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X论趋势:日本此时强推核污染水排海的真正动机

 采菊东篱下肖秦 2023-08-27 发布于河南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在不动武的情况下,只会出现两个结果。

第一,现在全面禁止日本水产品,最后全面禁止所有水产品。

最近一两天,网上已经出现我国海边渔民的境遇了,其影响会有多大就不用多说了。

虽然,我们国家在内湖养殖技术非常先进,但有这样一种恐惧在,一定会有不法商人铤而走险,也一定会有资本去炒作这一话题,从而大幅提高水产养殖品的价格。

以后,我们绝大多数人的餐桌,也就基本告别了海鲜,那些依海谋生的数亿人,也就失去了生活保障。

第二,经过长时间核污染水排海后,根据预测,这些污染水已经抵达我国领海,最后,根据多次检测,得出的结论是辐射值不超标,大家可以继续放心大胆的继续食用海产品。

这对于公信力的损失有多大,我想就不用我多说什么了,这会积累怎样的情绪,也不用多说了。

这两种结果,可以说,都是我们无法接受的。

内容图片

换言之,对于日本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不能指望制裁制裁,限制限制就完事了。

有一种观点认为,封锁日本经济,让它崩溃。

日本YCC政策的问题,我想不用我再重复了。

而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在大国竞争的夹缝中生存的难度,我也不想多说了。

对于一个本来经济和产业都要崩的国家,这种封锁的意义有多大?

更何况,它崩溃了,核污染水排放就停止了?

可能出现更加惨绝人寰的事件发生。

正是基于不动武的两种最终情况,才是我异常愤怒的根本原因。

那么,日本为什么执意现在排海呢?

内容图片

网上现在出现了不少说法,总结来说,就以下两点:

1、利用秋冬季洋流,直接威胁我国临海地区,使得我们沿海环境恶化,使得外资逃离;

2、一人死,不如一起死,同归于尽。

关于第一点,我已经不记得地理中的海洋环流知识了,况且,我也不是核污染方面的专家,这些我不知道。

而关于第二点,这个想法未免太儿戏,因为还没有到需要同归于尽的地步。

内容图片

需要再次强调一个重要观点,这个观点我之前也强调过,同时,这个观点需要牢记,因为明天关于金砖组织的文章中,也是基于这个观点的,即:

在过去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中,经济利益是唯一的优先项,所谓军事服务于政治,政治服务于经济;

但是,当旧有的全球化经济开始解体,形成大国竞争的局面时,经济是服务于政治的。

因为大国竞争,是国力的比拼,是需要集中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进行的竞争,集权,是典型的特征。

就拿现在的俄罗斯为例。

乌克兰危机爆发,俄罗斯的经济也悄然转为了战时经济(这点我之前有单独的数据分析和逻辑分析)。

现阶段,俄罗斯的经济主要服务于军事,而军事行动,是政治意志的体现。

这就是竞争中出现的物极必反,政治不再服务于经济,而是经济服务于政治。

同样的,在之前很多文章里也强调过。

在旧有的全球化经济时代,美联储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全世界所有人的心,美联储,是那个时代的中心。

而如今,其实大家已经很明显的感受到,美联储的影响力在下降(毕竟破产几个月了),而各国政客的态度,比以往更加受人关注。

比如,前段时间,美国芯片三巨头齐聚美国白宫,劝说政府放松对华芯片管制,但毫无效果。

资本在与政治的角力中,不再占据绝对优势,这种优势开始被缩小,后面还会被反超。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美西方有着那么多反经济逻辑的政策施行,原因是要与我们竞争。

我们在回到核污染水排放的问题上。

从目前的新闻来看,在2020年,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处理报告中显示,日本政府,批准了700亿日元的经费,用于消除关于核污染水相关方面的负面新闻,也就是足足5亿美元。

这比辉瑞进入中国市场的公关费1.68亿美元,以及日本核污染水当前排海费2500万美元,要多得多得多。

再加上无法量化的信用成本以及政治成本,怎么看,这事都不合理。

换言之,目前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决定性动机,并非经济原因,而是政治原因。

政客,最为主要的是关心权力。

权力,讲求的是控制;而控制,就需要筹码。

而要弄清核污染水排海的政治动机,就一定要考虑日本政客,以及它的“主子”美国政客。

内容图片

美国,它目前面临的挑战有以下三点:

1、债务问题

这个问题我分析的很多,这里就粗略的说一说,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慢慢往前翻看。

信用货币体系要玩不下去了,现在就需要吊命。今年下半年,根据目前的预测,美国要发行一万八千亿美元的中长期国债,但找不到足够的买家。

第一大买家美联储坚持缩表,即使降息,也要缩表;

第二大买家美国银行体系,从3月起,截至到目前,已经抛售2000多亿美元的中长期国债,因为相信持有美国国债等于护身符的银行已经开始到了,比如硅谷银行,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第三大买家就是日本(这个国家的经济观点比较奇葩,之前有一篇文章详细讲过),日本由于恶性通胀持续输入(大国竞争导致),日元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日本央行对于YCC政策的控制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并且已经发动了两次“偷袭”。其结果就会导致日本政府和日本企业所持有的26万亿美元的海外资产会被抛售,其中美债比例相当大。

第四大买家是我们,这个放在第三点谈。

第五大买家是英国,根据数据显示,英国也在抛售买债,不过它之所以抛售买债,最大的问题来自于金融衍生品,这方面的例子就是瑞士信贷倒闭。

至于欧洲其他国家买家或者机构买家,对于美债问题,都和金融衍生品有关。这个逻辑是去年分析的过,就一句话带过了:

美联储大幅加息和缩表,导致资产价值大幅下跌,金融衍生品的抵押基础大多以美债为主,抵押资产价值暴跌,债权方会要求债务方追加保证金(大量交易都是掉期交易和对冲交易),大家就会在本就缺少美元的情况下疯狂抢美元,促使美元大幅升值。

抢不到足够美元的国家和机构,无法满足追加保证金的要求,就会被强制平仓,浮亏也就变成了实际亏损,且通过掉期交易加的杠杆,就会使得这些国家和机构陷入债务危机。

这一危机是连带的,因为金融网是一张网,我的资产是你的负债,而你的资产则是他的负债,环环相扣,要死就是一起死。

这也是瑞士信贷破产调查结果要封存五十年的根本原因,因为一旦公布,这种恐慌和恐惧会瞬间拖垮瑞信的交易对手们。

内容图片

2、经济“热胀”问题

这是一位专家最近新创造的形容词,比滞胀更加可怕。

前两天刚好谈到过美国通胀问题,它已经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加息,为了反通胀,但提高了政府的利息支出;利息支出的提高,导致政府财政赤字的增加;财政赤字的增加,进一步推高了债务的增加;而债务的增加,又使得更多的新增货币流入市场(信用货币体系的核心--债务创造货币);新增货币增加,又加剧了通胀;通胀高了,又只能进一步加息。

这是一个自我强化的死循环。这还没谈到本次美西方通胀的核心问题--供应端碎裂,这个问题放第三点谈。

所谓滞胀,即经济停滞,通胀高企。

而现在美国经济数据的体现则是,经济提升,通胀高企(今天鲍威尔已经强调了继续加息),第二季度美国GDP同比增加2.6%,但财政收入却同比下降4%。

这充分体现了美国资产泡沫还在继续拉升。

正是基于此,热胀这个词才被新创造出来。

关于这个问题,建议不太理解的小伙伴翻看8月22日的分析。

通俗来说,资产炒作(股市、房地产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绑架了国家整体经济,占用了国家全大多数经济资源,绑架了整个国民经济。

而对于资本而言,此时的扩张是毫无顾虑的,因为它已经绑架了整个国家和国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会达到一种肆无忌惮且癫狂扩张的状态,因为国家和国民会想方设法的给资本兜底。

现在美国资本就是如此,而我们压制房地产、互联网的高杠杆产业,也是这个道理。

内容图片

3、大国竞争

也就是中美俄三大国的竞争。

这个逻辑也讲过很多,即:

世界经济分四块,设计、生产、消费以及能源和原材料;美西方把持着设计,中国把持着生产,东西方平分了消费,俄罗斯掌控了能源和原材料。

这里的掌控并不是指一家完全掌控,而是通过某些组织和国家联盟共同控制,比如欧佩克+目前和美国进行了快一年的石油定价权争夺战。比如金砖扩员后,俄罗斯欢呼,金砖组织控制了全世界天然气储量的一半以上。

三大国的矛盾点在于:

在旧有的全球化经济中,美西方依靠设计专利,做着轻松的服务类工作(专利授权,金融服务,法律服务等),却赚取了产业链当中的绝大多数利润。

我们掌握的全世界50%的工业生产能力,谈不上大鱼大肉,但比以前要好得多。

但是,像俄罗斯这种能源和原材料提供国,出卖着不可再生的资源,却赚取着产业链中最微薄的利润,这是这些国家逐渐无法长期容忍的。

这也是为什么美俄之间的矛盾在2012年就率先爆发的根本原因,因为所处的产业链位置不同,中美间的矛盾要比美俄之间的矛盾缓和一些。

经济全球化,是需要建立在廉价的能源供给和原材料供给之上的,因为只有这样,成本才压得住。

但是,能源和原材料,作为工业产业链中的最上游,其实是最为核心的环节,因为它不仅可以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同时,还有定价权的核心利益。

所谓定价权,即:我说用什么货币,就用什么货币。

也就是说,俄罗斯的战略,是直接威胁石油美元的战略,体现依然是这近一年的欧佩克+与美国的石油金融战。

更何况,俄罗斯手里还有天然气、铀矿以及提纯铀生产力。

至于去美元化,抛美债等等问题,其实都是大国竞争的体现而已。

而且,这一次与之前的“冷战”美苏争霸有着两点本质不同,即:美西方的工业生产力不足,且这一次是全方位的竞争(苏联当时忽略的金融方面)。

内容图片

再说日本面临的挑战。

其实日本就面临一个挑战,其他的都是这一挑战的衍生表现,即:产业无法升级。

日本所谓的“消失的三十年”,根本原因是产业无法升级,这其实是美国压制的结果。当然,谁让日本是战败国呢?

产业无法升级,所以通缩了三十年,在第二代工业化中,停滞了三十年。

第二代工业化最大体现就是汽车产业。

第三代工业化体现是互联网。

当然,被压制的不仅仅是日本,欧洲也被美国压制住了。

也就是说,日本和欧洲,都是没有实现完全第三代工业化的国家。因为他们只在这里面承担的一小部分职责,且被牢牢限制住了。

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互联网巨头公司是中国和美国的,欧洲就已经很少了,日本就更少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内容图片

如果把每个经济体想象成一个气球,当这个气球向上膨胀被阻挡时,这个气球就只能横向发展,也就是军事解禁。

世界上,除了中美俄,其他国家的军事装备水平,本质而言,与二战没有太大的进步。

也就是说,对于被限制的日本而言,军事发展,是一个即插即用的选项。

不仅技术合格,更重要的是,可以立即产生效果的方向。

日本,是个岛国,并且夹在中美俄三大国中间。

资源匮乏,人口相对来说还不少。

由于被美国压制,通缩了三十年。伴随着目前全球资源争夺战的白热化,日本的经济随时要崩(这也是最近日本政府不断去其他国家访问寻求合作的原因,同时,无论是金融还是工业体系,都面临着崩溃的风险,看看同为岛国却工业空心化严重的英国就知道了,日本只不过由于工业实力尚可,还能挺一挺,毕竟,先倒下的,一定是最脆弱的)。

这种现实的危机,以及日本历届政府渴望恢复“国家性”的诉求,军事解禁,是日本现阶段最大的诉求。

正好在这一点,也给了美国的可乘之机。当然,留着它,本来就是为了这个。

至于日本工业为啥被干成这样,完全是因为我们祖辈和父辈的勤劳努力,全面挤压了日本制造业。

按照美西方本来的打算,日本也是要像英国一样,过渡到以金融和高端服务业为主的国家,从而控制亚洲大陆。

只不过,我们的祖辈和父辈们太猛,直接把它干成了一个四不像。

金融和高端服务业,我们有香港,有上海,制造业就别提了,毕竟我们是全工业产业链条。

内容图片

总结一下。

美国的诉求是:债务问题、通胀问题、大国竞争问题。

日本的诉求是:产业转型,避免自己把自己闷死。

而美国政客还面临一个关键问题--2024年大选。

美国要大选,经济情况不好,所以党争加剧,这是对内。

对外,则是甩锅,穷横霸道,转移视线。

这两点很好理解,比如特朗普问题,以及凡事都要扯上我们。

对内党争,对外树敌,引导舆论,树立硬汉形象,忽悠选民,掌控权力。

其实到这,已经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出,这次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政治动机了。

1、美国2024年大选

所以,日本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不能拖到2024年,那样会不利于拜登政府的竞选。

