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公南巡见许世友,解开他48年的心结,许世友:我死后可以闭眼了

 skysun000001 2023-08-25 发布于北京
1985年1月,邓小平途径南京的时候,特意带八十年的茅台去看望许世友。
觥筹交错期间,邓小平一句话让许世友激动地说道:“有你这句话,困扰我多年的心结终于可以解开了,死后也可以放心闭眼了。”

图片

半年后,许世友将军病重离世之际向中央提了一个要求,邓小平思考过后,提笔写下: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许世友的心结会是什么?邓小平又是如何一语解惑?下不为例中的“例”又是指什么事情?

邓小平一语解惑

“将军,小平同志马上就要到南京了,他准备亲自来看您。”
1985年1月末,许世友正坐在宛如“城中村”的大院子里晒太阳,就看见江苏省委书记韩培信跑进来,一边跑还一边喊邓小平同志要来看望他。
说起邓小平,两个人之间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的时候,那时候许世友在邓小平的指挥下接连取得冀东地区的胜利果实,也正是在一次次的战争中,两个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图片

自从四年前许世友搬到南京定居后,两个人就再也没有见过面,现在突然听到邓小平要来看望自己,已经许世友一下子就从躺椅上坐了起来,看着韩培信确认邓小平到达的时间。
但是因为邓小平这次南巡的时间节点都是机密且各地停留时间都是不固定的,所以韩培信也只能摇摇头说不知道。
听到答案之后,许世友也并没有强求,抬头望着树叶里透出来的阳光喃喃道:“又过去四年了,自从打完仗,我们这群老家伙就越来越少了,不知道下次再见又是什么时候了。”

图片

说完这句话,也不管有没有人听清楚,又立刻整理好情绪,转过头叮嘱韩培信邓小平抵达南京的那一天,一定要提前通知他,他要去车站迎接这位老战友。
后来还是邓小平考虑到许世友的身体条件,才特意寻了个折中的方法,让许世友去自己住处迎接自己,既照顾到他的身体,又能全了老战友的地主之情。
2月1日天刚亮,许世友就已经整理好仪表,等在电话机旁边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
“铃铃铃”
电话声刚响,许世友就接过电话,问清楚住址之后,就催着秘书将自己准备好的军装拿过来,一边穿着一边着急往外走。
“欢迎!欢迎来到南京做客!”
车门刚一打开,等候在门外的许世友就提步走过去,紧紧地握住邓小平的手,两个人有说有笑地往屋里走。
几年未见的两个人在客厅里聊了很久,期间邓小平还特意问及许世友回忆录的事情。

图片

这是四年前两个人在北京分别的时候,邓小平给许世友的建议,毕竟许世友为国为民征战沙场多年,如果回忆录整理完成,对于后人来说将会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而且最重要的是, 那时候邓小平已经看出许世友身体欠佳,精神头也是不如以前,特意找个事情让他打发时间。
果然听到邓小平问及这件事情,许世友立刻激动起来,将自己这四年的收获详细地讲了出来,特别是在提到大别山战役的时候,显得尤为兴奋。
当天下午,邓小平留许世友在家吃饭,将精心准备的80年茅台拿出来为其庆生。
原来邓小平是特意赶在这一天抵达南京,就是为了给老战友庆生,而且准备的茅台就是和许世友寿龄相同的年份。
许世友立刻笑着说道:“好,我没别的爱好,就是喜欢喝几口,也难为老战友还记得我的生日,这份心里我记下了。”

图片

在酒桌上,两个人继续之前的话题,只不过在提到当年长征时期的事情后,原本异常兴奋的许世友却突然沉默下来,整个人都对这段历史避之不及的样子。
看着许世友这个样子,邓小平明白他还是过不去自己心里的那道坎,放下筷子之后,斩钉截铁地说道:“那件事情并不全是你的错,而且你当年也是为之做出过大贡献的。”
听到邓小平这样说,许世友难以置信地抬起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邓小平,仿佛在确认他说的是不是真的,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他始终忘不了当年犯的那个错误。

