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里有整个世界,却唯独没有自己”:这颗行星的课题,是你不容忽视的关键(深度)

 新月文化 2023-08-24 发布于北京


你会想努力让每个遇到的人,都喜欢自己吗?
 
会不会总感觉自己脑海里住着一个批评者,怎么也摆脱不掉?
 
时常半途而废,被反驳就担心是自己的错误——这些表现出的行为之下,其实是我们生命中的土星在作祟。
 
土星带来的限制,在发展不够正面的时候,会让我们很不自信,很自卑,产生很深的低自尊感。
 
甚至可能在内在无意识地觉得自己很差劲、很没用,这些都是土星设下的“心理陷阱”。
 
心理学家荣格所说的“心理阴影层”,就像是我们想掩藏起来的土星面向。
 
我们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如此恐惧懦弱的一面,于是会想要遮住,甚至忽视它,更常见的是,我们经常打压自己的阴影面。
 
但土星其实是希望我们能够正视自己那些黑暗的缺点,一点点下功夫改进他们......
 

我们星图中土星所在的位置,确实是我们的“痛”。
 
常常在那个领域跌到,屡次感到“被限制”,却又想冲破。
 
被土星锁住的生命领域,仿佛动弹不得,仿佛一个“紧箍咒”,把我们紧紧束缚住了。
 

压住你的,是什么?

 

在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实验叫“跳蚤实验”。
 
第一次:研究人员将跳蚤放进了一米高的玻璃瓶,它很轻易地就跳出了瓶子。
 
第二次:研究人员又把这只跳蚤放进了同一个玻璃瓶,但在瓶口上,放置了一块玻璃板,跳蚤每次跳起都会撞在瓶口的玻璃板上。
 
跳蚤经过多次的尝试,就降低了跳越的高度,也再也没有撞到玻璃板了。
 
之后研究人员拿走了玻璃板,但跳蚤再也没有跳出过玻璃瓶。
 
那个“隐形的玻璃板”成了跳蚤认知中的“心理高度”,在无数次撞得头破血流后,再也不敢做突破边界的尝试。
 
这种土星带来的恐惧,常常会束缚我们的手脚,让我们变得保守、很具防卫性。
 
当然“土星式体验”的成因有很多方面:
 
比如,原生家庭的打压,过往的受挫后被训斥的经历,也可能是从小被教育“枪打出头鸟”的惯性思维,它让我们不敢去追求成功。
 
可我们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那层“隐形玻璃板”给我们默认了一个“心理高度”。
 
这个高度让我们在之后几十年的时光中,都无法突破,无法施展。别人的某句话,某个眼神,某个动作,都可能刺激到我们的心弦。
 
甚至那些忍不住解释的话语,从心头直接冲到嗓子眼,恨不得一股脑说出来,努力自证,却又“说不出来”。


 

想证明的,是什么?

 

那只玻璃瓶里的跳蚤,丧失的不是跳出去的能力,而是和自己失联的那股“核心力量”。
 
就像我在健身的时候,教练总说:“你要收紧你的核心”,我思考了一下说:“核心在哪儿?”
 
那时候才发现,我们竟然会对自己的身体的某些“不常用”部分的控制力为零。
 
直到长期建立训练之后,才逐渐找到自己的“核心”,学会发力。
 
我们一直在反抗着土星的压力,一直在想要突破土星的那一轮边界来证明自己,但是不是我们从一开始就用错了力气。
 
始终在用蛮力抵抗,却从未找到与自己失联的“核心力量”——那份跳出去的源动力。
 
可是这份力量到底丢在哪儿了?丢失在了感受中。
 
就像小时候父母总会说:“天这么冷,快把这件衣服穿上。”所以才会有后来的“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这些被强加穿上的“衣服”,让我们对自己的感受逐渐麻木,对自我的定位逐渐模糊。
 
哪怕之后没有了那层玻璃板,我们也不曾知晓。
 

 
我们总会在努力中会感到受阻,仿佛我们正站在某些人的阴影中,不论那个人是杰出强大的父母,更加成功的同龄人或者同事,还是令人胆怯的领导。
 
这种挫败感迫使我们更加努力地想要证明自己,并从那些长长的阴影后面走出去。
 
好像与土星相关的所有事情,几乎都带有强烈的补偿元素,总会感受到莫名其妙的匮乏或者自卑。
 
换句话说,我们感受不到自己的自信,因为会天然的认为,自信是有条件的,爱也是有条件的。
 
这来源于我们从小被赋予的“工具价值”。


压住你的

是有条件的爱

 

