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积极认知三大法宝: 1.自我效能、乐观和希望 2.智慧和勇气 3.专念和流畅感 案例02 爸爸为什么只爱妹妹不爱我 ——二孩家庭中“老大”的心理创伤辅导 来访者基本背景 A同学:第一次来咨询是在大二时期,该生有强烈的自杀愿望,后经精神科医生诊断为抑郁症,但是她拒绝服药治疗,只愿意接受咨询。这样的咨询持续到四年级最后一学期,她的问题还是没有妥善解决,最大的心结就是“爸爸为什么只爱妹妹不爱我?我哪里不如妹妹了,为什么他总是对我不满意?”从中学时期直到大学毕业,这样的问题永远是A同学的创伤,过一段时间爆发一次,让她痛不欲生。除此之外,A同学社会功能良好,师从性和学习悟性都非常好。四年级的时候,A同学抑郁症再次发作,并且宣称活不下去了。自述是因为父亲对自己的实习工资再次表达了不满。 父女对质 咨:“你有这么聪明、能干、漂亮的女儿,你为什么不爱她?" 父:“没有啊,我很爱她,不爱她我爱谁啊?" 女:“才不呢,你就爱妹妹,你一点儿都不爱我!你眼中只有妹妹,就没有我。 女:“我从小就很努力,希望你能够对我好一点。我在小学的时候成绩很好,考取了镇上最好的初中,发榜那天你和我一起去看的。看到我榜上有名,你什么话也没说就往回走了,我一直跟在你后面,你一直都没有理我。我以为你最少也会抱抱我的,你没有任何表示,我从那时开始就觉得你真的不喜欢我。”……“自从妹妹出生后,你总是对妹妹特别友好,要什么给什么,考试成绩不及格,你还格外地对她好,尽力安慰。现在对她你更满意了,考了个幼师,连教师资格都没有考过,去酒店当服务员了,她天天在家陪着你,你对她处处满意,格外照顾。而你对我什么也不管,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偏心?你为什么只爱妹妹不爱我?【阐述感受想法】 父:【流泪、道歉、否认】“我真的没有偏心,我真的都很爱你们,我努力工作全是为了你们。你要我怎么样呢?你现在动不动就要自杀,我知道是爸爸错了,你要爸爸怎么办,只要爸爸能做到的我一定做到。” 父:“我的大女儿一直是我的骄傲,自从她上幼儿园开始,她就让我觉得,这个女儿是会让我能够挺直腰板做人的。她真的从小就很优秀,经常在学校拿奖,我虽然没有对女儿说什么,但心中很高兴。我在农田里干活的时候经常会笑出来,我真的开心。女儿考取了大学,我有几次半夜里忽然从床上坐起来,把我老婆吓一跳,女儿考取了大学,真让我扬眉吐气,再没人敢看不起我们家了……" 女:“你骗我,你知道我现在不想活了,你才这样说的,你说的全是假话。我不信!" 父:”那些不满意我就是说说而已,我觉得我的女儿可以更好,没有想到给了她那么大的压力,这是我错了。" 沟通不畅、表达不到位、误会导致了女儿的创伤! 开始自我修复 在家躺在床上不起来,要父母把饭食送到床前,父母样样满足。 躺了10天,睡到不想再睡了,开始和爸妈一起去干活。 不想在家添乱,又回到学校(爸妈这次表达爱也够多,但我仍然难过、痛苦。 寻找补偿 父母教养儿女有关键期,错过关键期会导致创伤,就需要心理咨询,要花很多时间和很多精力才能修复,有一些还可能永远无法修复。(带着创伤生活) 懂得要像爸爸一样要求自己给自己勇气和信心。 要像妈妈一样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吃饱穿暖,每天让自己美美地开心地生活。 恋爱了,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另一半,可以得到一些疗愈。 启示: 1.儿女表达需要的时候,做父母能够及时回应,才是最好的父母 2.父母错过了及时回应的时机,可能会造成创伤,这种创伤如果多次发生,后果很 严重,有可能毁了孩子一生。 3. 家是爱的在家庭中直打及时的爱的表达,是让孩子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心能源”。 4.创伤造成后果,及时的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也是不可少的,是可以有效改善和帮助当事人重建新生活,重新找回自己。 一、自我效能、乐观和希望 面对新任务时,你会挑战,还是退缩? 1.