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问世间什么最难?修心最难

 新用户86028838 2023-08-27 发布于内蒙古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培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我们先来了解本章的字面意思。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想要把天下占为己有,不管你怎么样去做,我看都是行不通的。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天下这个东西是神器, 神器是什么?当然不是凡人能拿得了的,更是不能占为己有的。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你要是一定去占有它,一定会失败。你要想把天下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中,一定也拿不了,会失去的。

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天下的万事万物各有其自然之性,要么先行,要么跟随;要么性缓,要么性急;要么强大,要么羸弱;要么承载,要么倾覆。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所以圣人要去蛮力,去奢华,去骄气。

了解完字面意思,我们来深入探讨本章《道德经》有哪些深意,能给到我们哪些启示,提升我们哪方面的认知,以及哪些方面可以让我们在实践中去运用。

本章讲到修心要遵循的一些原则。

我们先从一桩流传千年的公案说起。

有次路过竹林,风吹过竹林,竹林随风摆动,发出沙沙的声音。智学老师问,竹子究竟动了没有?

了解禅宗的人可能会回答,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所以,竹子没动,是心动。

然而,对于是幡动还是心动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这样认为,当幡在风的吹动下飘动,不是因为风在动,也不是因为幡在动,而是因为观察者的内心认为幡在动。

这种逻辑是什么?观察者内心认定幡动,幡就动,观察者心不动,则幡也不动。显然,这种逻辑不符合实际。人们会说,我的眼睛明明告诉我竹子在动,我就算闭上眼睛去触摸竹子,它还是随着风在动,为什么说竹子没动,而是我的心在动?你问其他人,其他人也会说,的确是竹子在动啊!风吹幡动,地球在转动,四季在轮回,天上的云在飘,火车在开,人在走动,人在开口说话,一切都在动,为什么说是心在动?

注意当时慧能禅师所处的情境。据说当时所有人都在坐禅静思时,忽然吹来了一阵风,把挂在门口幡旗吹得飘舞起来。这一幕被两个和尚看到了,其中一个说道:“是风吹动了旗帜,幡旗本身并没有动。”而另一个和尚却说:“你说的不对,现在根本就没有风,那幡旗是自己在动。”

两个僧人为此争论不休,慧能禅师对他们说:“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在这个情境中,慧能禅师点出的是两个僧人为客观的事物在争辩,非得争个是非对错,是心在躁动。

抛开这个情境,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可不可以呢?

也可以。

往更深层探索,就涉及到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老子在第一章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谓“道”,用现代话讲,指的是客观世界,“名”指的是人的主观世界。主观世界是人的大脑的思维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客观世界就是除了自己的主观思维以外其他的所有。

在理想状态下,我们的主观世界能够像镜子或者摄像机一样,准确、客观地映现客观世界。我们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受情绪情感的影响,我们有认知的局限,有思维的偏差,这些都会让我们的主观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产生偏差。我们看到的一切实际上是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投射,就跟带着有色眼镜在看世界似的。思想指导行为,思维有偏差,行为也会产生偏差。

举个例子,我们一群人,有大人有小孩,在聊天的时候,有个孩子一直沉默不语。其中一个家长很希望这个孩子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孩子依然笑笑不说话。一个孩子说,你们别叫他说话了,他就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另一个孩子说,这么多人,他是怕尴尬。有的大人说,他还是想说话的,只是不知道说什么。我问这个孩子不说话的原因,这个孩子说,他只是觉得话题太无聊。

还有最近很火的某位歌手发了一首歌,一石激起千层浪,各方解读,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解读是对的,然后又引发网络的热浪。

这些都是我们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投射,能不能完全反映客观世界?不能。

想了解客观世界怎么办?观察。

假如把“我”去掉。不管我在不在,万事万物都在那里独立运作着。四季在轮回,有人出生有人死亡,风吹竹林在动,风吹幡在动,有的孩子不说话,有的孩子话很多……

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道,都是客观存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有规律的事物是不动的。比如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四季有春夏秋冬,风一吹幡,它必然飘动,所以,对你的主观来说,它们是不动的,是阴。如果哪一天,太阳从西边升起,没有了四季,大风吹幡,它居然不飘了!这就产生了阳。你就知道,有问题了。就跟你检查身体一样,拿到报告单,一看,阳性,啊!

人的主观是阳,客观世界是阴,阳动阴静。从更深层、更加抽象的角度来说,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没问题。

我们的目光所及,是这世界的表层,从这表层去观察,观察看上去动的事物的本质、事物的规律。风一吹幡就动,风一吹竹林在动,当你总结出这样的一个规律,它就变成不动,变成阴。不是幡动,是心动,是心能达到的层次,直达的是本质,是规律,是道。领悟到了这一层,你就领悟到了作为自然规律的道。

那么,格这些物干嘛呢?天天坐在寺庙里参禅的只是一部分人,大多数在世俗中生活的人,有这样一条通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本章《道德经》就在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依据什么样的规律,什么样的准则。

一、治理天下不可用蛮力,胡乱作为将自取灭亡;

二、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

三、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形态,要允许差异性和特殊性的发展,因势利导,不可强行套用自己认为对的模式。

我们要认知到这些规律,并且运用起来。

对于物,我们相对比较容易找到规律,比如农民对气候、土地和植物的了解,渔民对河流和鱼的了解,打仗的人对阵法了解,它也就破了……而对于人的了解,我们必须要经过修心才能看到人的规律。规律是标尺,对于任何违反自然规律的事,你就能看出变化,看出动在何处,那么,你就可以改变因果关系,将情境往正向积极的方向引领。

我们人自身需要去除三大限制,去甚,去奢,去泰。否则,我们被蒙蔽在世界的表层,因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从而看不到规律的存在。

很多领袖级人物在打江山的时候,广纳贤才,克勤克俭,励精图治,然而,在守江山的时候,因为高高在上,就开始变得自满骄傲,奢侈堕落,更多继承江山的人,忘了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自己的天下,荒废朝政或者使用暴力来治理天下,搞得民不聊生,最终国家覆灭。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这些事情层出不穷。

修心难,除了心静难,透过表层总结客观世界的规律难,还难在我们有时候可能会有这样的假象,了解自己很难,了解别人好像很容易。因为别人做什么,我们能看得到,别人说什么我们能听得到。对于自己,有时候,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一天到晚糊里糊涂的样子。

很容易了解别人,是一种错觉。其实,了解自己最容易,而了解别人却很难。因为,我们对自己的生长环境非常清楚,对自己的行为习惯也是了若指掌。通过对自己的了解,我们才能够很容易地对他人做到更好的认识和理解。

真正去了解别人,我们才会发现,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形态。作为一名领导者,最重要的就是要允许差异性和特殊性的发展,善于利用这些人的特质,因势利导,不可强行套用自己认为对的模式。

老子认为,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领导者不能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到人们头上,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不要把人民当工具,满足自己的需求,因为人民也有需求。不要把人看成都是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一样,文化也就不一样。

只有去除掉个人的私欲,才能真正得天下。只有先把这几个限制人思维的观念去除掉,领导者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