多少汗水滴落的心愿

身陷苞米地埂上的老父亲抽着老旱烟

像个舵手驾驭着出征的航船……

孙生荃,原籍丹东东港。现住吉林长春,一位曾经穿过七年军装的退伍军人。崇尚诗意人生。千余首诗歌和散文作品在报纸,杂志,诗集和平台发表。现为长春市九台区新诗会员。

习惯

作者:水弦(辽宁)

习惯了书笔陪伴的日子

安静地与这个人世对话

习慣了只有几本书的

小书箱

以至几千本的

大书柜

随意看一眼

随手取一本

随便翻翻

书籍就像屋子的灵魂

那年一场大水

隔绝了我与书的联系

没有书看的那几

像丢了魂儿

我才尝出不可缺少的滋味

水弦,原名李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与友人创办《野芳》诗社,作品散见《鸭綠江》《辽河》《奔流》巜神州文学》巜特区文学》等百余种报刊》著有诗集散文集《寄存岁月》等。

朝圣者

作者:高森林(吉林)

这些奔赴圣城的朝圣者

五体投地

念念有词

用心丈量

自己和圣殿的距离

纯洁的信仰

熠熠发光

看到路旁忙碌的蚂蚁

正一丝不苟地

把朝圣者留下的虔诚

恭敬搬到高处

高森林,吉林省作协会员,吉林省新诗协会会员,吉林市作协理事,吉林市作协诗歌委员会常务理事。永吉作协副主席,作品发表《诗刊》《星星》《诗潮》《作家》《诗歌月刊》《长白诗世界》《吉林日报》,荣获各项奖励50余次。2015出版诗集《泥乡土魂》荣获2016首届吉林省十大农民作家,荣获2016全国鲁藜诗歌奖。

褶皱里的碎片

作者:李建华(黑龙江)

那是岁月的痕迹

滞留在细软的褶皱里

沉睡已久了

不忍心将它唤醒

一点点的尘埃

一丝丝的绵絮

它们相互牵连着

编织成过去的时光

这些褶皱里的碎片

更是往夕残碎的梦

星星点点的灯火

仍在逝去的夜晚深处闪烁

李建华,男,黑龙江省甘南县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金融作家协会理事、齐齐哈尔市作家协会会员。诗歌发表在《诗刊》《青少年导刊》《散文诗世界》《安徽科技报》等报纸杂志。入选《2019年中国诗歌排行榜》《新时代诗歌大观》等多种选本。

落幕

作者:张钊(陕西)

烟花散落之后

空气凉下来

冬夜的天空幽蓝

云朵漩涡般深不见底

我们都清楚地知道

狂欢已经过去

焰火不再是盛放的鲜花

散去的人群没有告别仪式

新年,是另一场轮回的开始

如果我们留在原地

守着满地凌乱的碎屑

一世界绚烂后的灰

——一切已不能回首重来

想到我们花火般明亮地爱过

那些过去已不可及

此刻的黯淡就更加讽刺

过往也许再无遗憾

而往后余生,也再无关联

张钊,陕西咸阳人,80后小女子,野生散养分行控。

拔牙

作者:刘汉青(湖北)

临去

数十年伴依

不舍地闹腾

热不能碰,冷不能沾

黑夜也要让我睁眼

苦苦折磨这般

难道这就是别离的伤感

爱的越深折磨的越欢

患难

不舍的痛苦,痛苦的哀怨

与共患难

人间百味尝遍

苦、辣、酸、甜

风、雨、冷、暖

相守能同甘

临了却发难,竭力相煎

难道这就是终了的遗憾

难怪千载重圆满

麻醉

只是蒙骗自己的手段

随后的痛苦更惨淡

自己的伤血自吞咽

缺位的空隙难习惯

成为永难弥补的遗憾

缺憾

熟悉的总会慢慢走远

难补的或缺才是永远的挂念

原配可以和谐安澜

新配慢慢习惯,化危为安

这就是推陈出新的灿烂

刘汉青,襄派教育家,作家,诗人,襄阳市人民政府津贴专家,襄阳市人民政府隆中名校长,中国特色教育创新十佳校长。出版《曲吟襄阳好风日》《成语襄阳》《精神守望》等10部专著,发表作品100篇(首)。

午后的阳光

作者:王立场(黑龙江)

晨光已逃

热情爬到珠穆朗玛峰上空

困意来袭时

慵懒缠上午后的太阳

温暖直射到窗台上

盆花的叶片喜气洋洋

我从童年的午睡中惊醒

看到金色的蚂蚁

在窗台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看见小轿车在窗外的马路上爬来爬去

午后的阳光斜照在窗台上

像人过中年的日子

温暖而舒适

窗外的风景中

有年轻的女人投来灼热的目光

哪怕傍晚来一场风雨

王立场,1968年生,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祖籍山东日照,农村小学教师。早年在报刊发表过杂文、散文和诗歌。近年偶有小诗在平台发表。

西风推着河流

作者:阳光牧场(河北)

