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己 用诗歌托起南岳的高僧!

 栎阳钓晚 2023-08-25 发布于贵州

唐朝是诗的时代,是禅的时代,也是南岳的时代。

出家人在青灯古佛黄卷之外,吟诗填词,成为中华文化里一道别致的风景。“诗囊”就是这其中最优秀的代表。

齐己(约864一约937),俗姓胡,名德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历经唐和五代时的后梁、唐、晋三个朝代。齐己幼时家境贫寒,6岁为大沩山同庆寺放牛,他常常在牛背上作诗,诗句语出天成。后出家为僧,“慕大禅伯,入顿门”,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815891)为师。

成年后,齐己花了多年时间云游四方,其游踪遍及湖南、湖北、浙江、安徽、广西、江西、河南、陕西等地。几度隐居南岳,自号“衡岳沙门”。

齐己性颖悟,精研佛经奥义的同时善琴棋书法,尤以诗名。当时著名诗僧贯休、虚中、尚颜等人互相唱酬,并与当时文人罗隐、郑谷、陸龟蒙欧阳彬、廖凝、曹松、沈彬交往,诗名播。

其诗除禅林生活和登临酬答等题材外,不少是反映晚唐和五代社会动荡、战祸频仍、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作品,间有宣扬佛教出世思想之作。具有较深刻的思想内涵与积极意义,艺术上亦具鲜明特色,能诗者咸慕其高风。因颈部有瘤,时人称呼其为“诗囊”。

齐己一生著述甚丰,有《白莲集》《风骚旨格》《玄机分别要览》等,其中《白莲集》共收录诗歌809首。其在《全唐诗》中存诗数量仅次于白居易、杜甫、李白、元稹而居第五,冠绝诗僧

齐己诗歌风格清润平淡而不失高远冷峭。光宪《白莲集序》云:“江之南、汉之北,缁儒业缘情者,靡不希其声彩”。

时人徐仲雅在《赠齐己》一诗开首即赞:“我唐有僧号齐己,未出家时宰相器。”

四库全书总编纂纪晓岚说:“唐释能诗者众,其最著者莫过皎然、齐己、贯休。然皎然稍弱,贯休稍粗,当以齐己为第一人。”足见其名号之大。

《洞天记》曰:“上古,华夏初定。黄帝画野分州,乃封五岳。其山挺拔,峻极于天。”

李白云:“衡山苍苍入紫溟,下看南极老人星。”杜甫称:“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公元八、九世纪的南岳衡山,如同一个巨大的磁场,期间,这座南国灵山,对于那些即将在中国禅宗史上开宗立派的禅僧巨匠们,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强烈魅力,他们一代又一代地竞相奔走于斯。

南岳开山祖师慧思圆寂近一个半世纪后,唐先天二年(713),禅宗七祖怀让禅师,自曹溪来到南岳,于般若寺(今福严寺)聚徒说法,传顿悟法门,开南岳一系。南岳衡山作为“天下法源”的盛况,至此揭开帷幕。

禅宗法脉传承图

唐开元年间(713741),法名道一的年轻僧人,来到怀让禅师所在的南岳般若寺旁筑庵修行。看着终日坐禅的道一,怀让禅师“磨砖作镜”开悟道一,从而开启了禅宗的“南岳时代”。

道一闻道后,如醍醐灌顶,当下顿悟,并于开元十年(722)离开南岳,广宏南宗禅法,其法嗣百丈怀海门下开衍出临济、沩仰二宗。

唐玄宗天宝初年(742),得到青原行思禅师印可的希迁和尚700790)遵师咐嘱,来到南岳,在南台寺的大石上结庵修行,人称“石头希迁和尚”。

希迁禅师于南岳修行近四十载,其法嗣先后开曹洞、云门和法眼三宗。与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共同完成了中国禅宗“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的历史使命。

如此,齐己本是南岳再传弟子,仰望南岳而来,实为认祖归宗!

据传,1100年前,曾三上衡山。其中公元915-921年间隐遁南岳的时间最长,分别在福严寺、南台寺、上封寺住过一段时间。今烟霞峰麻姑桥下右山腰有“己公岩”,传为其闭关处。明代才子周圣楷《宿己公岩》诗云:“己公岩畔水粼粼,树老云荒记往因。”

