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漏诊率100%!心脏这里出问题,只看心超就错了

 天地爱尔 2023-08-24 发布于河南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肺动脉高压病因鉴别诊断,需要一点慈悲。




撰文 | 文烈心 
上文说到,医小美收了一个严重紫绀的33岁女病人,既往被经多家医院诊断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而一旁的明医生看了CT和心超图像后凭借“第六感”推翻了诊断。

医小美起初不相信,后面随着检查结果逐一验证,没想到真的是“先天性心脏病”。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即可查看文章~



医小美继续琢磨了几天这个病例。她还是很纳闷,为啥我们会漏诊,而明医生能发现呢?

CT图像,看过的医生少说也有十来个,心超也有五六个医生做过,后面的医生难道是因为参考了前面的报告而误导吗?体征上,病人病情逐渐加重,确实会显著一些。

除了推理很重要。知识储备也同样,肺静脉异位引流这种先天性心脏病不算常见,肺动脉高压也属于心肺专科的交叉地带。

最关键一点,明医生是心脏外科医生,他对于结构性疾病理解会深刻一点,毕竟经常打开心脏,先心也是心外科的重要病种,而内科就相对较不熟悉。

琢磨透了,医小美很高兴,觉得明医生那点小伎俩已经被拿捏了。再会时,与明医生一一核对了,确实不出所料,医小美颇为得意,推理真是个好东西。

但明医生却打起了偈语,“金刚怒目,所以降服病魔,菩萨低眉,故能拯救病患,皆是慈悲。推理有用,慈悲更重要。”

医小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肺动脉高压病因分析很重要!


明医生表示,在肺动脉高压病因的鉴别上,得关注病人的获益。对于有治愈性措施的病因要重点排查,对于原发性这种病因解释要始终警惕,避免错失治疗时机。

在心超提示肺动脉高压后,病因分析非常重要,常见病因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及原发性等肺动脉性病变、心瓣膜病等左心疾病相关。慢性肺病等低氧血症、肺栓塞等肺动脉阻塞性疾病、其他特殊或多因素病因等。即目前最通行的肺动脉高压五分类法。

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案和预后迥异。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如果可能,即在终末期病变,艾森曼格综合征形成前,应闭合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尤其是动脉导管未闭,很多青年病例术后肺动脉压即可以下降到正常。

左心瓣膜病主要也是进行心脏外科手术。

肺病则重点是控制发作,药物治疗延缓肺心病的发生。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最佳治疗是行肺动脉球囊扩张术或肺动脉内膜剥脱术。

特发性和自身免疫疾病相关的肺动脉高压,其发生机制具有一定相似性,治疗上要更侧重于降肺动脉压的特异药物。

比如一个20岁青年人,动脉导管未闭相关的肺动脉高压,哪怕心导管测压收缩压超过100mmHg,也可能在单纯手术后肺动脉压下降至正常,而同年龄的这么高的肺动脉压,如果是特发性的,可能预期活3-5年,即使使用最佳药物治疗效果也不太理想,而且花费巨大。

瓣膜病、慢性肺病一般比较显著,不太容易漏诊。肺动脉高压病因分析上,需要警惕的是不要误判了本可以治愈的病因,其中最重要的是,先天性心脏病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这两大类疾病,它们导致的肺动脉高压本来是有机会治愈的,但如果错漏了,严重恶化预后,而且会大大增加医疗花费,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的药费是相当高昂的。

这就是医生所需要具备的慈悲,明医生在接诊每个肺动脉高压的病例时,都要优先排查可治愈的病因。

原来明医生首先就想到先天性心脏病,医小美暗想,但听了半天,觉得这也太玄乎了,忍不住发问:“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不是挺容易的,做个心超就行?”

“好了伤疤忘了疼,有些先天性心脏病,太依赖心超那是必然漏诊。”

比如接下来这个病例......


心超100%漏诊的先心病



明医生说这个患者心超检查无任何异常,然后从手机里翻出两张图片,CT和造影特意优选了类似的角度。(如下图1、图2)

图片

图1 CT三维重建(数字标注分别是1左上肺动脉,2左上肺静脉,4左头臂静脉)。

图片

图2 心导管造影,导管从左肘浅静脉置入,经过左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至左上肺动脉,(数字标注分别是1左上肺动脉,2左上肺静脉,4左头臂静脉)。

这动脉静脉的,说起来好绕口,但医小美还是发现了重点,“左上肺静脉怎么和左头臂静脉连通了?”
“是的,这个病例是孤立型左上肺静脉异位引流入左头臂静脉。”明医生继续解释,“跟其他类型的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一样,因为存在肺静脉至体循环的左向右分流,从血流动力学上分析,类似于房间隔缺损,一样造成肺动脉血流量增加、右心超容量负荷。如果在肺动脉阻力未严重升高前,及时诊断,将肺静脉重建至左心房恢复正常引流,手术后就可以达到治愈效果。

医小美仔细再看了这两张图像,看清了各处结构,“这个病例确实罕见,心外左向右分流这块,是容易忽略,如果单凭心超,那真是100%漏诊。”

“是的,心外分流造成的血流动力学效果跟心内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是差不多的,可以发生在肺内、腔静脉等处。我们熟知的动脉导管未闭,心超看走眼的也时有,当肺动脉压力升高后,主动脉与肺动脉压力接近,分流减少,而造成漏判,尤其是在病人声窗较差、超声机配置较差时。”

简单归纳,肺动脉高压的病因分析,心超看心内,CT看心外,心导管是利器。
参考文献:
[1]Partial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 state-of-the-art review with assessment using a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Verma AK, Sethi S, Kohli N.Pol J Radiol. 2022 Oct 10;87:e549-e556.
[2] Pulmonary hypertension due to presence of isolated parti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 A case report. Kumar T, Patra S, Ramalingam R, Agrawal N, Agarwal A, Manjunath CN.J Cardiovasc Dis Res. 2013 Dec;4(4):239-4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