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年人的大脑成长,只基于两个字

 剽悍晨读 2023-08-27 发布于上海

主播:吴名

大家早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23年8月27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脑与阅读》。

这本书是由全世界极具影响力的认知神经科学家斯坦尼斯拉斯·迪昂所写。在这个信息快速运转的时代,每一种事物、每一个行业,迟早会迎来无法预测的变化,终身学习成为时代的要求。而一个人一生如果想要获得过人的成就,注定与读书和终身学习形影不离。想要真正了解阅读,真正实践终身学习,不妨读读今天的文章。

这次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大脑喜欢怎样的成长路径?


成年人的大脑 

数据显示,成年人的大脑基本都处于某种定型状态。

也就是说,他能理解不到20个字组成的句子,那么他就很难理解30个字组成的句子。

而对于长期没有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的人来说,那么他可能只能理解10个字以下组成的句子。

这是因为一旦成年人的编码方式定型之后,他对世界的理解就定型了。

想要改善大脑的编码方式,只能依靠两个字:学习。

在一个没有受过训练的生物体内,存在大量冗余的神经元,许多神经元执行同一种粗糙的分辨工作。而学习会产生更精确的表征,每个神经元能对有限范围内的刺激做出精确的反应。

比如,当一只猴子学会了精细触觉分辨任务以后,它的神经元只对更小范围内的皮肤做出反应,而表征相关手指触觉信息输入的皮质区域范围会扩大,反应也更精确。

音乐训练也同样会影响我们的脑。钢琴家和小提琴家的脑中操控左手的皮质区域面积更大,也更精确,较早开始学习演奏的人尤其如此。


重塑的过程

人们在学习时,大脑编码的过程依靠两个字:侵犯。

在触觉训练期间,控制手指的脑区通常会侵占负责手臂或面部的邻近区域。

这种入侵可能会对其他身体部位的知觉产生负面的影响。但是反过来的情况是:学习能引起积极的改变。

神经元为功能A习得的能力,也可能对功能B有用。小提琴家的手很灵活,这就会提高他们学习打字和缝纫的能力。

简单说,某项训练会促进横向功能的提升。

比如,一个人阅读能力很强,那么这给他带来的好处是什么呢?

他比别人拥有更多的时间。

比如,同样阅读理解一个问题,别人可能需要1分钟,但是他只需要30秒,这会让他在考场上获得时间优势。如果是100道题的话, 那么他足足获得了50分钟的额外时间。

另外,因为文字是由几何图形构成的,所以,阅读能力的提升,对图形识别也很有帮助。

 
联觉

在脑科学领域有个词叫:联觉。

学习在联觉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联觉者来说,并非所有的物体和形状都是有颜色的,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字母和数字受到影响。而这些正好是童年后期掌握的符号。其他人类文化领域也有关于联觉的记载,比如口头单词、语音、交响乐、乐器,甚至菜肴的味道等。

联觉只出现在后天习得的文化客体上,这暗示了它与神经元再利用的必要特征存在紧密的联系。

这种神经细胞间的角逐,可能在大脑皮质水平上造成暂时的混乱。

拿阅读来说,我们已经看到,由书面单词唤起的激活最初是弥漫性的。它先是在视觉系统之内探索,最终聚集到左半球的 “文字盒子区”。这种激活一旦发生,大脑的其余部分就能明确分辨出,这一区域发出的神经信号当下是对单词而不是对色彩编码。

但是当这种编码过程反复发生后,一条清晰的脑回路才会由此产生。

但是产生的过程中,在联觉效应下,我们其他脑区也得到了锻炼,比如逻辑推理、共情能力和理解能力,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

总结一下,成年人的大脑成长,只基于两个字:学习。其他的一切都只能是辅助作用。比如锻炼、审美、休闲都只能是辅助大脑越来越好,但没有学习,就没有一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