置身七二峰中,禅悦洞天福地,齐己诗兴大发,用诗歌致敬这座大山!因此而留下的山水诗、游历诗酬友诗、赠别诗和茶禅诗达数十首本文特摘录其中部分,以飨读者。

其一,《舟中晚望祝融峰》

天际卓寒青,舟中望晚晴。

十年关梦寐,此日向峥嵘。

巨石凌空黑,飞泉照夜明。

终当蹑孤顶,坐看白云生。

这应是齐己第一次到南岳的情景。他以舟中晚望祝融峰种特别浪漫的形式打开南岳。这是一首气势磅礴的山水诗,又是一首言志诗。齐己离开生活了10年的宁乡同庆寺奔向南岳途中所见所闻所感。在湘江舟中晚望祝融峰,他看到了巨石凌空黑,飞泉照夜明”;表示一定要终当蹑孤顶,坐看白云生,心情是激动的,更是喜悦的

其二,《登祝融峰》

猿鸟共不到,我来身欲浮。

四边空碧落,绝顶正清秋。

宇宙知何极?华夷见细流。

坛西独立久,白日转神州。

首联写祝融峰的高峻奇拔,这是都到不了的地方;颔联点明清秋时节与山峰的空渺;颈联运用夸张与想象的笔法,描写登高望远时所见所感的壮丽奇伟:宇宙是何等无边无际,流过中华大地的滔滔江河就好像是涓涓细流。

“坛西独立久,白日转神州”表达了齐己长久独自站立在祝融峰望日坛西,看着太阳西转,感受时光的流逝。感觉到自身的渺小,宇宙的无边。如此壮美的景色,怎不令人流连驻足!

王夫之评价这首《登祝融峰》为“南岳诸作,此空其群”。

其三,《题南岳般若寺

诸峰翠少中峰翠,五寺名高此寺名。

石路险盘岚霭滑,僧窗高倚泬寥明。

凌空殿阁由天设,遍地杉松是自生。

更有上方难上处,紫苔红藓绕峥嵘。

般若寺即今福严寺,乃“六朝古刹,七祖道场”齐己一度般若寺礼祖、闭关悟禅。传说他出关后智慧大增,吟诗似泉水涌冒,妙句如珠。

其四,《读参同契

堪笑修仙侣,烧金觅大还。

不知消息火,只在寂寥关。

鬓白炉中术,魂飞海上山。

悲哉五千字,无用在人间。

诵读经典是齐己功课之一。石头希迁和尚在南岳南台寺著有《草庵歌》《参同契》,均成为禅门宝典。220字的《参同契》反复阐明一心与诸法间的本末显隐交互流注的关系,以见从个别的事上显现出全体理的联系。马祖道一谓希迁的禅风“石头路滑”,足以道出它的特征。

至今,《参同契》仍为中国和日本曹洞宗晨时课诵之经典。

,《明月峰》:

明月峰头石,曾闻学月明。

别舒长夜彩,高照一村耕。

颇乱无私理,徒惊鄙俗情。

传云遭凿后,顽白在峥嵘。

明月峰,本意是极言山之高;而“明月峰头学月明”则是齐己作为一代诗僧参禅悟道的了悟之本性。

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明月峰,高大巍峨,端庄俊秀,海拔近1100米。红花峰相依相偎,像一对恩爱的眷侣。清《康熙·衡岳志》云:明月峰在岳庙右,四时如月明状,南有承天、楚宁二寺,明月庵当山之半,蹬之即衡阳界,小嵩山在焉。

,《回雁峰》

瘴雨过孱颜,危边有径盘。

壮堪扶寿岳,灵合置仙坛。

影北鸿声乱,青南客道难。

他年思隐遁,何处凭阑干。

回雁峰为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壮堪扶寿岳,灵合置仙坛”。他认定南岳即国之寿岳,“寿比南山”即南岳衡山。

其七,《岳中寄殷处士》

出岳与入岳,前题继后题。

遍寻僧壁上,多在雁峰西。

近说游江寺,将谁话石梯。

相思立高巘,山下草萋萋。

其八,《寄南岳诸道友

南望衡阳积瘴开,去年曾踏雪游回。

谩为楚客蹉跎过,却是边鸿的当来。

乳窦孤明含海日,石桥危滑长春苔。

终寻十八高人去,共坐苍崖养圣胎。

其九,《送谢尊师自南岳出入京》

曾听鹿鸣逢世乱,因披羽服隐衡阳。

几多事隔丹霄兴,三十年成两鬓霜。

芝朮未甘销勇气,风骚无那激刚肠。

中朝旧有知音在,可是悠悠入帝乡。

其十,《寄南岳白莲道士能于长啸

猿猱休啼月皎皎,蟋蟀不吟山悄悄。

大耳仙人满颔须,醉倚长松一声啸。

遒劲飘逸也是齐己诗歌的一大特色。能够让读者仿佛见到一位精神矍铄,步伐稳健,气度潇洒,声音洪亮的修行老者,也能够让读者对这样的老者产生尊崇之情,同时也向世人告知修行极深的人,内心的生命力是超强的,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其十一,《赠无本上人

