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归脾丸:

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改善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食少体倦,面色萎黄,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带下等症状。

由于归脾丸有较好的安全性,服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口干、鼻干、口腔溃疡、腹胀、恶心等不良反应,一般停药即可改善,无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故现代医学用于失眠症、神经衰弱、抑郁症、贫血、室性早搏、性功能障碍、功能性子宫出血的长期治疗。

2、人参健脾丸:

具有补气健脾,和胃止泻之功,用于改善大便溏泻,饮食减少,恶心呕吐,脘腹疼痛,胀闷不舒,肢倦乏力,胃脘痞闷胀满,嗳气泛恶,神倦乏力,面色白或萎黄等症状。

目前尚无人参归脾丸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报道,故此药安全性较高,目前现代医学用于消化不良、慢性胃肠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胃肠功能紊乱、结肠炎、厌食症的长期治疗。

3、杞菊地黄丸:

具有滋肾养肝之功,用于改善眩晕耳鸣,视物减退,不能久视,眼睛怕光,双目干涩,迎风流泪,健忘,耳聋耳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口舌咽干等症状。

有杞菊地黄丸致过敏反应的个案报道,有报道服用杞菊地黄丸可引起眩晕、耳鸣,但停药后症状均可改善或消失,安全性良好,故现代医学用于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神经性耳鸣、老年性白内障初期、干眼症、视神经萎缩的长期治疗。

4、知柏地黄丸:

具有滋阴降火之功,用于改善形体消瘦,午后潮热,骨蒸劳热,夜间发热,手足心热,五心烦热,两颧发红,咽干口燥,灼热,隐痛,咽痒干咳,有异物感,腰膝痠软,小便短赤,耳鸣,眩晕遗精、精神萎靡等症状。

由于目前知柏地黄丸尚无不良反应的报道,故现代医学用于慢性咽炎、神经性耳聋、性功能障碍、慢性前列腺炎、口腔溃疡、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经间出血的长期治疗。

5、血府逐瘀丸:

具有活血祛瘀之功,用于改善胸痛,胸闷不适,烦躁,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头痛等症状。

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血府逐瘀丸有引起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腹痛、潮红、皮疹、瘙痒等不良反应的报道,但症状多较轻微,停药后症状均可消除,故目前现代医学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心律失常、偏头痛、原发性痛经、失眠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静脉曲张的长期治疗。

6、参苓白术丸:

具有补脾胃、益肺气之功,用于改善大便溏泻,饮食不消,或大便次数增多,或大便稀薄,脘腹胀闷不舒,纳食减少,面色萎黄,肢倦乏力,厌食或拒食,纳呆腹胀,自汗,精神欠佳,咳嗽,气短,痰白量多,咳声重浊,胸脘痞闷,呕恶食少等症状。

有服用参苓白术丸出现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的报道,此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故现代医学用于肠易激综合征、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消化不良、小儿厌食症、神经性厌食、慢性咽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慢性肺心病、老年慢性呼吸道感染、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稳定期、慢性咳嗽、高脂血症、糖尿病胃轻瘫、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的长期治疗。

7、逍遥丸:

具有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之功,用于改善两胁胀痛、口苦咽干、胃脘胀闷、嗳气频繁、食后痞满加重、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喜叹息、腹胀便溏、心烦不寐、月经周期紊乱、经前烦躁易怒、乳房胀痛、经期腹痛、头晕目眩等症状。

有连续服用逍遥丸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心慌、身体疲倦、血压升高、满头大汗以及肝损害的文献报道,现代医学用于抑郁症、慢性胃炎、消化不良、乳腺增生、月经不调、肝胆疾病、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慢性附件炎、痛经的长期治疗,但是逍遥丸有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8、附子理中丸:

具有温中散寒,补健脾胃,温运中焦之功,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清水,大便稀溏,手足不温,食少纳呆,肢冷乏力,面色萎黄等症状。

本药含附子,附子中的乌头碱,长期服用可导致蓄积中毒,有服用附子理中丸导致心律失常的文献报道,因此,此药不宜长期服用,应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服药后如有血压增高、头痛、心悸等症状,应马上停药,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