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8年,汲县城解放纪事

 laoxuesheng 2023-08-26 发布于天津
大卫奥斯卡影城
古城新生
——1948年汲县城解放纪事
□张玉才 李宪华
1948年11月7日,是汲县解放日,至今已经四十年了,回顾一下汲县解放的过程,对汲县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948年秋天,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决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11月上旬,辽沈战役已经胜利结束,淮海战役方兴未艾,平津战役正厉兵秣马积极准备。河南省洛阳、开封、郑州相继解放后,盘据在豫北新乡、安阳、汲县等处的国民党军队已成为瓮中之鳖。
当时驻守在汲县的国民党军队有:河南省保安一旅三团,团长黄冠卿,团部设于城内道西街,主要防守德南、德北街和南、北马市街、北阁门、西阁门等处;汲、淇、浚三县指挥部,指挥官宋文生,驻扎在华新纱厂;汲县保安团,团长由县长郭星章兼任,副团长扈俊峰,其主力驻守在城内,李文同分队和香泉、比干、乐天三乡指挥部驻华新纱厂,士林、汲城、山彪三乡指挥部驻防沿淀街,负责守卫小南门。国民党军总兵力两千余人。
至1948年,汲县除城关外,周围四乡已成为解放区。尤其西北乡山区解放得更早。
至1948年,汲县除城关外,周围四乡已成为解放区。
10月下旬,中共汲县县委宣传部部长陈文书、汲县城工部长李自如,在地处汲县解放区前沿的大双村,召集有关人员开会,研究部署关于配合我军解放汲县城的准备工作。会上,李自如、陈文书指示解放区的地方武装要迅速将活动范围向敌占区发展,同时,还对如何发动解放区军民在人力、物力等方面支援我军解放汲县城做了具体部署,并对敌战区 我地下工作人员、情报人员布置了具体任务,让他们随时掌握城内敌军的情况,积极做好生策动敌军的起义工作。
我太行军区豫北情报站汲县分站的地下情报人员,接到任务后,摸清了汲县守敌的城防工事设施,绘制出城防工事的平面图和各处防御工事的构造。同时,还通过内部关系,获得了敌保安司令部关于城防军事部署的命令抄件,为我军解放汲县城提供了准确的情报,并做好了防守纱厂的敌保安团分队长李文同的政治工作,动员其临战起义。
11月5日,我军发起对汲县的攻击,其兵力部署为华北人民解放军第14纵队一部担任阻击可能从新乡出援的敌军,其余部队从城南攻击;冀鲁豫四分区的六、七两个团,在司令员张公干率领下,攻击华新纱厂;太行军区49团和汲县独立营,从火车站方面向东迂回,配合主力部队作战。
解放前夕的卫辉西门外情景
是日晚,冀鲁豫四分区的两个团从延津出发,星夜直奔汲县,午夜抵达华新纱厂,侦察分队随即将敌岗楼的哨兵歼灭,部队直逼纱厂大门。敌保安团分队长李文同发现我军已到,在我地下工作人员配合下,打开大门,迎接我军。接着,香泉、比干、乐天三乡指挥部的指挥官张逸民也率部投诚。我军顺利占领华新纱厂,打乱了敌军的防卫部署。
同时,我14纵队在副司令员石志本同志指挥下,从城南攻击,因护城河水深河宽而受阻。在沿淀小南门与敌展开了激烈战斗,持续到翌日凌晨,我军停止进攻。
11月6日上午,守城敌军仍负隅顽抗,省保安三团团长黄冠卿召开紧急防务会议,调整军事部署。命汲县保安团第三大队调防沿淀小南门,以加强西线;命原防守小南门的士林、汲城、山彪三乡指挥部到德北街,以增加北线兵力。
解放前的汲县城内街道和民居
6日下午,我太行军区49团抵达火车站一线,从而形成了对汲县城的全面包围。
晚上,敌军发现守城已经无可能,省保安三团团长黄冠卿下达了弃城突围的命令。保守三团一部乘着夜色由北阁门线路从唐岗吕祖阁以东,穿过铁路,经薛屯一带逃往新乡。汲县保安团逃至火车站时,遭到我太行49团和汲县独立营迎头痛击,除伤亡外,大部被俘。
11月7日凌晨,我人民解放军14纵进入汲县城,各攻城部队胜利会师,宣告了汲县城的解放。是日,太行五专署专员李毅之、五地委组织部长李伟、五分区司令员陶国清等先后进驻汲县城。不久,汲县县委、县政府也从山区的塔岗村迁入城内,汲县古城从此获得了新生。
古城从此获得了新生
往期推荐阅读
☞本文来源:卫辉慢生活
☞本文编辑:湘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