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读懂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

 92清风 2023-08-24 发布于辽宁


定义


病毒性脑膜脑炎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脑膜、脑实质炎症。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发病前后多有发热。脑实质受累征象包括癫痫或癫痫持续状态、意识障碍、精神障碍、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等。脑膜受累征象包括发热、头痛、呕吐和颈抵抗等。重症患者可出现脑疝形成和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
2.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 
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5×10'L,单核细胞为主;糖和蛋白正常。PCR检测发现脑脊液病毒DNA以及病毒抗原或抗体。病毒基因组测序检测发现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

3.神经影像学检查
头部MRI显示以皮层为主的脑实质病变(图-1)

图片图-1单纯疱疹病毒1型脑炎   头部MRI显示双侧额叶、颞叶、岛叶皮层异常信号。
4.脑电图检查
显示弥漫性慢波,轻者θ波为主,重者高波幅δ波,或痫性放电(图-2)

图片图-2病毒性脑膜脑炎脑电图A.脑电图显示慢波增多模式;B.脑电图显示痫性放电。

5.脑组织病理检查 
脑组织细胞核内包涵体,或原位杂交发现病毒核酸。

监测与治疗


1.监测 
重点监测脑脊液改变、颅内压变化、长程脑电图(特别是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药物不良反应(肝毒性)

2.抗病毒治疗
(1)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阿昔洛韦静脉滴注(10mg/kg,每8小时一次)14日,免疫异常患者延至>21日。停用抗病毒药物条件:治疗结束后,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virus,HSV)PCR检测二次阴性后24~48小时,头部MRI无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典型改变;脑脊液HSV PCR检测于症状改善72小时后一次阴性,无意识障碍,头部MRI正常,脑脊液白细胞计数<5×106/L。

(2)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阿昔洛韦静脉滴注(10~12.5mg/kg,每8小时一次)7~14日。

(3)巨细胞病毒性脑炎:更昔洛韦静脉滴注(5mg/kg,每12小时1次)或膦甲酸钠静脉滴注(40mg/kg,每8~12小时一次),或二者联合治疗。

(4)人类疱疹病毒6:更昔洛韦或膦甲酸钠。

(5)流感病毒:奥司他韦(达菲)口服(75mg,每8小时一次)

(6)麻疹病毒:利巴韦林静脉滴注(0.5g,每12小时一次)

3.糖皮质激素  
伴有严重脑水肿时,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短期(3~5日)静脉滴注。脑炎合并血管炎、EB病毒性脑炎(不推荐阿昔洛韦)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4.丙种球蛋白  
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0.4g/(kg'd),连续5日]用于肠道病毒性脑炎和乙型脑炎。

5.生命支持治疗  
降颅内压、抗癫痫、控制精神症状、控制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营养支持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生命支持。

预后评估


高达50%的患者经历短期意识障碍或活动障碍。5~40岁存活患者30%~40%遗留后遗症,如癫痫、认知功能障碍、肢体瘫痪和锥体外系症状等。不良预后与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延迟入重症监护病房、局灶性神经功能损害、头部MRI异常、高龄、免疫力受损、HSV感染和靶向治疗延迟有关。


诊治流程



图片

参考资料 | 神经内科及重症医学文献学习

编辑 | Arz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