许世友多年的心结

图片

那是1936年发生的事情,当时许世友已经是红四军的师长,并且还没中央选到抗大进行深造。
十年前失手打死村里的地主恶少之后,许世友就被迫离开家乡开始他的生涯,也正是在这期间许世友接触到无产阶级思想,并且逐渐成为一个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在几次反围剿战争当中,都是许世友勇当先锋,带领手下的士兵英勇奋斗,为大军杀出一条血路,之后更是跟着红军进行艰难的长征,三进三出危险遍布的大草地,和毛主席指挥下的大军成功会和。
正是因为许世友一直以来的优秀表现,所以他才会在刚一抵达延安就被中央选派到抗大进行深造,并且刚一毕业就对他委以重任。
这时候所有人都以为许世友今后的人生会再创辉煌,许世友本人也是满腔热血想要用新学的本领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但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却造成了困扰许世友大半辈子的心结。

图片

当时红四方面军的负责人张国焘的错误思想给军队和组织上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军队中间也掀起了一股“批张反张”浪潮。
但是因为运动的波及面太大,一些原红四方面军的老部下也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当时的许世友思想还并不成熟,脾气火爆且容易冲动行事。
看着身边一个个人都接连受到牵扯,一气之下他竟然做出擅自领军出走的错误决定,要知道军令如山的道理在哪里都是适用的,擅自逃离部队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
不过好在这个计划还来不及实施就被及时组织了,许世友也因此被关禁闭反思。
在最初的时候,无论什么人来劝说,都是坚决不认错,即使心里已经明白自己冲动之下做出的决定的错误了,但是他还是死撑着面子不肯服软。

图片

后来还是在毛主席的亲自教导下,才肯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当中做出深刻的反思,保证以后绝对不会再犯。
而在这之后,许世友果然也很少再冲动行事,因为每次等他忍不住想发火的时候,脑子里都不由自地回想起毛主席的那句话。
“错误谁都会犯,只要及时更改就好。你的本领高强,敢爱敢恨是件好事,可是我们是为了国家人名而奋斗,如果军队里每个人都意气用事、冲动行事,那又怎么能让人民信服呢?”
只要一想起这句话,许世友就会告诫自己已经犯过一次大错了,千万不能辜负毛主席的教诲,他要控制好脾气,尽力弥补之前的过错。

图片

毛主席的这句话就像是唐僧给孙悟空带上的紧箍咒,在不知不觉间将许世友冲动易怒的暴脾气给牢牢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逐步帮助他成为一个有作战能力,有优秀指挥能力的合格将领。
解放战争后期,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解放,但是被国民党占领的长山列岛依旧是华中地区的心腹大患,不仅切断了山东和华北、东北的联系,威胁着天津等地的安危,国民党更是叫嚣着要靠长山和台湾的南北结合反攻大陆,利用美舰不断骚扰沿海地区的百姓。
1949年7月,中央做出了攻打长山列岛的决定,并且由毛主席亲自任命许世友担任这次作战的总指挥。

图片

这是解放军第一次海上作战,打好了可以一鼓作气宣扬我军军威,但是一旦失败也很可能成为国民党反攻的突破口,毛主席亲自将这一任务交给许世友,可见他对许世友这些年的成长都看在眼里。
而最终,许世友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信任,带着解放军战士成功解放了长山列岛,打下了第一次海战的胜利。
而在这之后,许世友也多次赶赴朝鲜战场、越南战场灯援外作战,成为众人眼中当之无愧的大将军。
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当年延安的那次错误是他心中永远的伤痛,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期盼着可以得到别人对当年那件事的一丝肯定。

