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月往事 | 我与《报刊文摘》的不解之缘

 新用户9030yrKZ 2023-08-24 发布于上海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初阶段,是新旧交替的转折点、平衡点或总体性的历史机遇,建国以来孕育的巨大社会能量,潜能和包括被压抑的能量一下子释放出来。

《报刊文摘》作为我国第一张综合性文摘报于1980年1月1日正式创刊,从此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新闻样式。四十三年来,《报刊文摘》几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发展起来的,它是改革的记录者,同时也是改革的实践者。

《报刊文摘》始终坚持一贯风格,并不断创新内容,在国内同类媒体中保持发行量第一和美誉度第一。

01

初读文摘报

1980年,我从冶金专科学校毕业后在北方一家部属企业工作。

最早看到《报刊文摘》这份四版的小报是这年的春天,是父亲从上海寄给我的。记得当时是每周二出版一期。听说,因为报纸上标有“内部刊物”字样,且仅在上海市范围内部发行,所以外地读者是看不到这张报纸的。又由于当时发行量不过几万份,即便在上海市范围内也没有零售,一般读者也买不到。甚至在上海工作的,也不是每人都可以订阅得到。于是,家里人把看过后的这份被折皱过无数次的报纸以“印刷品”的方式寄给在外地工作的我看,既是“精神食量”,也让这份小报“物尽其用”。

别看这份4开版的文摘周报,4个版面正文用的是5#小字,且最初没有任何插画与图片,但内容却是十分“扎足”。更主要刊登的全部是短小精悍、令人耳目一新的信息。用该报1980年1月1日创刊号上“发刊的话”来说叫“博采众家报刊之'新’”,读者花半个小时便可轻松读完三十多条来自“高层”的、“内部”的,甚至是“海外”的新闻讯息。这使得我办公室的同事们非常惊奇,每当我的“印刷品”一到,他们都急切地表现出先睹为快的神态。饶是如此,这张小报的“卖相”更加皱皱巴巴,最后必然以“面目全非”而告终。由此可见,《报刊文摘》传播效率之高,受读者欢迎追捧程度非同一般。

作者收藏的《报刊文摘》缩影本第一期。

02

“报中报”由来

几年之后我从外地回沪,去到《报刊文摘》所在的汉口路274号《解放日报》大楼,主任编辑陆廷鹤老师向我介绍了这份报纸的创刊背景:他说,办《报刊文摘》是受当年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同志讲话的启发。

1979年春,党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新闻工作会议,中宣部领导在讲话中提出,希望有一家大报能办一张“报中报”,选登全国各级报纸上的好材料,并加以评论。回到上海,原解放日报老总编王维先生便亲自策划创办“报中报”。不到一年时间,《报刊文摘》便横空出世。

创刊伊始,深谙新闻学的编辑们即确定了“集各家报纸之新,为读者提供方便”的办报方针。讲得形象一些,就是做读者的读报秘书,选择反映改革开放中的新成就、新见解、新措施、新发现和新问题的鲜活材料,通过为读者服务达到引导的目的。

《报刊文摘》编辑部初创时的四位编辑,左起:佟竹森、石士助、王日翔、陆廷鹤。

《报刊文摘》问世不久,传到北京,当时还未在首都发行,陈云同志办公室打来电话,请每期邮寄两份供领导同志参考。时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的陈国栋对《报刊文摘》也是每期都看,从第一版看到第四版。

由于没经验,没有把握,最初采取内部发行,限额5万份,先在部队、党政机关及科研机构的干部中自费订阅。但《报刊文摘》一出世,就受到上海市和邻近省份读者的热烈欢迎。应读者的强烈要求,发行范围一再扩大,先扩大到一般干部,再扩大到广大群众,发行地区也从上海扩大到江苏、浙江邻近省份,再到全国各地以至海外。

5万份的限额,一再被冲破,创刊一年,就增加到26万多份,到第5年(1984)跃升到200万份。进入90年代,最高时发行量达到330多万份。仍拥有百万读者。

《报刊文摘》最初为一周一期,1993年改为一周两期,2003年改为一周三期,2007年又增加了周末版。

《报刊文摘》编辑部于1983年和1991年两度被评为上海市模范集体,1989年荣获全国先进新闻集体光荣称号。

为了方便各地读者尽快看到《报刊文摘》,自1987年起先后在武汉、西安、沈阳、济南、北京等地增设分印点。

03

我的“处女作”

看了几期《报刊文摘》后,我萌生了投稿的念头。心想不就是抄抄报纸上的文章吗?这还不容易?我也会。于是,工作之余我就在办公室翻阅各种报刊杂志,看到新奇内容,自认为好文章就马上抄下来并用500格“稿签纸”誊写好,贴上8分钱邮票寄往上海《报刊文摘》编辑部。

