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文雨】十年高考真题专题分类—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08-25 发布于甘肃

图片

十年高考真题专题分类-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考点1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23全国甲)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是高中学生常做的实验。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蔗糖溶液、清水处理外表皮后,外表皮细胞原生质体和液泡的体积及细胞液浓度的变化。图中所提到的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不包括细胞壁的部分。下列示意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

图片

2.(22湖南)原生质体(细胞除细胞壁以外的部分)表面积大小的变化可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检测指标。用葡萄糖基本培养基和NaCl溶液交替处理某假单孢菌,其原生质体表面积的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片

  A.甲组NaCl处理不能引起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表明细胞中NaCl浓度≥0.3mol/L

  B.乙、丙组NaCl处理皆使细胞质壁分离,处理解除后细胞即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该菌的正常生长和吸水都可导致原生质体表面积增加

  D.若将该菌先65℃水浴灭活后,再用NaCl溶液处理,原生质体表面积无变化

3.(22浙江)“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

  A.由实验结果推知,甲图细胞是有活性的

  B.与甲图细胞相比,乙图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C.丙图细胞的体积将持续增大,最终胀(涨)破

  D.若选用根尖分生区细胞为材料,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

4.(22全国甲)植物成熟叶肉细胞液浓度可以不同。现将abc三种细胞液浓度不同的某植物成熟叶肉细胞,分别放入三个装有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中,当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观察到:①细胞a未变化;②细胞b体积增大;③细胞c质壁分离。若在水分交换期间细胞与蔗糖溶液没有溶质交换,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水分交换前,细胞b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

  B.水分交换前,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为细胞b>细胞a>细胞c

  C.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

  D.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

5.(21湖南)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是某些生物细胞响应外界水分变化而发生的渗透调节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施肥过多引起的“烧苗”现象与质壁分离有关

  B.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膜可局部或全部脱离细胞壁

  C.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降低

  D1mol/LNaCl溶液和1mol/L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大小相等

6.(21广东)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使植物气孔张开。适宜条件制作紫鸭跖草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观察蔗糖溶液对气孔开闭影响,操作及观察结果如图。下列错误的是(  )

图片

  A.比较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③处理后>①处理后

  B.质壁分离现象最可能出现在滴加②后的观察视野中

  C.滴加③后有较多水进入保卫细胞

  D.推测3种蔗糖溶液浓度高低为②>>

7.(20全国II)取某植物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2倍)。水分交换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据此判断下列错误的是(  )

  A.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

  B.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

  C.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

  D.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大于甲组

8.(19浙江)哺乳动物细胞在0.9%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将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其形态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高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并发生质壁分离

  B.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C.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有的破裂

  D.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高处向溶液浓度较低处进行的扩散

9.(18浙江)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依次观察到的结果示意图如图,其中①、②指细胞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

  A.甲状态时不存在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现象

  B.甲→乙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结构①的伸缩性比②的要大

  C.乙→丙的变化是由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所致

  D.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会破裂

10.(17全国II)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

  A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11.(17海南)为研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某同学将某植物叶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甲物质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下列错误的是(  )

  A.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液泡的活细胞

  B.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

  C.细胞液中的H2O可以经扩散进入甲物质溶液中

  D.甲物质和H2O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

12.(16天津)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

  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5倍目镜更换为10倍目镜

  B.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

13.(15海南)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

  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子移动属于协助扩散

  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子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

14.(15天津)为达到实验目的,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是(  )

  A.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蛋白质

  B.测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最适温度

  C.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酒精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15.(15江苏)下列关于实验现象与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多选)(  )

  A.组织切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显微观察有橘黄色颗粒说明有脂肪

  B.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没有还原糖

  C.洋葱表皮细胞滴加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有活性

  DPCR产物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变蓝说明有目的DNA产生

16.(14全国I)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17.(14课标II)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f组(每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蔗糖溶液,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长度如图。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交换,则(  )

图片

  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

  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

18.(14江苏)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

  A.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

  B.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C.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D.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

19.(14上海)以紫色洋葱鳞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Y表示(如图),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  )

图片

  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浅

  B.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

  C.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越易复原

  D.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

20.(14四川)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  )