此时排海,到正式选举,还有一年的时间。美国舆论方面,会掩饰甚至直接忽略这个问题。

而现实是,很多美国人压根不知道这事,或者单纯的认为,这种排放是符合标准的,这个已经有不少在美华人已经证实了。

内容图片

2、用舆论控制交换债务问题和大国竞争问题

从这件事上,我们依然得承认,美西方在全球舆论的控制权是相当厉害的。

美国和欧洲的官方都在给日本背书,国际原子能机构也是如此,而很多东南亚国家和南太平洋岛国,甚至连个发声的渠道都没有。

而日本,则大概率继续严守YCC政策,避免日元出现主动的升值压力释放,同时,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吃进美债,继续帮助美国政府,给美国经济吊命。

因为在今年4月份,日本央行行长换届时,IMF还专门发文,警告日本,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不要乱搞,这个新闻当时我也分析过。

也就是说,美国,通过舆论控制,和官方背书,支持日本核污染水顺利排海,而日本,需要帮助美国解决一部分债务问题。

而理想的情况是,日本自爆,替美国背下这口黑锅,美国在顺势推行新一轮的“金融改革”。

我一月份就已经提出过这个观点了,而拜登就在这两天,已经在G7国家范围内提出了这一构想,细则没有纰漏,但这涉及中美关于第三国家债务问题的博弈,之前分析过一些,这里就不展开讲了,后面出现关联的新闻再带着讲。

内容图片

3、美国,会适当放松对日本的军事限制。

这一点,在日本想要对乌克兰进行军援的问题上就有所体现。

美西方对于乌克兰的军援已经达到了极限。

而目前有能力生产,且还没有投入生产的,只有日本了。

韩国和以色列被各拿走了三十万枚炮弹后,本身就会在中东和朝鲜半岛产生微妙的平衡改变,如果继续拿,这两个地方的损失是美国无法承受的。

日本的军事解禁,一方面可以缓解日本经济问题,毕竟又有了新产业可以发展;一方面可以缓解美西方援乌的尴尬(欧盟今年打算给乌克兰提供100万枚炮弹,截止目前,提供了不到三十万枚,马上九月份了);而另一方面,则是作为弃子和耗材,威慑我们。

核心在于,日本的军事解禁,势必会牵制我们的军事力量,这对于我们在海外资产的保护,是不利的。

因为现在,对于资源的争夺,是非常激烈的,政变和军事冲突会在非洲和南美洲甚至大洋洲频繁发生,如果海外的资产得不到武力保护的话,这会大大削弱国家的竞争力。

这一点,从尼日尔问题以及阿根廷问题就看得出。

尼日尔有着世界第五大铀矿;阿根廷则有金矿、银矿,同时也是南美锂矿铁三角的核心。

不过,阿根廷的问题要复杂一些。

同时,万一日本军事解禁到了一定程度,同时经济又自爆了,日本一定会重走侵略的老路。

届时,由于日本经济自爆,连带引爆了整个美元体系,欧洲的金融市场同样会爆掉,美国再来一个正义的化身,再揍一遍日本,债务一笔勾销,洗牌重来,继续坐庄,制定新的国际游戏规则,这也不是不可能的。

内容图片

至于我看到还有作者认为,核污染水排放影响我们国家,最后导致我们国家新生人口大幅度减少,再叠加新的生物攻击等等,我觉得这事战线拉的太长了。

所谓政客,看不到那么远,能看这么远的,就是政治家了。

而在美西方的体系下,特别是“新自由主义”洗礼后的美西方,政治家,几乎绝迹了。

总结来说,日本此时的核污染水排海,是由于美国2024年大选为主要驱动力,同时利用舆论优势交换日本为美国债务问题吊命,适当解禁日本军事发展,牵制我们的注意力,最后,日本经济自爆,并再一次走向军国主义,美国再顺势推倒重来,“皆大欢喜”。

万一,日本愿意经济自爆呢?放开YCC,大肆抛售欧美资产,点炮美债危机呢?

美国会直接干它,信不?

然后,推倒重来!

敢不敢动手,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关键问题。

如果说,以往,能动手,却不动手,体现的是胸怀的话。

在如今的国际局势下,敢不敢动手,其实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因为世界,并非我们所认为的那样的。

明天就讲讲最近的另一大热门话题:金砖组织历史性扩容,可能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喜欢本文的小伙伴以及期待明天内容的小伙伴点个关注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