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青青:北邙山上寻孟郊

 杏坛归客 2023-08-25 发布于山东

北邙山上寻孟郊

海青青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游子吟》几乎老幼皆知,但关于诗人生平估计就知之甚少。

生前辉煌往往决定着身后诸事。比如,那些建立伟业的巨人,那些挥就巨制的大家,或者两者兼之的名流,他们的陵墓大冢如高山似名园,像刘秀之黄河岸边的原陵,白居易之龙门山的白园,范仲淹之万安山的范园等,在仰慕他们辉煌成就的同时,也惊叹他们墓地的庞然与奇伟。反之,那些生前没有社会地位,生活穷困潦倒,纵使才华横溢,但身后多被人遗忘,甚至连墓地都无从寻觅。唐代诗人孟郊便是其一。

偶然获知,孟郊墓就在我的回族古村北面的邙山上。“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邙山时不时地跳出来个轰动一时的新闻实属正常,毕竟是一座盘踞历史中心的名川大山。比如,后李村发现南唐后主李煜墓等。

提起孟郊墓,不得不说说凤凰台村这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小山村。

凤凰台村属于洛阳市孟津区宋庄镇,深藏邙山腹地。从东花坛到小山村,虽一路山坡,但好在是水泥路,倒也平坦。

小山村地势高,四周是田野。从洛阳通往村里的村口有两处,一是从西边朝阳镇小梁村经凤凰台桥进村,一是经南面310国道进村。我两次探访走的是村南口。第二次探访归来走的是村西口。

虽然和普通的小山村没多大区别,但发生的令人讶异的故事可上溯远古,下至隋唐,令人不可思议!

伏羲、女娲是中华民族人文先始。母亲华胥氏生活在邙山宜苏山,即孟津区横水镇。兄妹二人长大后在孟津古渡口一带活动,即小山村北面的会盟镇。由于黄河长年泛滥,俩人便来到南面高处的凤凰台村,所以这里成了他们的故居。

小山村北面有个负图村。伏羲氏时,有村民看见龙马背负“河图”,从村中图河游向黄河,村子因此得名。也有另一传说,伏羲在黄河发现龙马负图后难以驯服,最后追到负图村的图河段,才将之降伏,故此得名。

兄妹二人姓“风”,又是“羲皇”“女皇”。“风皇”与“凤凰”谐音,加之小山村南面地势犹如一座高高的大台子,故称“凤凰台村”。

邙山数座山峰颇为神秘,像平逢山、翠云峰、首阳山等。古村东面不远的偃师区凤凰山便是其一。

东周时,有一只灵性超凡的凤凰,在从西方飞往凤凰山时,路过古村,栖息高台,故而得名。至今,小山村保留着古凤凰台(也说是唐宰相刘幽求墓),台上有凤凰栖息的石柱,上托石盘,高约三米。

2019年,在创作《中原古村》系列诗时,到小山村采风,幸遇一位村干部,方登上凤凰台,否则难易找到七拐八绕的被锁在一处院墙里的凤凰台。在陵墓如烟的北邙山上,凤凰台规模不大,地势却高。站在二十余平方的圆台上,四周美景,尤其是东南的金谷园遗址,历历在目,吟诗数首,《九月游凤凰台村及赠村干部宋宏杰先生》便是其中一首:

凤凰台上寻凤凰,凤去台空云茫茫。

金谷盛景知何处?谁言秋风话凄凉?

村名虽说法不一,但确实是世外桃源,膏腴之地。

千年帝都洛阳除了伊洛瀍涧穿城而过,在汉魏时期,还有一条著名的金水河在邙山深处蜿蜒东去,流向金碧辉煌的汉魏都城。

西晋时,富豪石崇在小山村东南的金水河岸修建了名重天下的金谷园,广交文坛大咖,结成豪华诗社,像潘岳、陆机、左思等,雅称“金谷二十四友”。晚唐时,诗人杜牧路过金谷园遗址,抒尽人世沧桑:“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据说,南陈后主陈叔宝墓、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墓等也在小山村。

当金水河之波涟漪进814年,灿烂的诗空又一颗星座划落,诗人孟郊在赴任汉中的途中,暴病而亡。因家徒四壁,在韩愈、樊宗师等好友的帮助下,才将灵柩从灵宝运回,葬于小山村。张籍提议私谥为“贞曜先生”。韩愈不仅亲纂墓志铭,并在《赠贾岛》一诗中沉叹:“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

历经千年,葬于北邙的诗人墓地何在?

