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燥又秋寒 心脑血管疾病要预防

 快乐英平 2023-08-24 发布于江苏
立秋已过,处暑将至,白天闷热暴晒,入夜就能感受到凉意袭人了。“秋老虎”加“一场秋雨一场寒”,两句老话儿精准总结了北方秋天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大的特点,而这种天气变化会刺激血管收缩,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进入秋季,大家要注意做到以下几项,能够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01、不贪凉

入秋后,在闷热天气时,少喝冷饮,不要冲凉水澡,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室内外温差要控制在5℃左右。

02、心态平和

秋季季节多变,也会影响人的心情。人们的中枢神经会处于兴奋状态,易出现情绪激动、烦躁不安的情况,导致血压变化,所以要保持平和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03、多喝水

初秋闷热,仲秋干燥,体内水分消耗的速度加快,不及时补水,会导致血液黏稠,血流速度变慢,易形成血栓。

04、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微循环,增强心脏收缩能力。推荐散步、慢跑、骑行、瑜伽等舒缓安全的运动方式。

05、吃好

秋季要多吃易消化、高蛋白的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粗粮蔬菜,保持维生素的摄入。少吃煎炸烧烤、熏制、腌制食物,保持低糖低盐的饮食习惯。

06、定期体检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仍要像往常一样,随时关注血压、脉搏,每天早晚进行两次测量,做好记录。

来源:北京世纪坛医院微信公众号【整理摘编:时英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