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评价宋朝的历史地位?

 强哥的书屋 2023-08-26 发布于四川

一、如何评价宋朝的历史地位?

宋朝是继五代以后建立起来的统一封建王朝。

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多称为“弱宋”。

如何认识宋朝的历史地位呢?著名宋史专家邓广铭、漆侠都认为,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高峰。

漆侠曾形象地说到,我国封建社会的总趋势,经历了两个马鞍形,从战国经秦汉是第一个高峰,魏晋时期下降,唐代又逐渐上升,宋代发展为高峰,元代又降下来,明清恢复发展。

宋朝的历史地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评价。

政治方面,宋代典制对后世影响巨大,其突出现象是藩镇割据消除,进一步形成了统一多民族大国,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元明清继承。

农业方面,宋代人口过亿,为汉唐两倍,垦田也是汉唐两倍,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

手工业方面有了很大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突出,其中商品货币关系进步明显,海上贸易空前发达,在文化科技方面,三大发明完善或发明于宋代,对世界影响巨大。

文学、史学、教育、哲学都取得了突出成就。

总之,宋朝在我国历史发展总过程中无论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都处于极其重要的阶段。

二、陈邦瞻如何看待宋朝历史地位?

如果我们能以开放的、理性的态度去看待宋代历史,则不难发现这一时期在中国历史演进序列中特有的重要意义。

严复先生早就指出,宋代对于现代中国人民族性和世界观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古人好读前四史,亦以其文字耳。

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

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

”[2]陈寅恪先生也曾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宋代在中国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上的位置早被学术界所敏锐洞察。

近些年来,宋史学界希望摆脱以往习用的朝代框架,而努力使自己的研究在更长的时段——唐宋或宋元明——中找到意义。

“唐宋”、“宋明”并称,都是有着特殊意味、特殊魅力的时间概念。

这既是因为不同时代在政治、制度、思想以及文化成就上的连续性,牵动着国人对于“文明昌盛”的自豪记忆,也是因为前后历史之间明显的反差甚至“断裂”。

讲前后的关联与递嬗,钱钟书先生曾经说:“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是一向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得数到宋代。”

谈到区别与转型,又有“唐型文化”、“宋型文化”之说。

“唐宋”并提,将宋代作为唐代中期以来一系列重要变化的整理定型期;而“宋元明”的概念,则将其视为中华帝国中期至后期转化过程中一系列新发展的开端。

也有学者从文化史、思想史的视域观察“唐宋”或“宋明”连称背后牵系的意义,开拓出新的研究理路。

将宋代的历史置于长时段中予以认识,有效地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力图把握“中国大历史”的黄仁宇先生曾经说:“中国历史中主要的朝代,每个不同,而尤以赵宋为显著。”经历过晚唐五代的社会变动,既有秩序被冲击,社会结构调整重组,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趋势明显,王朝的务实基调体现在方方面面。

《清明上河图》描画了北宋开封繁忙的河运与热闹的街景

从宋代本身的发展来看,大量新的因素出现:生产水平提高,租佃制、雇佣制发展,坊郭户等非主体社会阶层成长,商品经济与海外贸易兴盛,都市面貌改观,社会流动频繁。

中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在宋代基本完成,江南由此成为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

出现于隋唐的科举选官制度,从操作方式到社会影响力在宋代都发生了深刻和明显的变化。

新型精英(“寒畯”)站在开新风气之前沿,文化传承者身份下移,知识传布面扩展;家族与地方社会凝聚力增强。

此外,新儒家的觉醒,学术思想的活跃创新,士人对于道德理性的不懈追求,艺术情趣与品味风尚的转移,先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与传播,民众生活习俗的变化…

凡此种种,无不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政治方面,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皆处在逐渐强化的过程中,而限制君权的制衡程序同样在加强;为保证理想社会政治秩序的建立,宋代士大夫亦努力“致其君为尧舜之君”。

