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0809游悬空寺

 润物喜无声 2023-08-26 发布于北京

悬空寺(点此浏览)🏔️🏖️🎠🧗‍♂️🪂💥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上,始建于北魏太和15年(公元491年), 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原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始建初期,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因历年河床淤积,河道抬高,现仅剩58米。1957年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悬空寺”建筑极具特色,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

        悬空寺呈“一院两楼”布局,总长约32米,楼阁殿宇40间。有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间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栈道、三教殿、五佛殿等。南北两座雄伟的三檐歇山顶高楼好似凌空相望,悬挂在刀劈般的悬崖峭壁上,三面的环廊合抱,六座殿阁相互交叉,栈道飞架,各个相连,高低错落。全寺初看去只有十几根大约碗口粗的木柱支撑,最高处距地面50来米。其中的力学原理是半插横梁为基础,借助岩石的托扶,回廊栏杆、上下梁柱左右紧密相连形成了一整个木质框架式结构。走在上边如果踩的是石板则脚踏实地,如果踩的是木板则是悬空的。

        一座寺庙为什么能够悬挂于绝壁之上?研究发现,它不仅有支撑的柱子,在柱子上面是托起整个寺庙的27根横梁,这些直径50厘米左右的横木,露在外面的部分大约有1米左右,横梁另一端深深扎进悬崖上人工开凿的石孔中。据介绍,在上个世纪90年代,文物保护部门试图更换其中损坏的横梁,却发现无法将横梁从石孔中拔出。原来插入石孔的一端打上了楔子,楔子撑开横梁,紧紧卡在石洞内。类似于我们今天的膨胀螺栓的紧固作用。支撑整个寺庙重量的横梁经历千百年风雨而不被侵蚀虫蛀不能不说是古代人的建筑奇迹!专家还发现,这些横梁抵御风化腐蚀还有一个重要秘诀是,所有的横梁、立柱和楼阁的主要支撑梁是铁杉木,并且均经过桐油浸泡,做了防腐处理。

         可以想见,北魏作为中国佛教空前发展的时期,在这一天险通道峡谷中建立寺庙,以利于来往民众朝拜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只是将寺庙建筑在悬崖的侧壁上则是古代僧人和工匠们的奇思妙想。

        悬空寺是山西省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恒山十八景中“第一胜景” 。2010年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筑。

         离悬空寺不远山谷的水库坝下,还有一处北魏栈道遗迹,不可不看。

北魏栈道遗迹:悬空寺所在的金龙峡,峡谷幽深,两岸峭壁险峻,这里曾经是古代连接塞外与中原之间的天险要冲。在峡谷东岸悬崖峭壁山腰处,还留存有北魏时期的悬空栈道方孔遗址。古代人们在陡壁上凿洞放入方木做横梁,横梁上铺木板搭起悬在空中的路面,以避开洪水灾害。悬空栈道旧称“云阁”,它与西岸的悬空寺中间曾有一座悬桥相接,旧称“虹桥”,这个奇险的“云阁虹桥”,曾是那时候的恒山古景之一。如今“云阁虹桥”已无踪迹,仅在水库大坝下唯见栈道遗留的一排排方型石孔。(20180809库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