  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

  B.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

  C.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

  D.活细胞内ATPADP的转化

21.(11全国)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子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22.(11全国)人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

  A.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23.(11重庆)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错误的是(  )

图片

  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B6h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24.(11天津)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片

  A.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

  B.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

  C.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

25.(13江苏)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

图片

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此时S1S2浓度大小关系为    

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     ,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

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蒸馏水,0.3g/mL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KNO3溶液。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  (代号)。

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   ,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    ,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

③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     

4)上述实验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现象是       

考点2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23湖南)盐碱胁迫下植物应激反应产生的H2O2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禾本科农作物AT1蛋白通过调节细胞膜上PIP2s蛋白磷酸化水平,影响H2O2的跨膜转运,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片

  A.细胞膜上PIP2s蛋白高磷酸化水平是其提高H2O2外排能力所必需的

  BPIP2s蛋白磷酸化被抑制,促进H2O2外排,从而减轻其对细胞的毒害

  C.敲除AT1基因或降低其表达可提高禾本科农作物的耐盐碱能力

  D.从特殊物种中发掘逆境胁迫相关基因是改良农作物抗逆性的有效途径

2.(23全国甲)物质输入输出细胞都需经过细胞膜。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正确的是(  )

  A.乙醇是有机物,不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进入细胞

  B.血浆中的K+进入红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ATP

  C.抗体在浆细胞内合成时消耗能量,其分泌过程不耗能

  D.葡萄糖可通过主动运输但不能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3.(23湖北)心肌细胞广泛存在Na+K+泵和Na+Ca2+交换体(转入Na+同时排出Ca2+),两者工作模式如图所示。已知细胞质中钙离子浓度升高可引起心肌收缩。某种药物可特异性阻断细胞膜上Na+K+泵。关于该药物对心肌细胞的作用。下列正确的是(  )

图片

  A.心肌收缩力下降

  B.细胞内液的钾离子浓度升高

  C.动作电位期间钠离子的内流量减少

  D.细胞膜上Na+Ca2+交换体活动加强

4.(23浙江)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膜上,将K+运输到细胞外(如图所示),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使微生物无法维持细胞内离子的正常浓度而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

  A.缬氨霉素顺浓度梯度运输K+到膜外

  B.缬氨霉素为运输K+提供ATP

  C.缬氨霉素运输K+与质膜的结构无关

  D.缬氨霉素可致噬菌体失去侵染能力

图片

5.(23湖南)(不定项)盐碱化是农业生产主要障碍之一。植物可通过质膜H+泵把Na+排出细胞,也可通过液泡膜H+泵和液泡膜NHX载体把Na+转入液泡内,以维持细胞质基质Na+稳态。如图是NaCl处理模拟盐胁迫,矾酸钠(质膜H+泵的专一抑制剂)和甘氨酸甜菜碱(GB)影响玉米Na+的转运和相关载体活性的结果。下列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跨膜转运都会引起细胞膜两侧渗透压的变化

  BGB可能通过调控质膜H+泵活性增强Na+外排,从而减少细胞内Na+的积累

  CGB引起盐胁迫下液泡中Na+浓度的显著变化,与液泡膜H+泵活性有关

  D.盐胁迫下细胞质基质Na+排出细胞或转入液泡都能增强植物的耐盐性

6.(22重庆)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和释放Cu2+如图。关于Cu2+叙述错误的是(  )

图片

  A.进入细胞需要能量

  B.转运具有方向性

  C.进、出细胞的方式相同

  D.运输需要不同的载体

7.(22天津)下列生理过程的完成不需要两者结合的是(  )

  A.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B.抗体作用于相应的抗原

  CCa2+载体蛋白运输Ca2+

  DK+通道蛋白运输K+

8.(22山东)NO3是植物利用的主要无机氮源,NH4吸收由根细胞膜两侧电位差驱动,NO3吸收由H浓度梯度驱动,相关转运机制如图。铵肥施用过多时细胞内NH4浓度增加和细胞外酸化等因素引起植物生长受严重抑制现象称为铵毒。下列正确的是(  )

图片

  ANH4通过AMTs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直接来自ATP

  BNO3通过SLAH3转运到细胞外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C.铵毒发生后,增加细胞外的NO3会加重铵毒

