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夕来了,我还是忘不了初恋

 zhb学习阅览室 2023-08-24 发布于上海
作者:之韵

提到初恋你会想起什么?《初恋这件小事》酸甜的爱情故事?《甄嬛传》中“菀菀类卿”的苦涩?还是自己的初恋?

First love里唱“you will always be inside my heart……”,无论是在影视剧里的情节塑造还是在现实生活的体验中,初恋似乎都在人们的心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今天的文章,白岛带你探究,为什么初恋如此难忘?

01

玫瑰色的回忆偏差

距离你的初恋已经过去多久了?现在回忆起来,那段时光带给你的是快乐更多还是悲伤更多?人的记忆并不会像摄像机一样将发生的事情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记忆是一个持续构建、重建的动态过程。

出于自我保护以及提高自我一致性的原因,人们记忆中的过去比实际情况更好,当我们回忆初恋时,很有可能自动给它加上了一层玫瑰色的滤镜,忽略了关系中的争吵和不愉快,只留下在一起时的快乐,甚至会高估当时的快乐程度。这种认知偏差被称为“玫瑰色的回忆偏差”(rosy retrospection bias)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偏差容易导致人们以不切实际的积极方式看待过去,相比之下,现在和未来就显得没有那么美好。

02

首因效应&剥夺-满足命题

初恋是人们第一次接触爱情,其中有太多人生第一次的体验。系列位置效应(Serial Positioning Effect)指记忆材料在一系列事物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其中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是指对开头的事物比对中间的事物回忆得更多更好。恋爱经历也是一样,初恋能够更有效、更长久地储存在长时记忆之中,也能快速地被回忆出来。

剥夺-满足命题(Deprivation-satiation proposition)类似于经济学中的边际效应,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重复获得相同的奖赏,该奖赏带来的满足感会越来越少。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时候初恋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03

得不到的才最好?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这句歌词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为什么我们会对得不到的东西耿耿于怀呢?

蔡格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提供了一种解释——相比已完成的事件,人们对那些未完成的事的记忆会更深刻。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是缺乏经验,可能是年少轻狂,人们没有能给初恋画上圆满的句号,这也就成为了埋藏在深处的心结。相反,如果愿望得到了满足,事情全部完成,即使这件事曾经非常重要,我们也不会念念不忘。(关于该主题的详细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一旦开始根本停不下来,我只是沉迷于给每件事都打√》

04

爱情的“成瘾性”

“起初,每一次相遇都伴随着兴奋——新的体验、新的快乐,生活中的其他事情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随着相遇次数的增多,人们的欣快感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满足、平静和幸福的感觉。后来,等待变得难熬,分离带来痛苦。当一切突然结束时,绝望和悲伤随之而来。”

你能分辨出上面的这段文字描述的是爱情还是物质成瘾的历程吗?有研究者认为,从广义来说,陷入爱情也是一种上瘾的表现,是对“另一个个体和预测社会性奖赏的线索上瘾”。对爱情上瘾和物质成瘾的人之间有一些共同点:将注意力集中在喜欢的人或物上、情绪波动、执念、强迫、扭曲现实、情感依赖、性格变化,乃至自我控制的丧失……

爱情和物质成瘾涉及的神经化学物质和大脑区域也存在着一致性,它们同样增加催产素、血清素、多巴胺的释放。一项研究发现,给被试看他们的伴侣的图片,不仅唤起了自我报告的爱和积极的情感,而且还激活大脑与奖赏有关的区域。

05

初恋是曾经的重要他人

情侣吵架的一大原因是:怀疑对方还对初恋念念不忘。很多时候,初恋像一片阴影笼罩在双方关系之上,就像《甄嬛传》中皇上的初恋纯元皇后一次也没有出场过,但几乎每个重要情节都有她的存在,连甄嬛也是她的“替身”。

为什么即使开始了一段新恋情,初恋也还是会对新的关系产生影响呢?这与移情(transference)有关。移情指的是过去与重要他人的关系中的一些模式在当前的人际关系中再出现的现象。根据Andersen等人(1990)的观点,对于个体来说,初恋对象是曾经的重要他人,会在个体的记忆中形成重要他人心理表征,相当于在个体的脑海中烙下一个“模板”,在之后的人际关系中可以被激活。

