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经大会上的微妙关系及深远意义

 北胜坛主 2023-08-25 发布于上海

       古典名著《西游记》里面的传经大会,可谓是整部小说内容的高潮部分,里面写到唐僧四师徒经过整整八十难之后终于到达灵山雷音寺拜见佛祖、取回真经,而小说写到这里也就结束了。然而,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其实这次表面上充满祥和的传经大会,实质上是充满机锋的,其所存在的微妙关系及深远意义值得读者深思。

一、传经大会上存在的微妙关系
       传经大会的重要环节就是“传经”,结果因为唐僧没有给“人事”,阿傩、伽叶二位尊者就传了无字经,这内容在前面《无字经也是真经》一文中有详细写到,此处不赘。而正能体现微妙关系的,正是在阿傩、伽叶二位尊者传了无字经之后,灵山两位佛祖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实际上,阿傩、伽叶二位尊者给唐僧师徒传无字经,佛祖是知道的,因为无字经确实也是真经,所以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这时候燃灯古佛却说:“东土众僧愚迷,不识无字之经,却不枉费了圣僧这场跋涉?”遂让身旁白雄尊者前去作起神威,让唐僧师徒知道取了无字经,然后返回灵山换取有字经。

       经过燃灯古佛相助之后,唐僧师徒又马不停蹄地返回灵山,当孙行者向如来佛告阿傩、伽叶的状后,如来佛非但没有责备二尊者,反而笑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遂又让阿傩、伽叶尊者领唐僧师徒去领取有字经。到了珍楼宝阁之后,阿傩、伽叶尊者仍然向唐僧索要“人事”,唐僧没有办法,只好将唐太宗所赐紫金钵盂奉给尊者,尊者这才罢休,最后给唐僧等人传了有字经。

       所以说,传经大会上所存在的微妙关系,就体现在燃灯古佛与如来佛对待阿傩、伽叶传无字经一事的截然不同的态度。要知道,燃灯古佛可是过去佛,是在如来佛之前的佛教主,现在他虽然“退休”了,但仍然具有崇高威望;而如来佛则是现在佛,是当下的佛教主,是燃灯古佛的继承者。在对待阿傩、伽叶传无字经一事上,过去佛和现在佛显然产生了歧见,而如果没有燃灯古佛的出手相助,如来佛就等同于默认了阿傩、伽叶的作法,这样唐僧师徒就稀里糊涂地把无字经带回了东土大唐。然而,作为过去佛,燃灯古佛显然没有参与由如来佛主持的传经大会,但是他在密切地关注着大会上的每一件事,因为这是关乎佛教声誉的大会,当他发现唐僧师徒“被骗”取了无字经之后,就马上毫无犹豫地出手相助,然后才有了唐僧师徒再返灵山、孙行者大骂阿傩、伽叶一幕的发生,最后如来佛才让阿傩、伽叶再传有字经。整个过程,燃灯古佛与如来佛都没有任何直接交流,而是燃灯古佛直接出手改变了传经结果,这不能不说是祥和背后的机锋、新老佛主的歧见。不知道老版《西游记》电视剧是有意还是无意,居然在传经大会的剧情中还穿插了弥勒佛祖提醒唐僧师徒一定要看清楚经文有无文字的内容,要知道弥勒佛可是未来佛,是继如来佛之后的未来佛教主,他和燃灯古佛都主动出来帮助唐僧师徒,就让这次传经大会中众人的关系显得更加微妙了。

二、传经大会上存在的深远意义
       实际上,《西游记》中的这次传经大会,虽然存在着微妙关系,但是其本身又是存在深远意义的,这可以从阿傩、伽叶二位尊者为何索要“人事”、传无字经以及如来佛为何作为知情者却默认二尊者做法的缘由说起。首先,阿傩、伽叶二位尊者并非什么贪财之辈,而是禅宗的一祖和二祖,他们当年就是为了传承佛陀正法眼藏而创立并振兴禅宗的,而禅宗的宗旨就是强调“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以心印心”、“直了成佛”,也就是说,禅宗的修行过程并不执着于文字,而是注重内心的觉悟,只要机缘一到,那么就可以马上觉悟成佛,“佛”其实就是觉者之意,所以我们说“佛是已觉悟的人,人是未觉悟的佛”,“人”与“佛”之间的差距就是觉悟。而阿傩、伽叶二位尊者作为佛祖的衣钵传人,自然已经觉悟,自然具备六根清净、四大皆空的德行,那么他们是完全没有可能贪图唐僧的紫金钵盂的。

       其次,按照燃灯古佛和如来佛的说法,阿傩、伽叶二位尊者原传给唐僧的无字经其实也是“好的”“真经”,而不是伪经、假经。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阿傩、伽叶二位尊者已经觉悟,为何又要向唐僧索要“人事”以及在索要“人事”不得后就传无字经?理由很简单,因为阿傩、伽叶已经觉悟,但是唐僧尚未觉悟,二位尊者向唐僧索要“人事”,实际上就是要试探唐僧对经文的重视程度,就是要看唐僧是否愿意用俗世间有价之物来换佛净土的无价之宝,如果唐僧愿意舍弃凡物去求取佛法,就证明唐僧真的修到四大皆空了。二位尊者在得到紫金钵盂之后,就在佛藏总经各部中检出五千零四十八卷传给了唐僧,我们试想一下,这五千零四十八卷佛藏真经难道不比唐王所赐紫金钵盂珍贵得多?佛经承载的是无边佛法,钵盂承载的只是其本身价值,这本来就没有任何可比性。而阿傩、伽叶二位尊者作为禅宗祖师,他们的宗旨就是“不立文字”、“见性成佛”,所以索要“人事”、传无字经的事也正好由他们去做。而如来佛之所以默许二位尊者的作法,其实他自己也是有说法的,就是“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并且用赵长者的例子说明他的观点,其实就是一个道理——佛法无价,不可轻传,想要得到佛法者,必须要真正能够做到舍弃外物、尊重佛法,才能够得到佛法。因此,这就是为何唐僧在愿意舍弃紫金钵盂之后能够受经成佛、整个西天取经大业才算圆满的原因。

       这样回过头来再看这次传经大会的整个过程,众人看似反常行为背后之原因,原来,微妙关系的背后还有其深远意义的。如果以燃灯古佛、白雄尊者和如来佛、二尊者作为两派来看,我们很难说哪一派对哪一派错,因为经文本身只有有字与无字之分却无真假之分,且诸佛尊者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如果唐僧未有觉悟,即取经无益,但如果唐僧将无字白本带回大唐,却又不能利泽东土众生。因此,白雄尊者的“作起神威”与二尊者的索要“人事”,其实都是在帮助唐僧,最后结果是唐僧开悟了,钵盂奉上了,有字真经取回了,东土众生也得到佛法泽荫了。“舍得”、“舍得”,“舍”去了凡物尘思,“得”到了金身佛法,这才是唐僧的大圆满、大成就。

(注:以上全文,皆为论述小说《西游记》内容之个人观点,非关现实世界及历史人物。特此说明,希望读者理解)

插图来源:电视剧《西游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