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愿陛下远之

 江北大汉 2023-08-25 发布于江苏

唐太宗贞观初年,天下太平安定,人民富裕充足。一年除夕,唐太宗下令将皇宫及嫔妃们居住的旁舍装饰布置一新,各处设置点燃的灯烛,宫殿里的各个厅、堂、屋、室都布置得豪华绮丽,皇后、嫔妃们都身着华丽的盛服、佩戴各种珠宝首饰,又在宫中庭院阶下设置火炬,照耀得宫中如同白天一样明亮,命令宫中乐工一曲接一曲地演奏乐曲,宫中好不热闹。

或许是为了显摆,唐太宗命人将隋炀帝的皇后萧后请来,一同观赏这空前的盛景。唐太宗问萧后:“我今天晚上的这些陈设布置跟隋炀帝当年比较,哪个更盛大豪华?”萧后笑而不答。后来她说:“隋炀帝是亡国之君,陛下是开创基业的皇帝,因此哪位奢侈、哪位节俭,当然不一样啦。”唐太宗又问:“隋炀帝当年是怎样的?”萧后说:“隋炀帝每到大年除夕的夜晚,便在大殿前边的各个院庭中架设几十座火山,用的都是沉香木根。殿内各屋不点灯烛,而是悬挂一百二十枚巨大的夜明珠照明。我看陛下的陈设布置,都没有这些东西。我实在看不出华丽来。然而,穷奢极欲则会亡国的啊,所以,我还是希望陛下离它远一些好。”

这是记录在宋人的《太平广记·奢侈》中的一段故事。通过这段故事,我们看到了贞观年间,当初步实现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之后,唐太宗思想上的某些变化——希望适当享受生活,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的变化。而前朝皇帝隋炀帝的皇后萧后,则敏感地察觉到了唐太宗的这种变化,并及时予以了他提醒:穷奢极侈是可能亡国的,所以,作为皇帝的你还是应该生活节俭一些,远离腐化堕落的生活。

对任何人来说,恐怕在其内心,都存有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对于帝王之人来说,应该更是如此。为什么?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更加美好的生活本身,是他们区别于一般人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遥想当年,他们提溜着脑袋造反,尽管我们不能排除打倒昏君,改变社会,让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的用心,但是,让自己一旦成功,能够成为人上人,过上与昔日相比更好的生活乃至天底下一等一的生活,至少是其中一部分人的想法。虽然说相对于一般做皇帝的,唐太宗更富政治远见,很希望在历史上留下他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他归根到底也还是人,是人就有人性的弱点,就有可能同样存在人的种种欲望与冲动。

那么,唐太宗对萧后这番话又是什么反应呢?他是“口刺其奢,而心服其盛”——嘴里指斥隋炀帝这样做太奢华了,心中却暗暗地佩服当年隋宫除夕夜布置得豪华盛大。

“口刺其奢,而心服其盛”无疑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因为当时唐太宗的身边不乏魏征这样的谏臣,一旦唐太宗此类的想法冒头,那么,他们便会通过力谏将其摁下去,所以,直到魏征去世之前,唐太宗大体还是保持了相对节俭的生活态度。不过,当魏征去世之后,因为再也没有人能够对唐太宗这样的想法予以力谏与遏制,所以,唐太宗的晚年,一定程度上也走上了奢侈与铺张的道路。而即便是唐太宗这样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都是这样,那么,其他做皇帝的,因为缺乏自律意识,又没有制约因素,所以,会不会走上这条道路,我们也就可以想象了。而这样做的结果都只能是一个:亡国。

所以,萧后“愿陛下远之”的谏言,虽然有些不太中听,但它的价值又是毫无疑问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