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虚假招聘套路多,秋招季把握3个原则,火眼金睛识别出靠谱工作

 游刃职场有余姐 2023-08-25 发布于上海

看到好几个案例:

因为求职陷入套路,最终不但没找到工作,反而还损失了不多的储蓄。

求职不成还损失8000多元?吸取现实教训,找工作多留一个心眼

又到秋招季,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识别求职套路的能力可能更弱。

这里给大家3大基本原则,在遇到看似很诱人的工作机会时,记得对照看一看,基本就能够把不靠谱、可能是虚假招聘的信息和岗位排除在外了。

来自电视剧《意大利制造》

01

需要求职者自己拿钱出来的招聘,坚决不去

劳动合同法第九条明确规定: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所以,如果直接说,需要交押金、交培训费用、交服装费等才能入职的,基本就可以直接不理会了。

而那些以需要自带工作设备和交通工具,让你自己交钱购买甚至还要贷款的,心里的小警钟就更要响起来,赶紧远离。

不过,以看到的各类披着招聘外衣行ZP之实的案例来说,手段也越来越隐蔽了:

来自电视剧《欢乐颂》

比如,会先发布一个薪资福利待遇看起来都特别诱人、但工作强度和压力又都不大的“好岗位”出来;

求职者来应聘,就会以必须先经过相关培训才能正式入职上岗为由,要求应聘者缴纳不菲的培训费。

要避免这一类虚假招聘,核心把握一点:

真正正规公司的招聘,都会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不会向求职者收取任何费用。

如果觉得求职者暂时还不符合要求,要么直接简历和面试不通过;

要么公司内部会提供一定时间的入职培训及轮岗,但这些都是有内部预算的,而不会让新员工承担费用,而且培训和轮岗期间也会发工资或补贴。

来自电视剧《万物生灵》

02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真正的高薪岗位,都有它高薪的道理

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只会出现在段子里。

人才市场上的高薪工作,一般都符合以下至少一个条件:

位高权重责任大的管理类岗位,这种一定会要求多年的管理经验;

对专业能力要求很高的研究类、技术类岗位,这种都会要求好学校高学历对口专业毕业的人才;

新兴热门行业的关键岗位人才,比如曾经大火过的新能源汽车、AI等相关人才;

靠业绩提成而又能够做出很好业绩的人才,比如各类销售岗位;

公认的高薪行业的核心岗位,比如金融行业的专业人才、互联网行业的高级程序员等。

来自电视剧《请输入搜索词:WWW》

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个看起来门槛不高、也不需要自己付出太多努力就可以拿到高薪的工作,你也可以做,那就要引起警惕了。

也可以把招聘信息上的岗位,跟以上这5个标准对照一下,看看它到底符合哪一条?

如果哪一条都不符合,那它凭什么给从业者开那么高的薪水,钱从哪儿来?

来自电视剧《神探夏洛克》

03

用人单位招人是要实打实干活的,没有那么多捷径供求职者走

薪资高到离谱的招聘信息,对有一定鉴别能力的求职者来说,是会引起警惕的。

所以,很多虚假招聘也开始揣摩求职者的心理,进行调整。

最容易让求职者们上当的,要数告知求职者有一些捷径可以走:

比如,拿到什么样的实习证明、工作证明,又或者什么样的证书,就可以保证入职什么样的好岗位和好公司;

又或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渠道,顺利入职某个岗位和某家公司,等等。

来自电视剧《平凡的荣耀》

在用工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无论什么性质的企业,招聘和录用员工都是很慎重的。

越是规模大、比较好的企业,录用决策要经过的人越多,考察也会越全面和严格。

只有在综合能力跟所应聘岗位相对比较匹配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顺利入职。

所有明示,或试图暗示我们:

有捷径可直接获得一份超出我们能力水平工作的人,TA惦记的,可能是你兜里的钱,而不是你的职业未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