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我相信在某些条件下利用我的技能,我能做到”(Maddux,2002)班杜拉认为高自我效能感有助于: 减少抑郁、焦虑 更少的成瘾行为 更优异的表现 更好的身体状况 1.自我效能 如何增强自我效能感(从爱(关系)、工作和游戏三个领域来看): 爱——观察并学习擅长管理友谊和浪漫关系的人。 工作——参加你有信心完成的任务的课程。 游戏——观看儿童教育节目,试着找出用来增强自我效能的大量信息。 课中思考:当考试未通过,你会如何归因? 2.习得性乐观 习得性乐观是“乐观者使用适应性的因果归因来解释消极经历或事件” (塞利格曼,1998) 乐观者 悲观者 外部归因:这份测验的表述很糟糕; 内部归因:我弄砸了; 可变归因:我在先前的测验中做得很好; 稳定归因:我在先前的测验也很差; 局部归因:我在其他生活领域做的很好。全局归因:我在其他生活领域也做得不好。 塞利格曼认为习得性乐观有助于: 更好的学业成绩 更有效地应对生活压力源 不易发生抑郁 更有效率的工作记录 身体健康 更高的人际关系满意度 塞利格曼认为习得性乐观来源于: 遗传 :乐观的基因 环境:安全的、一致性的环境 学习:他人的解释风格 生物学:神经递质有效工作 如何增强乐观(从爱、工作和游戏三个领域来看): 爱——用灵活的解释风格处理,你和家人沟通时发生的事情 工作——积极想象任务,完成的愉悦感 游戏——尝试失败,并采用乐观的解释风格 3.希望 希望是目标导向的思维,并且致力于达到目标。 高希望者把阻碍看成挑战,会探索多种途径,常绕过障碍体验到成功。 低希望者的消极情绪和迷惘会阻挠他们追求目标。 课中思考: 1.你认为自己是有智慧的人吗? 2.你认识的人中谁是最有智慧的人? 3.有智慧的人有什么特征? 二、智慧和勇气 1.智慧 积极心理学认为普通人通过应用智慧也能过上美好生活。 斯滕伯格认为智慧的基本成分包含: 推理能力 睿智(渊博的知识和理解) 从不同观点和环境中学习 智慧 判断力 有效利用信息 洞察力(敏锐的识别力和领悟力) 2.勇气 勇气练习 描述你很勇敢的一个情境。描述记忆中的这一体验,包括你记忆中体验到 的思想、情感和知觉。继续描述这一体验,直到你感觉已经描述充分了。 2.识别真实生活中的超级英雄。写一段话或者一张便条给你觉得有勇气的人, 告诉他们为什么你认为他们拥有勇气。 三、 专念和流畅感 1.专念 卡尼曼认为,任一片刻都有大量事情发生,专念是对新奇的主动搜索。 以下是专念与不专心的区别: 专念 ·对情景和视角敏感 ·处在当下 ·行为由规则和惯例引导 ·主动改变刺激阈 不专心 ·对情景和视角无所察觉 ·处于过去或未来 ·行为由规则和惯例支配 ·受到刺激阈的控制 如何做到专念: 克服控制环境的愿望 放弃通过觉知所有事情以控制环境, 接受一切都会变化的事实。 克服实施自动行为的倾向 不管我们在做什么,我们真的需要 在手机铃响起的时候看手机吗? 克服评价人物事件的倾向 观察人物事件,而避免作出不必要 的价值判断。 如何提升专念(从爱、工作和游戏三个领域来看): 爱——在重要的关系中尝试不评判和不奢求。 工作——当你在工作/学习时,尝试不接触非必要物品(如手机等) 游戏——练习专念冥想 2.流畅感 奇克森特米哈伊把人的最佳即时体验描述为处于“流畅状态”。在流畅状 态下,会出现下列特征: ①将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当下正在做的事 ② 行动和觉知融合 ③失去对自己作为社会行动者的觉知 ④感觉能够控制自己的行动 ⑤时间比正常情况过得快 四、心流澎湃的人生——生涯管理的目标 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蓬勃发展的学生 ①目标清晰,及时回馈 ②技能与挑战相称 ③主动参与,自我掌控 ④有明确的规则可以遵循 ⑤集中精力,全神贯注 ⑥忘记自我,时间感扭曲 心流,就是一个人全神贯注于某件事而浑然忘我的境界,这经验是那么的美好,以至于有人会为了拥有它而不惜付出代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