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缅怀丨李朝阳:热爱京胡 视琴如命——追忆爱人张素英的艺术人生

 房中歌myotb39w 2023-08-26 发布于江苏
张素英【夜深沉】
2004年8月26日,素英离开我们一年了,她的亲友们、学生们、同事们常跟我提起与她梦中相会的情景。她去得太突然,时至今日,我仿佛还觉得她会推门回来。我与她13岁同窗学艺,27岁结为夫妻,40余年的往事,历历在目,令我心痛心酸。
她出生在普通的工人家庭,考上中国戏曲学校后,开始了她的艺术人生。一次聆听前辈京胡名家杨宝忠先生讲课,使她与京胡结下了不解之缘。杨先生强调练功要持之以恒的教导,指导了她一生。从那时起,练功、背戏占据了她生活中绝大部分时间。文革运动中,下农场接受再教育的稻田埂上、水闸旁,都留下了她的琴音。她常将京胡比喻为难以驯服的“烈马”,她早就立志将这匹“烈马”驯成千里良驹。
她的音乐天赋超群,在下农场与音乐学院毕业生接触中,在观摩音乐学院教师授课时,她结合自己的手中京胡,仔细揣磨,编出了自己的京胡练习曲。她分到母校工作后,特别重视学生的基本功和姿式、手法的正确。她主张教师要搞好教学,必须自己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和水平,不应脱离舞台实践。她所教授的高、中、低各阶段的学生及外省市来京进修的乐手,都能在短期内得到较大的提高,在全国她桃李众多。
1980年黄金陆先生在中国戏曲学院主持成立了“杨(宝森)派研究小组”。杨派传人叶蓬(叶盛兰先生之长子)与素英同在组内。黄先生对素英的接受能力之快,领悟程度之深非常赞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将他们研究的《空城计》、《文昭关》制成了唱片和音带,这组录音制品,出人意料地迅速地在海内外流传开来。

白登云司鼓 张素英操琴 叶蓬【失街亭】

1982年至1984年,她与叶蓬合作的《击鼓骂曹》、《失空斩》、《法场换子》在北京公演,受到内外行的热烈欢迎,大家看了演出后都很惊讶:从哪冒出了这么一位出色的女琴师?为他们演出司鼓的是被誉为鼓王的白登云先生,白先生对素英的琴艺十分赞赏。此后,中国戏曲学院为白先生录制的教学资料,均由张素英操琴。
几场演出、几盘录音带,素英的琴艺受到内外行的关注和赞扬,这是她事业腾飞的开始,朋友们都称36岁的张素英大器晚成。
一个偶然的机会, 成就了她另一番事业。上海民族乐团笛子演奏家俞逊发来京举办演奏会, 想吹奏两段京剧, 请素英京胡伴奏。为俞逊发组织演奏会的是作曲家吴华同志, 他听到素英操琴后, 感到这个琴音是自己寻觅已久的艺术知音。吴华同志多年致力于民族音乐和民族戏曲音乐的研究, 创作了很多有价值的作品, 是一位成功的探索者。他的艺术思路, 与张素英的“京胡蕴藏着极大的艺术潜力, 它应该在独奏的民族音乐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志向一拍即合, 开始了艺术上的合作。1985年由吴华作曲、李执慕先生指挥、张素英操琴、中国歌剧舞剧院乐队演奏的我国第一首京剧组曲《虞美人》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 同年10月21日播放。此后, 反映北京古都风貌的《京华气韵》、庆祝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的《卢沟醒狮》、象征中华民族崛起腾飞的《跃龙门》相继问世, 一同获得成功。
她参加过多次全国范围的高水准的演奏会,她的京胡独奏获得音乐界专家的高度评价。她应邀录制了不少京胡独奏音像带并获很高奖项,音乐界的专家和录音师们评价说:“她演奏的京胡既充满京胡特有的阳刚之气,又糅进了小提琴、古琴的华美和飘逸,故显得豪迈又细腻,端庄又活跃。她操琴的技巧无不周密、细致、寓情传神,使京胡的表现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谱写了京胡从伴奏走向独奏的新乐章。”音乐界很多专家,都是她的师友。有些音乐界的学生到刘明源先生家学京胡,刘先生便说:“找素英去。”目前活跃在民族音乐舞台上的演奏家宋飞、于红梅、姜克美等都曾找素英问艺。
张素英谈艺并演奏【跃龙门】
1989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打来电话,想与素英长期合作。她与维康在学生时期就是很好的合作者,再次的合作时,素英的琴艺已突飞猛进像是跨上已驯服的千里驹,驰骋在更加广阔的田野上。
在赴港澳台及各省市演出中,素英都是一丝不苟,圆满完成任务,事业上成功的欣慰,取代了演出的辛苦,身体的劳累。特别是1993年赴台湾演出,在台湾早已传出“拉《法场换子》的女琴师来了”的消息,几场演出,操琴由她一人包揽,善始善终,很多人是买票专门来看操琴的。台湾的不少琴师都是到后台,观看素英那举重若轻、潇洒端庄的演奏。她在张学良将军家中为其吊嗓;辜振甫及夫人拉着她的手赞扬她的琴艺;陈立夫先生为她挥毫题字,她为宏扬民族文化,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艺术交流,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素英是一个性格顽强的人,常人很难想像她事业的成功经受了多大的磨难,光辉的背后隐藏着多少艰辛。她虽是女流,性格却似须眉。文革后期,我被隔离,她受株连。她在“学习班”中坚信我是被冤枉的,除申诉自己观点外,便“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沉默对抗着无端的诬陷。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性格使审查过她的人对她的人格都大加赞赏。
她在艺术上自我要求十分严格,为了操琴速度准确,练功时使用节拍器,快弓每分钟达200拍以上,慢弓达50拍,换把位口大跳,弯柱、滚揉等技巧,都是经常练习,有时一个音符,几个换弓一拉就是几天,听过她独奏曲的同志都会感到,她对每个音符,每一运弓都认真对待,绝无含糊不清一带而过的现象。她在京胡演奏中,着重解决了音质、音准和音色问题。
2002年以后,素英身体健康状况日益下降、更年期的焦虑症和失眠症常常困扰着她,但她坚持在医生的调治下坚持工作。2001年她带病参加了“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参评剧目《瘦马御史》的演出。荣获文化部颁发的京胡演奏优秀奖。她为自己的艺术人生划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白登云司鼓 张素英操琴 叶蓬【击鼓骂曹】