  D.载体蛋白NRT1.1转运NO3H的速度与二者在膜外的浓度呈正相关

9.(22湖北)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含有丰富的水通道蛋白,硝酸银(AgNO3)可使水通道蛋白失去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在低渗蔗糖溶液中会膨胀

  B.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在高渗蔗糖溶液中不会变小

  C.未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在低渗蔗糖溶液中会迅速膨胀

  D.未经AgNO3处理的红细胞在高渗蔗糖溶液中会迅速变小

10.(22辽宁)水通道蛋白(AQP)是一类细胞膜通道蛋白。检测人唾液腺正常组织和水肿组织中3AQP基因mRNA含量,发现AQP1AQP3基因mRNA含量无变化,而水肿组织AQP5基因mRNA含量是正常组织的2.5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唾液腺正常组织细胞中AQP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BAQP蛋白与水分子可逆结合,转运水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ATP

  C.检测结果表明,只有AQP5蛋白参与人唾液腺水肿的形成

  D.正常组织与水肿组织的水转运速率不同,与AQP蛋白的数量有关

11.(21湖北)红细胞在高渗NaCl溶液(浓度高于生理盐水)中体积缩小,在低渗NaCl溶液(浓度低于生理盐水)中体积增大。下列有关该渗透作用机制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对NaCl的通透性远高于水分子,水分子从低渗溶液扩散至高渗溶液

  B.细胞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远高于NaCl,水分子从低渗溶液扩散至高渗溶液

  C.细胞膜对NaCl的通透性远高于水,NaCl从高渗溶液扩散至低渗溶液

  D.细胞膜对水的通透性远高于NaClNaCl从高渗溶液扩散至低渗溶液

12.(21山东)液泡是植物细胞中储存Ca2的主要细胞器。液泡膜上的H焦磷酸酶可利用水解无机焦磷酸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H,建立液泡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该浓度梯度驱动H通过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CAX完成跨膜运输,从而使Ca2以与H相反的方向同时通过CAX进入液泡并储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a2通过CAX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BCa2通过CAX的运输有利于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C.加入H焦磷酸酶抑制剂,Ca2通过CAX的运输速率变慢

  DH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液泡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13.(21河北)人体成熟红细胞能够运输O2CO2,其部分结构和功能如图,①~⑤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片

  A.血液流经肌肉组织时,气体AB分别是CO2O2

  B.①和②是自由扩散,④和⑤是协助扩散

  C.成熟红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为③提供能量

  D.成熟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处于不断流动和更新中

14.(20江苏)图①~⑤为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几种方式,下列正确的是(  )

图片

  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方式不同

  BNa主要以方式③运出小肠上皮细胞

  C.多肽以⑤进入细胞,以②离开细胞

  D.维生素D通过方式⑤被吸收

15.(19全国II)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

  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

  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

16.(19浙江)豌豆根部组织浸在溶液达平衡后测得数据如表,下列正确的是(  )

图片

  A.溶液通氧状况与根细胞吸收Mg2+的量无关

  B.若不断提高温度,根细胞吸收H2PO4的量会不断增加

  C.若溶液缺氧,根细胞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会抑制NO3的吸收

  D.细胞呼吸电子传递链阶段产生的大量ATP可为吸收离子供能

17.(18全国I)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18.(18北京)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

  ANa  B.二氧化碳

  CRNA   D.胰岛素

19.(17江苏)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

  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

  B.单糖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

  CA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

  D.蔗糖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

20.(17海南)将生长状态一致的某植物幼苗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移入适宜营养液中在光下培养,并给甲组营养液适时通入空气,乙组不进行通气处理。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组的根对a离子的吸收速率远大于乙组的。关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错误的是(  )

  A.给营养液通空气有利于该植物生长

  B.根细胞吸收a离子属于自由扩散

  C.根细胞吸收a离子有能量消耗

  D.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吸收a离子

21.(16全国I)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22.(16海南)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A.动物肺泡细胞释放CO2

  B.蔗糖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C.苯分子进入人的皮肤细胞

  D.丽藻细胞吸收SO42的过程

23.(16浙江)当人体血糖浓度偏高时,质膜中的某种葡萄糖载体可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血糖浓度偏低时则转运方向相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载体在血糖偏低时转运消耗ATP

