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丨真人版《帝后礼佛图》,中国有哪些国宝流失海外(上)

 东方寻宝 2023-08-25 发布于湖南

这两天,来自新华社的一则真人版《帝后礼佛图》视频刷爆了朋友圈。

气度不凡的“北魏孝文帝”与“文昭皇后”徐徐而来,身边的侍从擎扇奉花,气氛威严肃穆。悠扬的音乐中,两人在侍从的随侍下拈香礼佛,一举一动之间,尽显高贵尊荣的意味。

《帝后礼佛图》是来自中国的佛教浮雕作品,表现的是北魏孝文帝与文昭皇后拈香礼佛的场景。它原本藏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之中,只是近代中国遭受浩劫,使这件国宝级雕塑流落海外,现分别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堪萨斯·纳尔逊美术馆,皇帝与皇后从此被迫“分隔两地”。

华夏煌煌五千年,像《帝后礼佛图》这样流失在海外的文物究竟有多少?估计谁也说不清。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在英国、美国、法国等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里,共藏有中国文物164万件,私人收藏的数量更是难以计数。可以说在国外像样点的博物馆,皆能看到大量中国文物。

清代圆明园珍宝,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博物馆藏
其中仅仅英国大英博物馆里,就收藏着3万多件来自中国的各类文物,6万余种珍稀文献和书籍资料。由于大英博物馆里收藏的中国文物数量多、品种全、史料和艺术价值高,该馆甚至专门开辟了一个“中国馆”。

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馆
要知道,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各类文物也才180余万,如果将这些流失文物全部收回来,几乎可以重建一个故宫博物院。

下面是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中最著名的几组,今天就让我们以图文的形式,一窥光华灿烂的“海外中国”。

《女史箴图》 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藏
《女史箴图》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所作,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宫廷妇女形象,南宋摹本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唐代摹本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被掠。

《金刚经》 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藏
唐代雕版印刷《金刚经》发现于敦煌藏经洞,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标有明确刊刻日期的印刷品,于1907年被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盗至伦敦。

《洛神赋图》 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藏
《洛神图赋》同样是顾恺之所作,原画佚失,南宋白描摹本流失海外。由于该美术馆创始人查尔斯·弗利尔规定,藏品不能出售,也不能出借到外界展览,因此,这件顶级国宝恐怕将与大多数中国民众绝缘。

南宋曜变天目茶碗 日本东京·静嘉堂文库藏
曜变天目茶碗是宋代福建建窑生产的宫廷专用瓷器,用来斗茶,俗称“建盏”,因其是自德川家传至淀藩稻叶家,也被称为“稻叶天目”,是日本人眼中的“天下第一名碗”,1951年被日本政府认定为国宝。

南宋白芙蓉图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南宋红芙蓉图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红白芙蓉图》是南宋院体花鸟画的最高水平之作。原藏于北京圆明园,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流失海外的中国国宝,请继续关注下集文章。

延伸阅读

对于流失文物的追回,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主张的观点是:“我们不会用国家的钱来回购被掠夺的文物,叫我们用钱再买回来无疑是第二次掠夺,我们不赞成国内企业或个人去购买被掠夺的文物,应该通过法律追索文物,不应该帮助掠夺者销赃。”

(原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