素英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她不允许自己在艺术上粗枝大叶,她不愿自己在艺术上留有遗憾。她曾经接受了香港中乐团2002年3月“香港胡琴节”京胡独奏的邀请,并准备了艺术研讨会的发言稿,但当发现自己精神状况不稳定,担心不能保证质量时,没有听从大家的劝告,谢绝了邀请,将飞机票寄回了香港。类似此种情况,国内也有几次。这并非她心所愿啊!她时刻想的是何时身体康复,何时再重上舞台操琴。但是,她那本来亚健康的体质,又经历了多年生活的清贫和坎坷,奋斗的超负荷,使严重透支的身体状况,与她的走向背道而驰。
素英一生视琴如命,喜怒哀乐皆系于琴。她认定琴艺就是自己生命的意义,靠自己的挣扎、奋斗,铸就了一生的辉煌。29年来,我们没有花前月下,她不打牌,不下棋,从不浪费时间,不追求吃喝打扮,待人诚恳,就像一位特意来人间弘扬琴艺的苦行者,当感到力不从心时,她走了。
8月24日,我们同去飞机场送走了去荷兰留学的儿子。
8月25日她还去给剧团的青年谈操琴。下午还去医院取了她认为服之有效的安眠药。晚上还闭着眼睛拉她的练习曲。
8月26日,我上班前问她:“张连祥团长请你负责《图兰朵》的合乐工作,你应不应?”她说“我要是应了就得干好,我身体不稳定,工作撂在半道上不合适。”我说:“你去团里给他们吊嗓说腔吧。”她说“我心脏有些不好受,我要去散散步。”不料这竟成了29年夫妻的诀别谈话。不到一小时,她毅然走了,一字不留地走了。
噩耗传来,如当头一棒,她给活着的人留下了无限的痛苦和遗憾。
她穷一生之奋斗,确立了京胡在独奏舞台上的位置,实现了她毕生的追求,实现了几代琴师的理想。她的几首独奏曲录音,已成为现在很多电视台和广播电台节目中不绝于耳的间奏和配乐。《虞美人》已成为很多乐团的保留曲目。维也纳音乐大堂也响起了《夜深沉》的旋律。
中国京剧院领导在为她举行的遗体告别仪式写的“张素英生平”中给予了她很高的评价。我借用最后一句话结束这令人心痛的追思:张素英的名字将与她一生所挚爱的京剧事业和京胡演奏艺术同在!

 END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