往年吟月社,因乱散扬州。

未免无端事,何妨出世流。

洞庭禅过腊,衡岳坐经秋。

终说将衣钵,天台老去休。

其十二,《闻雁

潇湘浦暖全迷鹤,逻逤川寒只有雕。

谁向孤舟忆兄弟,坐看连雁度横桥。

其十三,《归雁》

塞门春已暖,连影起蘋风。

云梦千行去,潇湘一夜空。

江人休举网,虏将又虚弓。

莫失南来伴,衡阳树即红。

“衡阳雁”是古代诗词中的经典意象。东汉张衡在《二京赋》中有大雁“南翔衡阳,北栖雁门”句;南朝诗人庾信明白地提出了“衡阳雁”的概念:“近学衡阳雁,秋分俱渡河”;杜甫的《归雁二首》中有“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齐己则自诩为一只“衡阳雁”,曰“莫失南来伴,衡阳树即红”,深情地爱着这方热土。

其十四,《次耒阳作》

绕岳复沿湘,衡阳又耒阳。

不堪思北客,从此入南荒。

旦夕多猿狖,淹留少雪霜。

因经杜公墓,惆怅学文章。

其十五,《吊杜工部坟

鹏翅蹋于斯,明君知不知。

域中诗价大,荒外土坟卑。

瘴雨无时滴,蛮风有穴吹。

唯应李太白,魂魄往来疲。

一代诗圣杜甫曾流连徘徊衡山、衡阳、耒阳几多时日,留下许多壮丽的诗篇,传说卒于耒阳,葬于耒阳,衡岳增添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齐己仰慕杜甫的才华,是杜甫的铁杆粉丝,曾专程辗转到耒阳,凭吊杜甫墓

其十六,《送楚云上人往南岳刺血写法华经》

剥皮刺血诚何苦,欲写灵山九会文。

十指沥干终七轴,后来求法更无君。

诗中描述的是南岳佛门一大典故。楚云和尚,唐末来衡岳寺修行。他书法精湛,喜好诗文,勤研佛理,虔诚修行,德高望重,尊为“衡岳楚云上人。”一时著名诗人温庭筠、诗僧贯休、栖蟾往来唱和。楚云“尽日闭关”,刺血写《妙法莲花经》一部,抄完展示众人一看,只见字字珠玑,笔笔钩划,秀丽工整,宛如印制铭文。经书仅长七寸,宽四寸,厚二寸,装入旃檀木制的匣盒内,盒上镌刻八字:“若开此经,誓同慈氏。”此经藏于慧思大师三生塔内。时人甚为惊服,赞为三绝:血书一绝,书法二绝,经小而薄又为一绝。至宋仁宗皇佑年间开墓见经,仍血色如新。

其十七,《咏茶十二韵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匮盛。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齐己所处的时代,虽逢五代乱世,但衡山茶业兴盛,成为南楚重要的经济支柱。僧道种茶,诸佛相钦”。风俗贵茶,路途随设茶庵茶亭,向路人供义茶,以示善区之佛心。陆羽在《茶经》里把衡山列为唐代重要产茶地,以上好茶品,精湛工艺,作为国礼贡献于秦京”。齐己衡山留下了大量茶禅诗。以沙弥诗人资深茶客多重身份,为衡山茶代言。

《咏茶十二韵》也成了衡山茶充满诗性与禅理的广告。

其十八,《南岳灵松歌

灵松灵松,是何根株

盘擗枝干,与群木殊。

世眼争知苍翠容,薜萝遮体深朦胧。

先秋瑟瑟生谷风,青阴倒卓寒潭中。

八月天威行肃杀,万木凋零向霜雪。

唯有此松高下枝,一枝枝在无摧折。

痴冻顽冰如铁坚,重重锁到槎牙颠。

老鳞枯节相把捉,踉跄立在青崖前。

有时深洞兴雷雹,飞电绕身光闪烁。

乍似苍龙惊起时,攫雾穿云欲腾跃。

夜深山月照高枝,疏影细落莓苔矶。

千年朽枿魍魉出,一株寒韵锵琉璃。

安得良工妙图雘,写将偃蹇悬烟阁。

飞瀑声中战岁寒,红霞影里擎萧索。

“千年朽枿魍魉出,一株寒韵锵琉璃。”在齐已的笔下,显然不是普通的衡山了,而是南岳的山与水,南岳的钟灵毓秀与造化的精灵要特别说明的是,南岳灵松还是世人口中的“南山不老松”。宋代刘摰在《登祝融峰题上封寺》诗中有:“九千丈外云间寺,一万年余石上松”句。

令人感动的是,无论齐已走到那里,都是南岳“代言人”!