几个月过去了,没有一点动静。什么情况?路子不对还是寄错了地方?不久收到了署名“报刊文摘编辑部”的简短来信,大意是,我寄去的几篇稿件他们收到了,由于所摘文章篇幅太长,重点不突出,无法采用。

记得信中最清楚的几句话是希望我“仔细阅读原文”“抓住文章重点”“关注当地报刊”“切忌刻意猎奇”……短短几句话言简意赅,既是对我寄予希望,也是对我隔空指导。看来只要按照编辑指导的方向去努力,自己所摘的文章还是有可能被采用的。

时间到了1980年12月,一天下班后看到门卫室里有我的信,信封落款是“解放日报”。和上次收到的薄薄的信封不同,这次信封厚厚的。

打开一看有一张11月25日出版的《报刊文摘》第48期,在报纸第一版左下方有篇仅几十字的“豆腐干”文章被红笔框了起来。仔细一看竟然是我从“冶金工业通讯”摘录的题为:“首钢今明两年要减少八千人”的文章。虽然字数不多、位子也并不显眼,但却是我几个月努力后的结果,也是我在《报刊文摘》的处女作。这让我兴奋不已,

作者的处女作刊登于《报刊文摘》第48期第一版。

从此以后,我向《报刊文摘》投稿的劲头更大了。那时,我还未婚,只要有闲暇时间就跑图书馆、阅览室,翻阅各类报纸或杂志,自己还自费订阅了几份比较冷门的报刊。虽然我的工作单位从北方调到了南方,工作性质也几经变换,但为《报刊文摘》供稿的初心始终未变。

知道我回上海探亲、出差,陆廷鹤老师都会约我去报社聊聊。主要是对我投稿中存在的短板予以热情的指教。

后来我才晓得陆老师是上海66届高中生,学生党员。经考核从市南中学抽调到《解放日报》,经培训后留在报社工作。2021建党百年时陆老师获得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而《报刊文摘》的老主编王日翔老师更是上海解放前随军接管上海的南下老干部--“红小鬼”呢。有这么多精英人才,难怪《报刊文摘》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办得风生水起、好评如潮、赢得读者。

《报刊文摘》的编辑具备高超的“处理”稿件能力,他们一直秉持“去掉套话、空话,挤掉水分,挑明观点,突出事实,让读者一目了然,一看明白”的编辑原则。对许多忠实读者来说,读《报刊文摘》,既打开广泛了解时事新闻的视窗,又大大节省时间成本,何乐而不为?

04

奋进莫迟疑

广大读者喜爱的《报刊文摘》,刊登过许多观点鲜明、敢为先声、震耳聩的文章。又如,女作家谵容的中篇小说《人到中年》在1980年第一期《收获》上发表后,受到了一些读者的好评,但也有些同志持不同看法。为了便于大家阅读,1980年6月24日《报刊文摘》第26期在第三版以较大篇幅介绍了该部小说的故事梗概。让想看而还没有看到这部小说的读者先睹为快。

再譬如,《中国青年报》办公室编印的《青运情况》第243期刊登了张志新烈士的女儿曾林林的一封长信,认为某些关于其母亲的宣传报道和作品中,对她的父亲的态度是不公正的。于是,《报刊文摘》在1980年9月2日第36期一版显著位置摘要刊登这封长信,题目是“父亲无端受谴责,女儿修书鸣不平”。

在这张“报中报”的影响下,在陆廷鹤老师等编辑的悉心指导下,我投稿的录用率大大提高。其中,不乏有比较精彩的文章见报——

1989年12月19日下午,全国第一张文摘类报纸--由解放日报编辑出版的《报刊文摘》迎来了它的十周年生日。当天下午解放日报在锦江小礼堂举行座谈会,回顾《报刊文摘》办刊十年的经验,表彰优秀通讯员。

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张芷静(左一)为解放日报前副总编辑居欣如90华诞庆生 陈丹路摄影。

座谈会会由时任解放日报副总编辑居欣如主持,时任解放日报总编辑丁锡满代表报社向十年来不断关心、支持《报刊文摘》的广大读者、通讯员及各级领导表示感谢。时任上海市记协主席、原解放日报总编辑、《报刊文摘》首创者王维回顾了《报刊文摘》的创办经过,分析了十年办报的得失,并对如何进一步办好《报刊文摘》提出了恳切的希望。

座谈会上,时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吉称赞《报刊文摘》经得起时间考验,经得起广大群众的检验。他当场吟诗“十年磨一剑,正是锋芒时,为党为民舞,奋进莫迟疑”。陈沂同志也在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十年前,《报刊文摘》就是在他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时批准创刊的。新闻出版界各单位负责人张启承、贾树枚、储大泓等作了发言。座谈会上表彰了包括我在内的10名优秀通讯员。并由上述领导向我们颁发了《优秀通讯员证书》。

作者于1989年12月获得解放日报社颁发的优秀通讯员证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