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芾最痛快的一件书法,字字摄人心魄,弥补了王羲之留给后人的遗憾!

 墨品书法网 2023-08-25 发布于北京

“(米芾书法风樯阵马沉著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这是苏轼对好友米芾的评价,从此以后,“沉着痛快”一词也成了米字的“金字招牌”。米芾是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都擅长的大师,也是一位收藏家,曾临摹过历朝真迹,写出来能以假乱真。

“宋四家”这几个人里,米芾的临古能力最强,他集百家之长,转益多师,他自述道:“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这说明早些年的米芾书法个性并不强,到了中晚期,推陈出新,自成一家。

据记载,米芾“集古字”时期,多取唐人之法,比如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等,学褚时间最长,“褚体”窈窕合度的风格也影响到了米芾的创作,从《方圆庵记》《蜀素帖》中能看得出来。不过,这些作品端庄质朴有余,而“沉着痛快”不足,真正突破古人,还要等到他40岁以后。

终其一生,米芾都在深研“二王”笔法,前文提到了《方圆庵记》就是融合《圣教序》用笔和“褚体”风韵而成的。米芾对魏晋笔法的领悟,丝毫不逊于唐初诸人,甚至被誉为“直夺晋人神韵”。熟悉王羲之书法的朋友都知道,他并没有大字行书传世,而米芾的大字行书弥补了这一遗憾,让世人领略如何把羲之笔法放大来写又会出现败笔。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着米芾的大字真迹《山中酬人卷》,这件作品极为罕见,但却被誉为米芾最痛快的一幅字。此帖纵28厘米,横足有3.25米,全卷共24行、67个字,单字大小足有10厘米,几乎是他字径最大墨迹了,字字有摄人心魄之美。

此作写于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此时米芾四十八岁,书法个性形成,融汇诸家所长。《山中酬人卷》内容为唐代诗人张籍的《山中酬人》和卢仝的《喜逢郑三游山》,释文为“山中日暖春鸠鸣,逐水看花任意行。向晚归来石窗下,菖蒲叶上见题名。相逢之处花茸茸,石壁攒峰千万重,他日期君何处好,寒流石上一株松。元符元年春二月望日,米芾书”。

此作行笔徐疾有度,酣畅处如刷字,疾驰处飞白飘逸、连绵不绝。多逆锋入纸,调锋自然,中侧并用,竖画、捺画、出勾时顺势挑出,形成破锋之势。横画收笔含蓄,平捺较为舒展。米芾此卷以浓墨书写,为了避免出现“墨猪”之弊,有意增加迟涩枯笔,创造对比效果。

《山中酬人卷》笔法丰富、八面出锋,结字跌宕多姿,欹正、宽窄变化自然,章法也是随遇而变,而绞转、一搨直下又是吸取羲之法度。如能将这件书法练透,写大字行书时的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