  B.转运速率随血糖浓度升高不断增大

  C.转运方向不是由该载体决定的

  D.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

24.(15全国II)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矿质元素离子的量见表,下列正确的是(  )

图片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25.(15全国II)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26.(15海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

  B.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可导致小肠吸水减少

  D.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被动运输将某种蛋白分泌到肠腔

27.(14安徽)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示意图。下表正确的是(  )

图片

图片

28.(14北京)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

图片

  A.生物膜存在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B.生物膜对KNaCl通透具选择性

  C.离子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分子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扩散速率

29.(13课标I)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30.(12海南)在动物细胞的物质运输中,属于自由扩散的是(  )

  A.红细胞中的Na进入血浆

  B.细胞外液中的O2进入肌细胞

  C.细胞外液中的K进入神经细胞

  D.血浆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31.(12安徽)蛙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mmol/L120mmol/L。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时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时有Na排出细胞。下列正确的是(  )

  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

  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

  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

  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

32.(11北京)下列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合成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B.氢离子可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

  C.溶酶体内的酶由内质网形成的小泡(囊泡)运入

  D.内质网的膜结构成分可以转移到细胞膜中

33.(22全国乙)农业生产中,农作物生长所需氮素可以NO3形式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一定时间内作物甲和作物乙的根细胞吸收NO3的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可判断NO3进入根细胞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判断依据是 

图片

2O2浓度大于a时作物乙吸收NO3速率不再增加,推测其原因是 

3)作物甲乙各自在NO3最大吸收速率时,作物甲根细胞呼吸速率大于乙,判断依据是        

4)据图可知农业生产为促进农作物根吸收利用NO3,可采取措施 

34.(22海南)细胞膜上存在的多种蛋白质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

1)细胞膜上不同的通道蛋白、载体蛋白等膜蛋白,对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些膜蛋白能够体现出细胞膜具有的功能特性是 

2)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是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重要通道,水分子借助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属于  

3)细胞膜上的HATP酶是一种转运H的载体蛋白,能催化ATP水解,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H泵出细胞,导致细胞外的pH   ;此过程中,HATP酶作为载体蛋白在转运H+时发生的变化是   

4)细胞膜上受体通常是蛋白质。人体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时,会引起靶细胞产生相应生理变化,该过程体现细胞膜功能是           

5)植物根细胞借助细胞膜上转运蛋白逆浓度梯度吸收磷酸盐,不同温度吸收速率变化趋势如图。与25℃相比4℃磷酸盐吸收速率低主要原因是 

图片

35.(21北京)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光合产物如何进入叶脉中的筛管

  高等植物体内维管束负责物质长距离运输,其中韧皮部包括韧皮薄壁细胞、筛管及其伴胞等。筛管是光合产物运输通道。光合产物以蔗糖从叶肉细胞质移动到邻近小叶脉,进入其中筛管-伴胞复合体(SECC),再逐步汇入主叶脉运输到植物体其他部位。

  蔗糖进入SECC有甲、乙两种方式。甲方式中,叶肉细胞中蔗糖通过不同细胞间胞间连丝即可进入SECC。胞间连丝是相邻细胞间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通道。乙方式中,蔗糖自叶肉细胞至SECC的运输(左图)可分为3个阶段:①叶肉细胞中蔗糖通过胞间连丝运输到韧皮薄壁细胞;②韧皮薄壁细胞中蔗糖由膜上单向载体W顺浓度梯度转运到SECC附近的细胞外空间(包括细胞壁)中;③蔗糖从细胞外空间进入SECC中,如右图所示。SECC质膜上有“蔗糖-H共运输载体”(SU载体),SU载体与H泵相伴存在。胞内H通过H泵运输到细胞外空间,在此形成较高H浓度,SU载体将H和蔗糖同向转运进SECC中。采用乙方式的植物,筛管中蔗糖浓度远高于叶肉细胞。

  研究发现,叶片中SU载体含量受昼夜节律、蔗糖浓度等因素影响,呈动态变化。随蔗糖浓度提高,叶片中SU载体减少,反之则增加。研究SU载体含量的动态变化及调控机制,对于了解光合产物在植物体内的分配规律,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1)乙方式中蔗糖经W载体由韧皮薄壁细胞运输到细胞外空间方式为 。由H泵形成的     有助于将蔗糖从细胞外空间转运进SECC中。

