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在海边拍的照片,每一帧都是故事!

 玩转手机摄影 2023-08-24 发布于广东
每个人的手机里都或多或少保存有关于海的照片,或是浩瀚磅礴、或是安静温柔、或是神秘浪漫......
而在摄影师林敏东的相册里,除了海,更多述说的是以海为伴、以舟为家、以打渔为生的渔民们真实的生活状态。
而这一拍,便是30年。

本期《人物》,我们一起跟随着林敏东的镜头,一起走进海上人家的百态人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壹 
记录海上渔民那些事
从小生活在海边的林敏东,对故乡、对大海、对渔船、对渔民,以及一切以海为生的劳作,充满着深厚的感情与执着。
只要一有时间,他便游走于渔港码头之间,感受梦幻的海上日升日落,轻吹着温柔的海风,在滩涂岸边享受游人赶海的乐趣。
海上渔民那些事,通过他的镜头娓娓道来。
常年活跃在南海边上的赶海渔人世代都以捕鱼为生,常年与大海共生存。
开渔时节,渔民们每天清晨四五点便出海捕鱼,上午九到十点捕鱼归来,在岸边整理收编渔网。
林敏东站在这杂乱的场景之中,发现了正在整理渔网的渔民,起伏的线条、专注的神情驱使他急忙打开相机拍下了这张《赶海人》。
渔民从把网扔下、撒开、落入水中到起捞这一漫长的过程,只有长时间与海斗智斗勇才能熟能生巧。
夕阳西下,在滩涂上拾贝的赶海人开启了充满未知的“寻宝之旅”。
夜幕降临,天空从金色褪成湛蓝,繁忙了一天的渔港终于安静下来,还有几位渔民在岸边做着最后的收尾工作,为明日的工作做好准备。
这些脸庞被晒得黝黑的渔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与大海共存,在潮起潮落间寻觅生计。
「我想用手中的手机,留存下他们普通的点滴日常。」林敏东镜头下的渔民总是朴素而生动,这些最容易被忽视的平凡光景,便是当地渔民日常生活的缩影。


 贰 
融入环境
缩小距离感
在众多题材中,林敏东始终钟情于人文摄影,他说「人文摄影给我的感觉十分亲切,就像文学中的白描,朴实无华,却又味道十足。」
在拍摄时,他尽可能让镜头隐身在这些渔民的生活和劳作当中,就像他们的渔船和渔网一样。
他对人物的捕捉总是带着满满的故事感,让自己和镜头从环境中“消失”,便是他出片的秘诀,而且视角也十分奇特有趣。

低角度仰拍让画面充满了视觉张力,同时让观者的视线更好地集中在人物姿态上,仿佛我们和渔民一样,同样身处场景之中。
对于林敏东来说,自己好像并非是影像的记录者,而是渔民生活的参与者,就像给自家兄弟拍个生活照,丝毫没有距离感与陌生感。
也因此,他才能将渔民的动作细节表现得淋漓尽致,神态自然不做作。
七月的海边,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在没有阳光的极端天气里,他选择用黑白色调来表达情绪,去除了多余色彩后的画面更加简单直接,海岛上那静谧神秘的氛围油然而生。


 叁 
寻找一个主题
一直拍下去
每日上班前的空隙时间,林敏东买菜时都会顺手用手机拍下人们的生活日常,这习惯已坚持了许多年,熟悉到街坊邻里都已习以为常。
在乡间墟场,村头巷陌间,他用一双发现的眼睛,抓拍下鲜活的瞬间动态,通过细节、动作、情绪展现普通人的人生百态。

我们常常为了拍摄陌生的风景“走千里路”到达无尽的远方,而林敏东总是将目光投向最普通的场景,以及身边最熟悉的人和事,也因为熟悉,所以更为深刻。
他用镜头语言,反复观察渔民们的言行举止,捕捉下他们不摆不作的生活化片段。
我想,正因为他坚持不断地走访多个渔港、乡村,深入渔民劳作生活,真正与拍摄对象同频共振,才能像他一样,有更多的机会拍出耳目一新的作品。

感谢摄影师林敏东的镜头,让我们看到海陵岛这片风景优美、安静祥和的净土,还有生活在这里的那些内心淳朴、简单可爱的人们。
好啦,本期摄影师林敏东的影像故事分享先聊到这里,如果你喜欢《人物》这个专栏,欢迎点赞、在看、转发
你还想了解哪位摄影师的影像故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告诉我们!
图 ∣ @林敏东


「影像故事」

■ 他镜头下的错位街拍真的“皮”!赵磊

■ 坚持记录闽南戏曲的国产青年——AHIN

■ 他用手机拍出了大自然奇妙的精灵世界!——茶缘

■ 用iPhone拍旅行大片——安海瑞

■ 如何告别「糖水片」?——赵先虹

■ 用影像揭示城市的野蛮生长——窦传利

■ 69岁的奶奶也可以拍成超模——李啟航

■ 该如何形成自己的影像标签?——陈勇

■ 幼儿园里的手机摄影师——王璞
■ 镜头里的星辰大海——柯海俊
■ 只拍一片海竟能这么美!——唐河标
■ 获奖无数的“米粉”——张健
■ 用 iPhone 把生活拍成了童话!——赵戈砺

■ 旅拍途中的冷暖人生!——刘波

■ 走街穿巷的追光摄影师——王蓉
■ 用一部 iPhone SE 记录码头工人的艰辛——张家勇
■ 探索城市中的极致美景—— 4_2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