长此以往,可以说我们的教育,大多会是“土星式教育”,或是指责,或是打压。
 
这会让孩子从小被“工具化”,就是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对他人的“用处”。
 
有的人生孩子可能是维护自己和伴侣之间的关系;
有些人生孩子可能是大家庭的需要;
有些人可能是因为想养儿防老,或者仅仅是传宗接代。
 
这是显性的工具化。
 
还有一种更戳心的是“隐性的工具化”,即父母从小就会对孩子说:
 
“同班的倩倩总考满分,怎么你这么差劲?”
“你口语比赛拿奖,才能给你买这个东西。”
“街上到处都是漂亮苗条的女孩子,你这么胖别人都不爱跟你玩。”
 
久而久之,一套“土星的标准”出现了——
 
只有当你能为他人带去用处时,你才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才能够认可自己,从而拥有自信,你是一个好的“工具”别人才会爱你。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孜孜以求地寻找外界认可,因为一旦失去了来自外界的支撑,暴露出来的,将是那个蜷缩在桌角下,不敢抬头的自己。
 


想证明的

是本就很好的自己

 

有条件的自信,正是让你深陷在“低自尊”漩涡里的罪魁祸首。
 
因为只有在你做得好,得到外界肯定时,有条件的自信才会出现,可是当受到一点点挫折的时候,你可能又会走向土星的阴影面,开始批评自己,贬低自己:“我真是太没用了,我是个loser。”
 
我们惊人的发现,我们在做的所有努力,好像并不是在证明自己可以,而是在不断“认同自己不可以”。
 
就像一个觉得自己微胖的女孩,每当别人说她胖了的时候,她总会忍不住说“我要减肥”。
 
因为那些对她身材评价的话,正好印证了她心中“我不够美”的念头。
 
就像一个从小出生在重男轻女家庭的女孩,每当别人对女性有职场歧视的时候,她总是忍不住去解释女性的能力和价值感。
 
因为那些歧视女性的话,正好印证了她心中“女孩可能不如男孩”的魔咒。
 
那些我们气急败坏,心生委屈的瞬间,都无法掩饰我们对那些否定的认同。
 
但如果我们完全被土星的“恐吓”所吓住,我们可能会因为不敢冒险、不敢享受生命,而阻碍了自己的发展。
 
可土星,其实是希望我们能够超越这些恐惧幻象,发展出内在的信任感,找回自己的那份“核心力量”,那个本来就很好的你。
 



看到自己,你本来就很好



土星是星盘里的代表父亲的重要元素之一,也代表童年时的权威人物,也会象征着母亲,我们会发现,星盘中土星能量很明显时,往往也会感觉到他在童年时受到过严格管教。
 
同时也会更倾向于用自己被养育长大的方式来做自己的父母。
 
就像很多孩子都接受过父母的“打击式教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土星力量之下的“应该思维”——即我应该如何如何。
 
很多时候,我们在遇到那些会带来负面结果的事情时,很容易受到感受和思维的影响,看不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只能看到自己给他人带去的“无用之处”。
 
并将这个“无用之处”直接等同于了自己的存在价值,比如

 当我挣得钱比同龄人多,我才是有价值的。
当我结了婚有了孩子,我才是有价值的。
当我有了出色的能力和人脉,我才是有价值的。
 
只有加上条件,后半句话才成立时,这就意味着你没有做到无条件接纳自己的存在价值。
 
所以,要时刻警惕这种“价值交换”,这些条件都是你给自己的限制和枷锁,是你对无条件自信的打压。
 
我们总是渴望被别人温柔对待,可往往对我们最严苛的,就是我们自己。
 
但其实,当你慢慢闭上眼,看到自己的喜怒哀乐,那时才会发现,你的存在,本来就是最大的价值。
 


照亮自己,才能内外敞亮

 

如果太执着于光芒,而不允许黑暗的存在,这样的态度会让我们的土星发展地非常”坚硬“,可能因此失去心中的那部分柔软、同理、包容。
 
但当我们接受光明,也接受黑暗并不影响价值之后,我们的内心就有了越来越多无可动摇的自信心,因为我们的信心是基于事实基础上的。
 
而这时候,往往还有很多外在的掌声,来认可我们的成就。
 
外在丰盛的背后,深度的自我价值感才是源源不断,让人永不言败的真正动力。
 
也正是如此,土星才会让一个人成为权威,更加闪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