2)与乙方式比甲中蔗糖运输到SECC都是通过  完成。

3)下列实验结果支持某种植物存在乙运输方式的有     

  A.叶片吸收14CO2后,放射性蔗糖很快出现在SECC附近的细胞外空间中

  B.用蔗糖跨膜运输抑制剂处理叶片,蔗糖进入SECC的速率降低

  C.将不能通过细胞膜的荧光物质注射到叶肉细胞,SECC中出现荧光

  D.与野生型相比,SU功能缺陷突变体的叶肉细胞中积累更多的蔗糖和淀粉

4)除了具有为生物合成提供原料、为生命活动供能等作用之外,本文还介绍了蔗糖能调节SU载体的含量,体现了蔗糖的     功能。

36.(21全国甲)植物根细胞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吸收外界溶液中的K

1)细胞外K可跨膜进入植物根细胞。细胞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细胞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结构特点是  

2)细胞外的K能够通过离子通道进入植物的根细胞。离子通道是由    复合物构成的,其运输的特点是 

3)细胞外K可通过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植物根细胞。有呼吸抑制剂条件下根细胞吸收K速率降低,原因是      

37.(21广东)人体缺乏尿酸氧化酶,导致体内嘌呤分解代谢终产物是尿酸(存在形式为尿酸盐)。尿酸盐经肾小球滤过后,部分被肾小管细胞膜上具尿酸盐转运功能的蛋白URAT1GLUT9重吸收,最终回到血液。尿酸盐重吸收过量会导致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目前,E是针对上述蛋白治疗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常用临床药物。为研发新的药物,研究人员对天然化合物F的降尿酸作用进行了研究。给正常实验大鼠(有尿酸氧化酶)灌服尿酸氧化酶抑制剂,获得了若干只高尿酸血症大鼠,并将其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一组设为模型组,另一组灌服F设为治疗组。一段时间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见下图。

1)与分泌蛋白相似,URAT1GLUT9在细胞内合成、加工和转运需(答出两种即可)         及线粒体等细胞器共同参与。肾小管细胞通过上述蛋白重吸收尿酸盐,体现细胞膜具       的功能特性。原尿中还有许多物质也需借助载体蛋白通过肾小管细胞膜,这类跨膜运输具体方式有        

图片

2URAT1分布于肾小管细胞刷状缘(如图),该结构有利于尿酸盐的重吸收,原因是        

图片

3)与空白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相比模型组自变量是   。与其他两组比较,设置模型组目的是  

4)根据尿酸盐转运蛋白检测结果,推测F降低治疗组大鼠血清尿酸盐含量的原因可能是         ,减少尿酸盐重吸收。为进一步评价F作用效果,本实验需增设对照组为 

图片

答案

图片

25.(8分)(1S1>S2

2)原生质层 

原生质层能主动转运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

3)①X②标号 蒸馏水③质壁分离

4KNO3中细胞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图片

33.(1)主动运输需呼吸作用提供能量,氧浓度小于a时,NO3吸收速率与氧浓度呈正相关,氧是有氧呼吸产生能量的必需条件,说明细胞吸收NO3需有氧呼吸供能

2)主动运输需载体和能量,O2浓度大于a时能量充足而吸收速率不增加,说明载体饱和

3)甲NO3最大吸收速率大于乙,需要能量多,消耗氧多

4)适时松土

34.(1)选择透过性

2)协助扩散(易化扩散)

3)下降 自身构象(或空间结构)改变

4)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5)温度降低,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减少

35.(12分)(1)协助/易化扩散 (跨膜)H浓度差

2)胞间连丝3ABD

4)信息传递

36.(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基本支架,具流动性;蛋白质以不同方式镶嵌其中

2)蛋白质 

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

3K+通过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运输耗能,呼吸抑制剂使细胞呼吸产生能量减少

37.(1)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选择透过性 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2)刷状缘扩大该侧膜面积

3)灌服尿酸氧化酶抑制剂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得出尿酸氧化酶作用,与治疗组相比得出药物F作用

4F通过降低细胞膜上URAT1GLUT9数量降低血清尿酸盐含量 灌服E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