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个可治疗水火烫伤的草药

 植物游记樊蓉 2023-08-26 发布于贵州
写在前面

记录两个在腾冲遇见的草药,像这些草药的话,知网上的资料很少,地方标准也没有收入。

不过有一个APP叫“药智数据”的,搜索这些草药的名字,上面可以查到。

资料多来源于《中华本草》,《中华本草》上记录了很多草药和他们使用方法,记录的很全。

像这种野生草药,之所以不像其他草药那样被大面积种植,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缺陷的。

或是疗效不那么确定,或是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从而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今天的两个都是凉药,偏寒凉,在它们的诸多功效里面,我觉得最值得开发的是治水火烫伤。


薄叶卷柏

【来源】为卷柏科植物薄叶卷柏的全草,生于林下或沟谷阴湿处,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性】味苦、辛,性寒。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风。主治肺热咳嗽,急性扁桃体炎,乳腺炎,漆疮,烫火伤,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小儿惊风,麻疹,荨麻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或干品研末撒。

【附方】

治烫伤:石上柏适量研细,先将创面搽上菜油,再撒上药粉,每天换1次。

治漆疮,荨麻疹:石上柏30~60g,或鲜品150g煎水洗,每日2次。


茅瓜

【异名】解毒草,老鼠瓜,山熊胆,金丝瓜,老鼠黄瓜,大种老鼠拉冬瓜,耗子瓜,野甜瓜。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茅瓜的块根。常生长于海拔600~2600m的山坡路旁、林下、杂木林中或灌从中。

【采收加工】全年或秋冬季采挖,洗净,刮去粗皮,切片,鲜用或晒干。

【滇南本草】治肺痈,排脓,消烦渴,止肺热,消跌打损伤瘀血,清化日久老痰黄痰,下气,解疮毒,治痈疮肿毒,并止咳嗽带血。

【云南中草药】养阴清热,解毒。主治热病口渴,毒蛇咬伤,痢疾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使用注意】忌盐,孕妇忌服,虚寒甚者忌用。

【附方】

治疮痈:茅瓜15~30g,水煎服,并用鲜根捣烂敷患处。

治烫火伤:茅瓜研末,调麻油涂患处。

【现代临床研究】治疗感染性炎症:茅瓜根晒干,去粗皮,研细粉,每次3~6g(小儿酌减)口服,每日1~3次。或以冷开水调药粉外搽患处,每日1~3次。

治疗急性肠炎,胆道蛔虫并发感染,烫伤并发感染、牙龈炎、扁桃体炎、泌尿道感染、毒蛇咬伤等患者计140例。结果治愈130例,无效10例。

治疗中未发现明显副反应。对于辨证属“热证”者疗效较好,属“寒证”者疗效较差。

本品块根在滇南本草称“天花粉”,云南、贵州民间曾作天花粉用,但其功效与天花粉不同,毒性较大,因此不能作天花粉入药。

很好用的护肤品: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讨论交流请加个人微信号:13072583732

(2)药智数据《中华本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