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副惊才绝艳的极品长联,对仗工整,才气过人,让人刮目相看

 真游泳的猫 2023-08-24 发布于浙江

对联有长联有短联。最短的是一字对,如“天”对“地”,“花”对“酒”。

长则字数不限,如脍炙人口的孙髯翁大观楼长联,长达180字。而钟云舫的《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更是长达1612字,比一般文章都要长了。

我是真猫,一个对联达人。喜欢对联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哦。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2副惊才绝艳的极品长联,对仗工整,才气过人,让人刮目相看。喜欢对联的朋友,赶紧收藏吧。

第1副对联:医能刳腹,实别开岐圣门庭,谁知狱吏庸才,致使遗书归一炬;士贵洁身,岂屑侍奸雄左右,独憾史臣曲笔,反将厌事谤千秋。

这是纪念三国名医华佗的著名长联。对联夹叙夹议,立论新颖,表达了后人对华佗的无限追思。

上联“医能刳腹”典出《三国志》:“又有一士大夫不快。佗云:君病深。当破腹取。然君寿亦不过十年,病不能杀君,忍病十岁,寿惧当尽,不足故自刳裂。”

华佗为人刳腹治病,足以见出华佗的超高医术,故而对联自然接了一句“实别开岐圣门庭”,也就是称赞华佗是开宗立派的大宗师。

随之对联又用一个“谁知”加以转折,讲华佗医术的断绝。

华佗临死前将医书交给狱吏,狱吏不肯接受,于是华佗自己用火烧了医书,绝代医术就此消失。(《三国演义》改为吴押狱的妻子焚烧青囊医书。)

“遗书归一炬”让人联想到杜牧《阿房宫赋》的名言:“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不管是阿房宫的覆灭,还是华佗医书的消失,都是极具价值的东西突然毁灭,带给人们巨大的幻灭感,增加了一种惋惜同情的心理,自然表达出人们对华佗的敬意。

下联根据《三国志》而来:“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

简单来说,就是曹操之所以杀华佗,是因为华佗多次故意找借口不回到曹操身边。

虽然《三国志》写的是“恃能厌食事”,好像是华佗仗着医术耍大牌,恃才傲物,但是在对联作者看来,这其实是因为华佗看出了曹操的“奸诈”,所以不愿待在奸雄身边。

这也是曹操为什么杀华佗的原因了,不是因为华佗的怠慢,而是因为华佗的背离。

“士贵洁身”,显然是把华佗这名医生“儒士化”了,把华佗提高到士大夫这一个层次来,赞美华佗高尚的人格操守。

在对联作者看来,“士贵洁身”的华佗,自然是不会想方设法给奸雄曹操真心治病的。

可是在《三国志》的描写下,华佗却是因为“厌食事”而被杀。

而范晔的《后汉书·方术列传》也是类似的记载:“(华佗)为人性恶,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又去家思归,乃就操求还取方,因托妻疾,数期不反。操累书呼之,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事,独不肯至。”

所以对联作者翻案出新,提出了“反将厌事谤千秋”的观点,认为《三国志》、《后汉书》虽然是史书,陈寿、范晔虽然是史臣,却用了曲笔(与真实不符的描述),这是对华佗的千秋诽谤。

所以我们看整个对联,其实是用了文章的笔法结构来写华佗。对联中有许多转折,有许多情感,尤其是“实”、“谁知”、“致使”、“岂”、“独憾”、“反将”等语气词的运用,大大增添了对联的咀嚼味道,这也是长联相比短联的一个优势。

第2副对联: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古谊若龟鉴,忠肝若铁石;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在地为河岳,经天为日星。

这是纪念文天祥的名联,写得生气淋漓,令人感叹文天祥的人格魅力。对联作者乃是清代时期四川布政使的李銮宣。

对联采用的是自对手法,也就是“古谊若龟鉴”对“忠肝若铁石”。“在地为河岳”对“经天为日星”。

上联典故出处是《宋史·文天祥传》。

文天祥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主考官王应麟评价文天祥的考卷是“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认为文天祥是个忠君爱国的人才。

上联之所以说“久要不忘平生之言”,意思是说王应麟慧眼识英雄,对文天祥做出极高的评价。而文天祥牢记王应麟的鼓励,用一生践行了这句话,不但达到了王应麟的期许,更成为千秋典范。

下联“在地为河岳,经天为日星”则是出自文天祥《正气歌》的 名句:“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下联说的是文天祥的精神如天地山川,千秋不散,体现出老百姓对文天祥的爱戴。

整个对联采用了文天祥的相关典故,夹叙夹议,高度赞扬了文天祥的碧血丹心浩然正气,堪称大手笔之作。

最后分享网友“孙土焱”创作的七夕诗:“并肩楼宇望天河, 五色红光托月娥。衣曝针楼鸣玉殿,抚昔何意对仙歌。”

大家有没有自己创作对联呢?欢迎留言分享哦。

失业在家,写文糊口,喜欢我文章的朋友,请赞赏、收藏和转发!1块钱是情,2块钱是爱,再次感谢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