认识宋代的历史,还需要将我们的视野放宽。

研究者所面对的,不仅是一个王朝,而应该是一个历史阶段。

当时,相对于宋朝来说,辽、夏、金都不再是周边附属性的民族政权,而已经成长为在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都能够与宋王朝长期抗衡的少数民族王朝;赵宋作为中原王朝,在当时历史大势中的核心地位和领头作用,不是体现在统一大业的领导权上,而是表现在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巨大而深远影响上。

就横断面来看,宋代的统一,其疆域面积远不及汉唐;而其统治所达到的纵深严密层面,却是前朝难以比拟的。

此后,中国历史上再没有出现过地方严重分裂割据的局面。

当时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在一个相对流动的社会中被潜移默化地整合着、渗透着,以至于今人还会感觉到宋代留给我们的些许印痕。

应该说,宋代处于中国历史重要的转型期,它面临着来自内部与周边的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并不是古代史上国势最强劲的时期;但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建树,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段。

三、明朝陈邦瞻怎样看待宋朝历史地位?

明朝陈邦瞻在《宋史纪事本末》中记载:“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宇宙风气,其变之大者有三。……宋其三变,而吾未睹其极也。……今国家之制、民间之俗、官司之所行、儒者之所守,有一不与宋近者乎?非宋而乐趋之,而势固然已!”

陈邦瞻(1557——1623年),字德远,号匡左,江西高安荷岭上寨村人。明万历26年进士,史学家,明朝重臣。历任南京大理寺评事、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广东、兵部左侍郎兼户工两部侍郎等职。天启三年(1623年)卒于任上,诏赠兵部尚书。

陈邦瞻“平生无他嗜好,而独好书”,“尤精于史学和诗词”。他的代表作品有《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和《莲华房集》,这些代表作品均属我国史学界分量很重的必读作品之一。

四、宋代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宋代没能完成大一统,积弱积贫。

但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娱乐业兴起,市民文化兴盛时期。

科技先进,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时代!

五、为什么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看宋朝的社会变革。通观历史,宋朝社会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承上启下的变革转折时期,社会各方面多有变化。比如:

经济方面 均田制彻底瓦解,租佃制普遍发展。租庸调制度废除,继“两税法”发展而完善为“二税”。一些城镇的功能由军事要邑发展为工商业城邑。由于商品经济的相对发展,宋朝时期出现了纸币“交子”,又有“会子”、“关子”等,对后世的币制影响很大。一些方面或地区已具有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社会条件。

社会结构方面 统治基础由士族地主为主变化为以大官僚、大地主为主。劳动者的人身依附关系因租佃制的发展而相对松弛。

政治制度方面 由皇帝、士族地主政治体制,变化为皇帝、官僚、地主政治体制。宰相事权的分化和削弱。由府兵制变化为募兵制。地方行政区划沿唐“道”而设“路”,并发展为一级行政机构。羁縻政策有所发展。

农民起义方面 北宋初年的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了“均贫富”主张;南宋初年的钟相、杨幺起义进一步提出了“等贵贱”要求,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由此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思想文化方面 古文运动的完成,儒学的复兴,理学的产生,宋词的兴起,方志学的形成,金石学的兴起,话本的产生与发展,佛教的中国化大众化,等等,都是封建社会中划时代的变革和转折。

宋朝的这些社会变革和承上启下的转折,规模巨大,内容全面,丰富多彩,波澜迭起,大多始于中唐以后,完成于宋朝,并且深远地影响于后世。

蒙文通曾指出:“秦以来二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就巨大变化来看,可以唐前唐后分为两大段;就其显著的段落来看,可以魏晋、中唐、晚明为四段”。

“这四个阶段中,又以唐前唐后之变最为剧烈,而且也更为全面。

”因此,同正确认识宋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高度一样,也要正确认识宋朝在中国古代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方能科学地了解历史真实,把握历史发展的轨迹和规律。

来源:史册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