白露前,一个风清气爽的好日子,我再次探访小山村。

站在村中十字路口一株参天的榆树下,四下张望。中午的小山村除了蚂虮梨儿①的K歌,静的仿佛能听见北面十几里外黄河的涛声。身处空荡荡的村子,心突然空荡荡起来。等了半天,才瞥见两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从北走来,手里拿着几包小食品。听我探询,一个说,冇听大人们说过孟郊墓;一个讲,虽是村里人,但常年在外,对村里事儿一无所知。

新下来的蜀黍、花生秧等摊晒在行人稀少的村路上。花坛里的鸡冠花、指甲草花儿②、马齿菜花儿③等开得热烈。丝瓜、倭瓜见缝插针,爬满了土墙、瓦房、山坡。榆钱树、杨树、泡桐树等随处可见,核桃树更是成了“村树”,房前屋后,蓊蓊郁郁,乒乓球大的核桃压弯了枝头。三两棵石榴树硕果累累,红艳欲滴。花椒树正是采摘季节,一棵棵像燃烧的火球,又似飘上山头的火烧云,分外耀眼。浓郁的桂香给小山村增添了一层醉人的秋意……

在村东北一家大门口,六十岁左右的权师傅刚丢下饭碗。他不仅不知道孟郊墓,而且从未听老人们讲过。村北倒有个冢,说是程咬金墓。是不是也没证据。听说有个朝鲜王埋在村北面。前些年,有朝鲜人来过……

真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不过,我查过资料,程咬金墓在西安。确实有位朝鲜王死后葬此。

本想询问,村里有没有孟姓人家?话到嘴边又咽下。孟郊十岁丧父。三个儿子相继离世。妻子因失子悲痛而亡……一生就像他写的那些反映底层人民生活的苦难的诗,怎会有守墓人哪?果然,小山村姓氏颇杂,尤以宋、郭、权三姓为大姓,没有孟姓人家。奇的是,村中竟有苗族、彝族人家。

小山村不大,向北过了村凤台小学,就是一望无际的田野。

正午时分,学校大门紧闭。听权师傅说,村里不少孩子都在县里市里上寄宿,所以想象得到,校园是何等清静。

在整理本文时,查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孟郊墓在小山村小学内,但墓已平,没有留下任何遗迹。

我想起偃师区杜楼村的杜甫墓。杜甫出生于官宦人家,爷爷杜审言是一位有开拓性的诗人。“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他苦苦思念的故乡洛阳,如果再具体点,就是他在杜楼村修建的陆浑山庄。虽客死异乡,但最终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故园,包括他在内的家族墓地,如今在偃师区杜甫中学(原偃师县城关三中)校园内保存完好。

孟郊墓为什么选择在小山村?韩愈在《贞曜先生墓志铭》里写道:“十月庚申,樊子合凡赠赙而葬之洛阳东其先人墓左,以余财附其家而供祀。”原来,小山村是孟氏家族墓地。那时,这里没有村落,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山。由此牵出一段历史谜案,即孟郊到底是哪里人?一说是浙江湖州人,一说是河南洛阳人。后者认为,孟郊祖先世居洛阳。他从小在洛阳读书,青年时隐居嵩山,中年时安家东都立德坊。小山村的孟氏祖坟便是重要证据之一。至于第一种说法,会不会是这种情景?孟郊出生洛阳,后因父亲孟庭玢在昆山任县尉,才举家迁到湖州武康。

如果孟郊墓真在学校,倒不失是一件幸事。既得到了保护,又为莘莘学子树立了榜样,提供了活教材。感念之余,吟就《凤台小学寻孟郊墓不遇》:

几番苦寻凤凰台,千年诗魂今安在?

秋风依旧吟北邙,不见故人泪满怀。

凤台小学北面是一碧万顷的田野,除少量花生地外,大都是蜀黍地,一人多高的蜀黍秆像一队队腰插红缨枪的战士,守卫这片安宁祥和的土地。

站在一处高地上,透过凤台小学望着层层叠叠的秋野,眼前渐渐模糊。过了一会儿,混沌的天地露出一片熹微的亮光,从圆圆的亮光里踱来一个枯藤一样虬曲的身影,渐渐地越来越大……噢,他就是“诗囚”孟郊。很快,那亮光处陆续闪现着一个个不为人知的镜头:

在一座狭小的江南小院,一个衣衫单薄的孩童在石径上来回走着,背诵诗文。

在中岳嵩山的云雾间,一个清瘦的青年在竹影摇曳的陋室里伏案疾书。

在通往京城的官道上,一位风尘仆仆的中年人行色匆匆,无暇风景,前去赴考。

在繁华的长安街头,一位年近五旬的考生春风得意,马蹄飞快,一览京城。

在平陵城外,一位身着官服有些驼背的老人或久坐岸边或徘徊柳下,吟诗作赋,天地归心。

在立德坊一户人家院里,一声撕心裂肺的喊声击破了沉静,一位老者扑在一个双眼紧闭的孩童身上老泪纵横,悲恸欲绝。

在河南阌乡县(今灵宝市),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在赴任途中,突患疾病,撒手人寰。

……

有的人为一件事而生,此事做完也就完成了使命。至于它事,即便江山,即便性命,毫无相关,像南唐李煜、北宋赵佶等。孟郊亦如此。他为诗而生,为诗而去。所以,苦读几个十年寒窗,终于踏上仕途,本该发愤图强,大展宏图,结果就任溧阳县尉时,不理政事,曹务多废。身陷社会底层,又千方百计超脱尘世,只愿做一个干干净净的诗人,注定他悲惨的结局。诸如此类的骚人墨客,不仅大唐有,当代亦有。他们拒绝社会,社会拒绝他们。是诗人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为什么这样的悲剧屡屡上演不绝?

漫山遍野找不到诗人之墓,每一处可能就是诗人的坟地,每一处都承载着后人对诗人的哀思。像千年前,一队好友沿着崎岖的山路送他最后一程;千年后,一个叫“海青青”的当代诗人慕名探望,抚慰他千年的委屈、孤寂、悲伤、愤懑。再一个千年哪?

亘古至今,邙山上多少个王侯将相的陵墓已平为田畴,被野草淹没,成为牛羊狐兔的乐园。从这点说,诗人的生命是强大的,灵魂是永恒的,借着诗的强劲的生命力而穿越岁月,抵达人们心底。

诗是诗人的通行证。何尝不是诗人永不倒下的墓碑、永不消逝的墓志铭?人们每每朗诵流芳千古的诗句,便是诗人瞬间复活的时刻。

不论自己漂泊江南,无数次地吟诵那首《游子吟》抑或听到小朋友朗诵此诗,眼前便会浮现母亲在老屋暗淡的洋油灯下,一年四季熬夜缝补的情景。那时就会想,孟郊该是一位怎样的暖男诗人呀,写出这般春光灿烂的诗句。借助多媒体的发展,对诗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原来被诗坛誉为“郊寒岛瘦”的孟郊,也是一位苦吟诗人呀。

命运注定了诗运。诗歌风格昭示着诗人的现实生活。从古至今,没有一位诗人爱吟苦难的诗爱唱忧伤的歌爱抚悲切的曲。如果吟了唱了弹了,那是被无情的世界所逼迫。

孟郊的诗基本属于冷色调,不仅写自己的人生遭际,像《悼幼子》《秋怀十五首》《溧阳秋霁》等,还关注底层百姓的心声,像《严河南》《寒地百姓吟》等。所以,让人很容易想到唐朝另一位大诗人杜甫。

两个人几乎相同的家庭遭遇,童年时,孟郊丧父,杜甫丧母;青年时,有过落榜的经历;中老年时,生活潦倒,仕途运蹇,痛失爱子;弥留之际,身在异乡。孟郊是在韩愈等好友的帮助下,从灵宝运回尸骨葬于北邙;杜甫则是在多年后,有孙儿杜嗣业从湖南扶柩归葬于首阳山。有过希望,服务朝廷,建功立业;有过失望,同情百姓,辞官回乡……

《游子吟》是他众多作品中极为特殊的一首,犹如寒冬一道温暖的阳光;《登科后》是他作品中极为明快的一首,“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更多的却是《征妇怨》《织妇辞》等,悲悯苍生,天下为忧。

千年后,依旧能被后人想起,是对逝者最大的慰藉。真可谓:

诗过千载曲犹在,恰似三春年年来。

不想身后功名事,但看浮云画沧海。

2022年9月4日 洛阳 兰园书斋

注释:

①蚂虮梨儿:河南方言,蝉的称呼。

②指甲草花儿:河南方言,凤仙花的称呼。

③马齿菜花儿:河南方言,太阳花的称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