活着尽忠,死了尽孝

图片

邓小刚笑着说道:“不能这样说,你还要继续为人民做贡献呢!”
许世友立刻点头现在他多年以来一直希望但是又不敢对人提及的愿望,终于从邓小平的口中得到了答案,许世友眼也不眨地盯着邓小平,就是为了判断他话里的真假。
看见邓小平毫不掩饰的笑意之后,许世友瞬间红了眼睛,一口将杯子里的酒都喝下去之后,才激动地开口:“48年了啊,我终于可以放下我的心结了。真的,有你这句话,就是现在闭眼我也觉得值了。”
应下,又立刻给两个人都满上酒杯,湿润着一双眼睛双手敬上这杯包含了无数感情的酒。
在离开之前,许世友和邓小平留下一张合照,并且约定好下次等到邓小平路过南京的时候,由他做东请邓小平喝酒。
但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个约定注定实现不了了。

图片

就在邓小平离开之后没多久,许世友就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特意叫来秘书让他帮忙写一封信转交给中央。
在信中,许世友直入主题地表示了自己希望进行土葬,就埋在母亲的坟旁边,用这种方式尽自己活着的时候未能尽到的孝道。
许世友出生在一个贫苦人家,再加上父亲早亡,在他童年的记忆里一直都是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大,可是偏偏还不等他从寺庙学成回家替母亲减轻负担,就因为误杀村里的恶霸而逃到外地当兵。
在临行之前,许世友哭着给母亲磕头,紧紧抓着母亲的手保证道:“娘,你放心,等风头过了过就回来,到时候我守着你,不会再让您这么辛苦了。”

图片

可在部队的时候,许世友找到了心中的理想,找到了能够带领全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大道。
为了国家和人民,他没有选择回到家乡,而是跟随部队转战全国各地,只有等到部队路过老家的时候才能会回去看上一眼母亲。
1952年,是许世友第一次回家看望母亲,此时距离他离开家已经有20年的时间了。
他站在破烂的屋子外面,远远看见一个浑身褴褛,头发花白的老妇人,看着她费尽力气拖回来的一小捆柴火,许世友哭着跑上前,接过母亲肩上的柴之后,就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娘,我回来了,您儿子回来了。”
听到这句话之后,老妇人不敢置信地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军官,枯瘦的手颤抖着好几次才终于摸上许世友的脸,母子两个人就在院子里抱头痛哭,最后还是许母先站起来,去屋里给20年没见的儿子弄吃食。
许世友没有得到母亲叫起的命令,竟然就这样一直跪倒饭做好才在母亲的呼唤下肿着一对眼睛走进屋子。

图片

只可惜这次见面匆匆只来得及吃顿饭,许世友就不得不回到部队,临走之前,他将自己身上所有的东西都留给母亲,就带着一把枪赶回部队。
虽然新中国成立之后,许世友也曾把母亲接到身边居住,可是老人都比较留恋家里,不习惯城里的生活,许世友只能同意让母亲再次离开自己。
而对于许世友来说,最悲痛的莫过不能参加母亲的葬礼。
许母去世的时候,许世友因为工作原因走不开,那天他独自一人在院子里对着老家的方向跪了一整夜,等到儿子回来之后就立刻将他叫到身边嘱咐道:“我不能给你奶奶送终已经是不孝了,但是为了国家和人民我也只能这样做。”

图片

之后他将一百多存款交到儿子的手里,郑重地叮嘱他:“等我死了,就用这些钱给我卖口棺材葬在你奶奶的旁边,活着的时候尽了忠,等我死了就用这种方式为你奶奶尽孝吧。”
而许世友的这一想法,并没有隐瞒任何人,无论是毛主席还是邓小平他都曾多次提及自己死后尽孝的想法。
也正是因为明白许世友对母亲的深厚感情,所以邓小平才会在全国推行火葬的时候,破例为其签发特殊通行证,让他守在母亲身边尽忠。
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除了任弼时和毛主席外,第三个没有举行火葬的国家干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