如果一个人的现任哪怕只是一个方面让他想起初恋对象——无论是外貌相似,还是态度、手势、声音、用词或兴趣上的相似——都可能会激活他记忆中的“模板”。当现任与初恋有相似之处时,人们会根据初恋对现任做出相应的推论,并且通过自证预言使新的关系也呈现以往关系的模式。

06

怀念的是初恋中的自己?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怀念初恋,怀念的其实是当时的自己,这不无道理,爱情影响着自我概念(self-concept),也就是个体对自身的整体性的看法和观念。人们的自我概念不仅是由他们自己的个人经历所创造和维持的,也受他们所处的社会关系的影响,伴侣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爱情如何影响自我概念?自我延伸模型(Self-expansion model)认为,人们会通过积累知识、经验等其他资源来提升自我的能力,与他人建立关系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之一,并且在关系中实现自我延伸是维持和深化关系的主要动机,“能扩展我们的兴趣、技能和经验的伴侣关系就能吸引我们”(《亲密关系》)。

随着关系的深入,爱情中的双方逐渐了解彼此,将对方的特征、观点等等纳入了自己的自我概念,产生一种融合的感觉,同时两人也会共同参与新奇有趣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丰富自我概念。通过这两种主要的途径,个体的自我概念变得更加多样。

再举米开朗基罗现象的例子,好的伴侣可以引出个体的理想自我,像用凿子释放出一个被禁锢在大理石中的天使,将个体塑造为他们想要成为的样子,双方的关系同时也得到提升。

如此看来,爱情对自我概念是有益的。然而,当关系破裂时,自我概念也受到威胁。分手后,个体可能会失去关系衍生的自我概念属性,也就是双方的自我概念中相互重叠的那部分,这反过来可能导致自我概念的混乱和心理痛苦。

虽然自我概念的部分丧失通常是分手的后果,但有时它可能是主动和有意的过程。一些人会拒绝接受并且排除与前任有关的自我概念属性,作为应对分手的一种方式。

在分手时,自我概念的丧失对个体来说是相当痛苦的,因为他们面临着识别、修复和重新定义失去的身份、观点和信念的挑战。初恋跨越了爱情从无到有的过程,它的结束可能完全重塑了个体对爱情的看法,也改变了个体对自己的看法,在怀念初恋时,或许人们怀念的是那个回不去的自己。


初恋是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如果没有这段经历可能我们不会成为现在的自己。如何面对初恋是个人的选择,但过去已经停留在过去,更重要的是当下的生活。如果你身边的人就是你的初恋,请一定好好珍惜~

参 考 文 献
Adler, O., & Pansky, A. (2020). A 'rosy view' of the past: Positive memory biases. In T. Aue & H. Okon-Singer (Eds.), Cognitive biases in health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Neurophysiological foundations (pp. 139–171).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https:///10.1016/B978-0-12-816660-4.00007-6
Andersen, S. M., & Cole, S. W. (1990). 'Do I know you?' The role of significant others in general social percep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3), 384–399. https:///10.1037//0022-3514.59.3.384
Berk, M. S., & Andersen, S. M. (2000). The impact of past relationships on interpersonal behavior: Behavioral confirmation in the social–cognitive process of transfer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9(4), 546–562. https:///10.1037/0022-3514.79.4.546
Earp, B. D., Wudarczyk, O. A., Foddy, B., & Savulescu, J. (2017). Addicted to love: What is love addiction and when should it be treated?. Philosophy, psychiatry, & psychology: PPP, 24(1), 77–92. https:///10.1353/ppp.2017.0011
Lewandowski, G. W., Jr., Aron, A., Bassis, S., & Kunak, J. (2006). Losing a self-expanding relationship: Implications for the self-concept.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3(3), 317–331. https:///10.1111/j.1475-6811.2006.00120.x
Mattingly, B. A., McIntyre, K. P., & Lewandowski, G. W. (Eds.). (2020).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self-concept. Springer.https:///10.1007/978-3-030-43747-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