西风推着河流,每一朵浪花都

欢呼雀跃,蓝色水面有

红嘴鸥起落,像一朵朵白色玫瑰

每一朵都在阳光下爆燃

绚丽而又清香

我矗立船舷看着微澜涌动

涟漪泛开,在晶莹的虹光处

闪亮五彩岸柳摇曳阴凉

船舱外一片空旷之美

鸥鹭起落腾挪

远处只有稻田默默积蓄力量

等待一场脱胎换骨的浴火

河流和峡谷似乎无法

分出仲伯,悬崖越是壁立

浪花越是飞溅轰鸣

博发的水域,荒野疏狂而腾跃

像沸腾的鱼群拼命找寻

生命的来处,产卵

风高浪急的航道

磨砺纤夫和舵手

阳光牧场,原名朱风云。文字江湖客,诗歌弄笔人。二十多年一直笔耕不辍,有百余首作品发表在安徽诗歌,深圳诗歌,河南诗歌等报刊及平台,偶有获奖。

立秋

作者:风信子(辽宁)

所有的努力,信心

和坚强,甚至

和水有同样属性的东西

都指向同一个结果

阳光泄露,大地滚烫

夜莺躲进云层重操旧业

壁虎退尾,匍匐于墙壁昼伏夜出

房梁上的雏燕,紧锣密鼓练翅试羽

远征是越来越近的定局

也还有风雨欲来

牧羊人翻唱秋歌

磁性的吆喝为经典唱上几个来回

枝头的聒噪,或一言堂

都退到密林深处

隐身,以静试听

苍茫大地暗藏着多少惊喜

就暗藏多少玄机

庄稼正在筹备成熟礼

喇叭花的伴手礼已经过期

稻草人立起来是一种昭示

风一吹,它就把水袖舞动一回

一块磨刀石蓄谋已久

在黄昏的腋下,星光

遁去的夜晚

锈刀亮出利刃

风信子,本名王华凤,又名凤姐。喜欢文学。平日常以诗词养眼,也常提笔研习玩味。自知不具诗人的慧根,但陶醉其中却也自得其乐。

想起一些往事

作者:暗香(内蒙)

做一朵温室的花好呀

扑面的阳光

充足的营养

一生妩媚婀娜

尽可

无所顾忌地绽放

而你却是池中的小荷

内心深处孕育着诸多渴望

最柔弱的部分

不愿诉予他(她)人讲

只共阳光下

那一点羞涩的锋芒

2023.8.5

暗香,原名胡海香,赤峰人,爱读诗也爱写诗。诗观:文字是一位诗歌爱好者的心骨,更是她超越肉身,满足自我的灵魂。

诗神把天的漏补了又补

作者:李建宏(湖北)

雨一直追赶在楚蜀大道艾蒿坪

端午长出第三只眼睛

认识粽子里的腊肉与板栗

中百仓储盒装粽子个子傲骄,口味偏咸

女儿点名要我去“树人书店”认领楚辞

此刻雨量增加55亳米

老辈说这天涨端阳水

河水小满习惯溢满

芒种提了一袋麦片与老母分享

老母的五月供奉糯香

以雄黄的手拿起粽叶端详

仿佛放心不下儿女的言行举止

端午的雨飘向鄂西南

是诗神把天的漏洞打了个补丁

我赶紧乘龙舟上下求索

雨点打湿粒粒小时候的模样

你我都在祝福汨罗江水涨安康

离骚归去来兮

李建宏(李建红),苗族,湖北咸丰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2022年度优秀会员,《中国诗人》《当代诗人》“实力诗人奖”。作品见《中国文艺家》《诗选刊》《诗歌月刊》《鸭绿江》《安徽文学》《江河文学》《广西文学》《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南宁晚报》《中国诗人》《中国诗界》等;入选《中国现当代作家诗人大辞典》《中国当代作家作品选》《中国散文诗年选》《中国诗歌年选》等。

宣泄在盛夏

作者:阿在(浙江)

巨兽出笼。37度的高温

没能阻止它的脚步

一场疯狂的恋爱

就这样,在天地间兀自上演

没有预兆,狂风暴雨,倾泄而下

电闪,雷鸣,冰雹,汪洋

炙烤的八月,雨水漫过了我的脚趾

也漫过了隔壁酒家的排污口

时间是最好的脸庞

它拒绝偷拍者的背后放箭

有人要举报,有人默默走开

多么美好的一天,呼吸如鸟鸣

这不期而至的雨水

多像一个少年

想泄就泄,想要就要

青春就是一条湍急的河水

我们回家。在这盛夏的午后

领略天地的情绪,若一个女人

变幻莫测,保持落日的呼吸

那怕热情,也要收放自如

现在,我的诗,情绪稳定

像亭子后的夕阳

即便不分行,也一样

呼吸有力,像个十七岁的少年

阿在,居江南,泛舟江湖,浪迹分行。

诗人的一生

作者:雪野(甘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