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女士,56岁,绵阳市科创园区人,2023年8月16日就诊。 主诉:咽喉痛。 现病症见:高个子,体质中等,面青。 咽喉疼痛,咳嗽,阵发性剧烈咳嗽,见冷则咳,口干舌燥,不想喝水,咽干,口不苦,鼻子干,不怕冷,出汗正常,不想吃饭,后背颈椎发凉,人疲倦。大便正常,小便正常。 查体:舌质淡白,舌苔淡白,有裂纹,有齿痕,脉浮滑细数。 诊断:太阳少阳证。 桂枝15g,白芍15g,大枣10g,葛根30g,北柴胡15g,酒黄芩12g,党参12g,桔梗20g,甘草12g,天花粉15g,牡蛎30g,紫苏叶10g,荆芥10g,2剂。 患者服用后微信反馈说吃了1副药就好了。 ![]() 点石成金: 患者“高个子,体质中等,面青”是一个柴胡体质的人。 “口干舌燥,不想喝水,咽干,鼻子干,人疲倦”符合条文“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患者“后背颈椎发凉,见冷的就咳嗽”为太阳表证。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故辨证为太阳少阳合病,遂选用桂枝加葛根汤合小柴胡汤。 桔梗甘草汤治疗咽喉不利,咽干咽痛;天花粉、牡蛎生津止渴;紫苏叶、荆芥祛风散寒,疏风止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