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给大家科普了抑郁症复发的相关科普知识(点击蓝字回顾),其中提到,抑郁症特别是在秋冬季,因为光照时间的季节性变化,会更容易复发。 01 如果在座各位的抑郁症或双相情感障碍的发作,和季节的四时变化有明显关联,并且呈季节性周期规律发作,比如情绪症状的发作和缓解常发生在1年中的固定时间,而且至少有两次抑郁发作的病史,那就要考虑是不是季节性情感障碍了! 这个虽然这并不是独立的诊断,但也算情感障碍的一个亚型。 通常来说,秋冬型季节性情感障碍,被称作「冬季抑郁症」,这是最常见的类型!比如有规律地在秋冬季发生抑郁,感到非常沮丧、疲倦、失去兴趣和动力、嗜睡、食欲过度、晨起疲劳和体重增加,或抑郁和躁狂两者交替出现。但在春夏季,这些症状会自然地减轻。 02 一些抑郁症患者朋友也会有疑问,都说秋冬容易抑郁发病,那为什么我在夏天反而更烦躁呢?为什么我的病总在夏天复发呢? ![]() ![]() 我们想告诉大家的是—— 上述这个情况其实叫「夏季抑郁症」,也属于季节性情感障碍的一种。 一般情况下,虽然是冬季抑郁症多,但是,也有些人恰好在较温暖的月份,比如春末至夏初,会发病,但表现出来的症状可能不太一样,比如总会难以入睡,食欲减少,体重减轻,还可能会变得容易生气、莫名烦躁。 03 生理周期节律紊乱、代谢慢、光照不足、缺乏维生素D等,都是最容易中招者的共性。 经过科学验证,下面这四类人最容易得季节性情感障碍,要在发病的季节多加防范! 第一类:性格内向、敏感的人 这类性格人群,在情绪上更脆弱,会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对寒冷天气和季节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对天气变化及其敏感,另外社交少,户外时间少,光线暴露不足,都会加重情绪问题。 第二类:女性同胞 季节性情感障碍通常在成年期开始发作,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影响,尤其是青年女性和50岁以上的中老年妇女要格外警惕。据研究,女性患季节性情感障碍的比例大约是男性的4倍左右。 第三类:室内工作者 室内工作会减少暴露在阳光下的机会,就会容易光照不足。尤其是体质较弱和较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很少通过体育运动来释放内啡肽等神经递质,也会更容易被这类疾病缠身。 第四类:生活作息不规律的人 现在很多人都习惯报复性熬夜,但殊不知,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可能会扰乱身体的生物钟,而且生活作息不规律的人,也更容易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不足的睡眠、缺乏锻炼等,这些因素偏偏却又容易增加抑郁、双相的风险。 04 要是你患上了季节性情感障碍,千万别觉得天塌了没得治了,因为医学界已经找到了很多正规的方法来治疗这个病! 1.抗抑郁药物 大量研究证实,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尤其是舍曲林和氟西汀,效果不错。另外,有研究证实度洛西汀、米氮平、阿戈美拉汀也是有效的。医生建议一线治疗可以使用抗抑郁药联合人工光照疗法。有研究说,抗抑郁药+光照疗法优于单用抗抑郁药或单用光照疗法。 下面,就顺势给大家介绍一下光照疗法。 2.光照疗法 一提到季节性情感障碍,那一定会提到的一种疗法就是光照疗法。 科研人员发现,一些特殊的灯光可以帮助改善情绪。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冬季经历情绪低落、疲劳等症状的人群,在改善季节性情感障碍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它不仅被用作季节性情感障碍的一线治疗,还有预防效果。 这种疗法使用光疗灯,帮助改善患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它的好处之一是,作为无药物干预方法,没有药物的副作用。这种光线模仿了太阳的光,能够影响人体内的生物钟,调节患者的情绪和能量水平。当使用光照治疗或光照治疗与药物治疗联合治疗,在症状有所改善后,仍然建议在冬季继续使用光照治疗至少2周的时间。 3.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缓解季节性情绪障碍,帮助大家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改善情绪和应对能力,培养积极的应对策略,更好地来应对抑郁情绪和应对季节变化。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这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持续时间更长,在帮助我们长期维持情绪稳定方面有优势。接受认知行为疗法的季节性情绪障碍患者,在治疗后的两个冬天中抑郁复发的次数较少,复发率为27.3%,而相比之下,接受光照治疗的患者复发率为45.6%。 4.补充维生素D 季节性情感障碍患者可能更容易体内缺乏维生素D,所以,平常我们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三文鱼、蛋黄、动物肝脏、牛奶等或补充剂。 户外活动少,阳光暴露不足,也会容易缺乏维生素D,所以可以白天多出门走走,多晒晒太阳。但如果你是夏季抑郁症,则要限制自然日光暴露,每日不超过13小时最好,另外可以开空调保持凉爽,尤其在夜间。 5.生活调节 保持规律作息来稳定我们身体的生物钟;增加户外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保持社交联系,和朋友、家人一起参加活动;在家里增加自然光线的进入,保持室内明亮,都能帮助预防和改善症状。 点亮「在看」的小太阳,用指尖也能拥抱阳光!每一次转发,都会离康复更近一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