齐已在南岳待留的时间虽然不算很长,但他终身以“衡岳沙门”自号,足见他对南岳感情之深。

齐已诗集中多见送道友、送朋友到南岳的句。透过齐已的诗篇,我仿佛看到“骨瘦神清风一襟”的他,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款款而来,对南岳再三顶礼膜拜!

其十九,《送人游衡岳

荆楚腊将残,江湖苍莽间。

孤舟载高兴,千里向名山。

雪浪来无定,风帆去是闲。

石桥僧问我,应寄岳茶还。

其二十,《送幽禅师》

霜繁野叶飞,长老卷行衣。

浮世不知处,白云相待归。

磬和天籁响,禅动岳神威。

莫便言长往,劳生待发机。

其二十一,《送泰禅师归南岳》

石龛闲锁白猿边,归去程途半在船。

林簇晓霜离水寺,路穿新烧入山泉。

已寻岚壁临空尽,却看星辰向地悬。

有兴寄题红叶上,不妨收拾别为编。

其二十二,《寄南岳泰禅师》

江头默想坐禅峰,白石山前万丈空。

山下猎人应不到,雪深花鹿在庵中。

齐己以诗入禅,以诗述志,在他的诗中,诗情与禅韵完善地融合在一起。“江头默想坐禅峰,白石山前万丈空”,便是这位诗僧风流的佐证。

其二十三,《送僧归南岳

浊世住终难,孤峰念永安。

逆风眉磔磔,冲雪锡珊珊。

石室关霞嫩,松枝拂藓干。

岩猿应认得,连臂下句栏。

其二十四,《送李秀才归湘中

词客携文访病夫,因吟送别忆湘湖。

寒消浦溆催鸿雁,暖入溪山养鹧鸪。

僧向月中寻岳麓,云从城上去苍梧。

君归为问峰前寺,旧住僧房锁在无。

其二十五,《送刘秀才南游

南去谒诸侯,名山亦得游。

便应寻瀑布,乘兴上岣嵝。

高鸟随云起,寒星向地流。

相思应北望,天晚石桥头。

其二十六,《荆门疾中喜谢尊师自南岳来、相里秀才自京至

闲堂昼卧眼初开,强起徐行绕砌苔。

鹤氅人从衡岳至,鹑衣客自洛阳来。

坐闻邻树栖幽鸟,吟觉江云发早雷。

西笑东游此相别,两途消息待谁回

看到有朋友从南岳衡山到荆州龙兴寺来看他,齐己就像见到亲人,喜不自禁,似乎病都好了。

其二十七,《荆门送人自峨嵋游南岳

峨嵋来已远,衡岳去犹赊。

南浦悬帆影,西风乱荻花。

天涯遥梦泽,山众近长沙。

有兴多新作,携将大府夸。

其二十八,《送禅者游南岳》

忽随南棹去衡阳,谁住江边树下房

尘梦是非都觉了,野云心地更何妨

渐临瀑布听猿思,却背岣嵝有雁行。

想到中峰上层寺,石窗秋霁见潇湘。

其二十九,《送略禅者归南岳

林下钟残又拂衣,锡声还独向南飞。

千峰冷截冥鸿处,一径险通禅客归。

青石上行苔片片,古杉边宿雨霏霏。

劳生有愿应回首,忍著无心与物违。

身在荆州,心在南岳。把一波又一波朋友推介到南岳去,似乎成为齐己晚年的使命!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齐己一度有终老南岳之志。他在题无余处士书斋中写道:他年衡岳寺,为我一相寻。

但是,天不遂人意,后梁末帝龙德元年(921),高季兴割据荆南,乃“搜聚四远名节之士”,南岳齐己被诏。当时齐己被礼请至江陵府(今湖北荆州)龙兴寺,净院安置,给其月俸,并命为“僧正”。僧正是带薪僧官,管理地方僧众事务。

可齐己并不喜好这些,他破衲芒鞋,萧然自安,不谒王侯。在《自题诗》中有“未尝将一字,容易谒诸侯”句,还撰写《渚宫莫问篇》15章,表明自己的高洁志向。

遗憾的是,他再也没有回到心心念念的南岳怀抱,后在龙兴寺圆寂。

庆幸的是,齐己为南岳留下了不朽的篇章,用诗歌托起这座千古名山!

(齐白石画作《借山图·祝融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