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相

 尝百草的神农氏 2023-08-26 发布于河北

魏相弱翁济阴定陶人也。少学《易》,(担任)卒史(被举荐为)贤良(古代选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由郡国推举文学之士充选,亦为“贤良文学”、“贤良方正”的简称),以对策对答策问高第(成绩优秀,名列前茅),为茂陵令顷之御史大夫桑弘羊诈称御史止传(留住;《荷蓧丈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以时(按时)怒缚疑其有(伪诈的人或事)收捕(逮捕拘押)案致(审查而确立)其罪(判罪)(弃市,在人众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以示为大众所弃的刑罚)茂陵大治//后迁河南太守,禁止奸邪豪强畏服。会丞相车千秋死,先是千秋子[luò]武库令(兵器库主管),自见失父,而治郡严,恐久获罪,乃自免去。使[yuàn]追呼之,(最终)不肯还。(遗憾)曰:大将军闻此令去官(离职),必以为(认为)(因为)丞相死不能(礼遇)其子。使(假使)当世贵人(责备)我,(危险)!” 武库令西至长安,大将军霍光果以责过(责备)后人有告贼杀(杀害,用作詈[lì]词,即骂人的话)不辜(无辜的人),事下有司大将军(因为)武库令事,遂下廷尉狱。久(关押)逾冬,会赦出。复有诏暂任)茂陵令,迁杨州刺史。居(官府;衙门。《孔雀东南飞》:“还部白府君。”)二岁,征为谏大夫,复为河南太守

数年,宣帝即位,征入为大司农,迁御史大夫。四岁,大将军霍光薨,思其功德,以其子(霍)右将军,兄子乐平侯(霍)(掌管)尚书事。(通过)平恩侯许伯封事(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漏,用皂囊封缄,故称)“(霍氏)骄奢放纵,恐(渐渐地)(控制)。宜有以(有能用来……方法)损夺(削减)其权,破散(消除)阴谋,以(巩固)万世之基,(保全)功臣之世。故事(按照旧例)(所有)上书者皆(写)二封,(签名、题写)其一副,(掌管)尚书者先(打开)副封,所言不善,(除去、排除)去不奏(通过)许伯(禀告),去副封以防雍蔽(蒙蔽,隔绝)宣帝之,诏给事中,皆从其议。霍氏许后之谋始得上闻。乃罢其三侯,令就第(回到宅第),亲属皆(出京)补吏。于是(在这时)韦贤以老病免,遂代为丞相高平侯,食邑八百户。霍氏,又惮之,谋(假称)太后诏,先召斩丞相,然后废天子。事发觉,伏诛。

宣帝始亲万机(处理朝廷政事),厉精为治,(通“拣”,挑选)群臣,核名实,而总领(总管)众职,甚称意。相(明白通晓)《易经》,有师法①在学术或文艺上效法(某人或某个流派)②师徒相传的学问和技术),好观汉故事(旧例)及便宜章奏,以为古今异制,方今务在奉行故事而已。数(条述)汉兴已来国家便宜(有利国家,合乎事宜之事)行事,及贤臣贾谊、晃错、董仲舒等所言,奏请施行之,上施行其策。掾史案事(考查事件)(于)郡国及休告(休假)从家还至府,辄(禀报)四方异闻,或有逆贼风雨灾变(自然灾害),郡不上,奏言(向皇帝陈述)之。视事(任职)九岁,神爵三年,谥曰宪侯 (节选自《汉书·魏相传》)

译文:

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魏相年轻时学习《易》,做郡里的卒史,被举为贤良,因为对答策问名次在前,做了茂陵县令。不久,御史大大桑弘羊的宾客来到茂陵,诈称桑弘羊要到客舍来了。县丞没有按时去谒见这个宾客,他就把县丞绑了起来。魏相怀疑宾客有奸诈,就把他逮捕拘押,审讯他了解到了他的罪行,判决这个宾客在街头处死,因此茂陵治理得非常好。//后来魏相迁升为河南太守,禁止坏人恶事,地方豪强十分畏服。正巧这时丞相车千秋死了,此前车千秋的儿子做雒阳兵器库的长官,他自己看到父亲死了,而魏相治理郡事十分严峻,恐怕时间长了会受罪责,于是就自己辞了官。魏相派佐助自己的掾属追去喊他回来,终于没有回来。魏相自己遗憾地叹道:“大将军听到这个武库令辞了官,一定会以为我是因为丞相死了而不礼遇他的儿子。假使那些当世的权贵责备我,危险啊!” 车千秋这个做武库令的儿子到了长安,大将军霍光果然因此责备魏相。//后来又有人状告魏相杀戮无罪的人,这事下到了主管的官署。大将军霍光因为武库令的事,于是就把魏相交给廷尉治罪。魏相被关在监狱里很久,过了冬天,正巧碰上朝廷赦免犯人而被释放。又有诏书命令魏相再做茂陵县令,将其升迁为杨州刺史。任刺史二年后,被征召为谏大夫,又转为河南太守。

几年后,宣帝即位,征召魏相进入朝廷做大司农,后来又升迁为御史大夫。四年后,大将军霍光死了,皇帝思念他的功劳与德行,让他的儿子霍禹做右将军,让霍光的侄子乐平侯霍山又掌领尚书省事务。魏相通过平恩侯许伯向皇帝上书,说:“(霍氏家族)骄横奢侈,放纵不羁,恐怕将来会渐渐的无法驾驭控制了。应该想法削弱他们的权势,打消他们的阴谋,来强固大汉万世的基业,也使功臣霍光的声名得以保全。”另外按过去的规定凡上书给皇帝的人都要把奏书写成二份,其中一份为副本,掌领尚书省事务的官员先开阅副本,如果奏书的内容不当,就搁置起来不上报皇帝。魏相又通过许伯上奏,要求抽去副本,以避免皇帝受到蒙蔽。宣帝看了魏相的奏书认为很好,诏令封魏相为给事中,完全采纳了魏相的奏议。霍氏谋杀许太后的事情才被皇帝知道。于是罢免其中三人的侯爵,命令他们回到宅第,他们的亲属被迁出补为官吏。在这个时候韦贤因为年老有病免去丞相职务,魏相于是代替韦贤做了丞相,并被封为高平侯,赐食邑八百户。到后来霍氏的人怨恨魏相,又畏惧他,打算假称太后有诏令,先把丞相魏相召来杀了,然后废黜天子。事情被发觉,霍氏的人被杀了。

宣帝才开始亲自处理朝廷政事,励精图治,选择贤臣,考核名实,魏相作为丞相,总管各官署的事务,很得皇上的欢心。魏相通晓《易经》,有正宗的师法,魏相喜欢观看汉朝旧事和大臣处理事务的奏章,认为现在与过去制度不同,现在要做的是奉行过去的旧例罢了。因此他多次条陈汉朝建国以来处理事情的妥善方法,以及贤臣贾谊、晁错、董仲舒等人的言论,奏请皇帝予以施行。魏相命令掾史查访各郡国的事务以及从家里休沐回到官府,就禀报各处的异闻奇事,有时有反叛的贼寇和自然灾害变故,郡守不上报,魏相总是向皇帝上奏说明情况。魏相执政九年,神爵三年死去,谥号为宪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