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产品暴雷?淡水养殖利好?王雷:工厂化养虾规模将会扩大!

 扫地僧一一 2023-08-24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图片

2014年-2023年,我国工厂化养虾模式迅速扩张,并成为我国虾业发展的风向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工厂化养虾规模超1000万m³,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天津、辽宁、江苏等地,其中山东工厂化养虾规模超过600万m³,是全国最大的工厂化养殖产区。

工厂化养虾头部企业养殖效果如何?现阶段存在哪些亮点和问题?第二届中国工厂化养虾大会暨2023对虾工业化养殖科技创新联盟年会召开前夕,农财宝典-大国渔业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雷,深入探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和未来发展等问题。

图片王雷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工厂化养虾规模仍会扩大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近年,正大、通威、海大、恒兴等水产头部企业纷纷布局工厂化养虾,您预计今年全国工厂化养虾规模有多大?头部企业开展工厂化养虾有哪些亮点?

王雷:今年全国工厂化养虾规模总体仍会增加,但头部企业规模扩大的节奏可能存在变化。受现在虾价较低影响,大企业在工厂化养虾规模扩大的节奏上可能有所放缓。此外在模式上,现在一些中小企业间会进行合作,比如一方出车间、工人,另一方出技术、苗种、饲料等合作养虾。

目前,大企业开展工厂化养虾最大亮点是自发开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而不是通过政府引导开展。比如,某大型集团的新建项目都是双系统,虽然还没用上循环水养殖,但是已预留了循环水设备和系统,而通威所有新建项目一直会采用循环水养殖模式。

现在养殖企业生物安保意识普遍提高了,工厂化养虾模式养殖密度大,一旦出现病害,短时间难以通过药物处理。通威在这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处于行业领先,其他企业也逐步重视生物安保,如在养殖时注重紫外消毒、不让无关人员进入养殖车间等等。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目前通威在东营利津县年产1万吨的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项目运转情况如何?

王雷:通威工厂化养虾采用的是全循环水养殖模式,能源全部来自电力,循环水养殖的尾水是容易达标的,和传统采用流水、地热养殖模式不在一个起跑线,无法进行比较。目前,通威该项目南美白对虾第一茬还未收获,但是目前结果显示通威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虾单位面积产量比传统流水养殖模式产量显著提高,另一方面,传统流水养殖不需要很大设备投入,而循环水养殖需要大量成套装备,目前核算单位养殖成本较高,但循环水养殖一定是未来发展方向,我们正在不断优化调整。

图片



多种养虾模式或将共存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未来工厂化养虾模式会发生哪些演变?

王雷:换水模式、循环水模式、生物絮团模式……这几种工厂化养殖模式最终会殊途同归,回到水产养殖“上下水”问题,“上水”即养殖用水从哪里来,“下水”即养殖尾水流到哪里去。只有在水源合法合规使用,尾水达标排放基础上,几种模式处于同一起跑线才能进行比较。

现在北方小棚养虾,大部分用地下水的养殖成功了,而用海水养殖的失败较多。目前广东、广西小棚虾一部分也在使用海水养殖,但是能否用海水养殖成功、养殖尾水能否达标排放是大问题。在“上下水”问题未统一的情况下,我们无法比较不同模式的优越性和投入产出比。未来,预计不同养殖模式还会共存。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下一步,工厂化养虾将如何突破尾水排放、能源节约及智能化管控等瓶颈?

王雷:尾水排放、能源节约及智能化管控要分开来看。尾水排放上,无论是工厂化和循环水养殖模式也均会有不同数量的尾水排放,这个问题还是会存在,依赖于尾水处理设施装备的突破。智能化养殖我们更多持展望态度,智能化的核心是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的核心一定是数据。目前,国内外只是在做初步尝试。关键是现在我们缺少足够量的数据,而数据是需要长期累积的,不能一些设备依靠资金就能购买。智能化还需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自动化 智能化”就是无人化,最终实现电脑替代人。

图片



“人机磨合”是模式推广关键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未来中国虾类年消费量或超450万吨,虾类生产供不应求,工厂化养殖模式能否解决国内虾的需求?

王雷:工厂化养殖模式可帮助解决目前国内缺虾问题,工厂化养殖模式在全国更大规模的推广复制需3-5年,目前循环水养殖的设备系统有待优化升级,还尚未出现一个连续稳定、规模化、循环水养殖成功的案例。

养殖管理者和循环水设备怎么磨合也是一个大问题,养殖户难以正确使用循环水设备,稳定高效地发挥设备性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不是一两年就能做好的,现在最大困难是人机融合问题。

既懂水产养殖又懂机器设备的人才短缺。养殖企业和养殖户虽懂养虾,但和大量设备进行磨合、协调还存在障碍。循环水养殖模式靠的不是养殖是装备,理论上只要装备够好,养殖技术就不是关键了。循环水依靠稳定系统,不懂养殖技术的人也可以养虾。制作循环水装备的企业不仅要知道设备如何使用,还要清楚养殖的具体情况,设备要和养殖品种、习性进行磨合。未来,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更多需要懂得装备控制的技术员,而非养殖技术高超的养虾高手。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在内陆地区搞工厂化养虾是否可行?

王雷:工厂化养虾向内陆地区大规模推广很难。首先,虽然南美白对虾是可以淡水养殖,但是工厂化模式是高密度养殖,要求水源有一定盐度和各类元素,尾水实现零排放很难。其次,内陆工厂化养虾真正实现零排放要付出极大代价。在沿海地区,工厂化养虾的尾水只用做到达标排放,是可以排放含有一定盐的尾水,但内陆地区的养殖尾水排放标准还多了一个盐排放的限制。预计内陆地区可能出现高端养殖、小规模养殖,未必会形成大规模。而且内陆地区有很多很好的淡水水产品种适于工厂化,没有必要一定要养虾。

图片



工厂化养虾需要专用苗、料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我国的对虾种苗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育种企业如何根据不同养殖模式培育虾苗?

王雷:目前工厂化养殖从总体规模上还是小众,适应这种养殖模式的虾苗市场需求相对较少。另外循环水养虾模式本身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工厂化和循环水养殖专用苗、专用料的研发需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目前还只是展望阶段。目前池塘养殖的对虾苗种国产率较高,但是适合工厂化高密度养殖的苗种有多少是纯国产的,现在还是存疑的。

农财宝典-大国渔业:未来小棚虾模式会否替代工厂化养虾模式?

王雷:过度抽取地下水养殖小棚虾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引发地面下沉,在多地已开始遭到禁止。小棚虾未来还是主要要用海水进行养殖,这一方面不会遭到限制。广东、广西一些传统虾池养殖情况不好,可以升级改造成小棚,但是在养殖时要对海水水源进行消毒,对尾水进行达标处理。

小棚养殖园区化现阶段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出优势。在养殖散户的尾水处理问题方面上,首先,目前尾水处理技术能做到达标排放,但是尾水处理成本要降下来,要让老百姓用得起。老百姓用不起,处理技术的效果再好也没有用。其次,政策要有一致性,严抓尾水处理要全国一致,而不只是某个省份或者某个地区,这样养殖户都会自觉地去做好尾水处理。

图片

—走访花絮—









(排序不分先后


PART
.01
山东站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PART
.02
海南站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PART
.03
广东站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转载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农财宝典(ncbd0000)

作者:农财宝典-大国渔业实习生张学斌,记者莫景文,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特此致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