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高考新课标I卷语文试题分析

 毕生谈 2023-08-27 发布于北京

总评
试卷整体呈现出四大趋势:思辨性增强、方法论融入,教考结合和读写结合。
现代文阅读I分析
2023年新课标I卷的信息类文本阅读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提出了“竞争性真相”的问题,对考生固有的“真理观”提出了挑战,深入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呈现出从价值观塑造到方法论渗透的趋势。第四题问到“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涉及到重要概念的理解和筛选文字重要信息;第五题问道“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也展现出“读写结合”的大趋势。
现代文阅读II分析
2023年新课标I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第9题要求围绕给定的关键词写一则文学短评的思路。这一新题型源自统编教材高中必修上的学习任务“学写文学短评”。该任务的说明,为初学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如抓住感触最深的地方展开评论,善于聚焦、抓住小切口等。题干中给出的甲、乙两组不同的关键词,也正契合了这样的指导方向。甲组关键词中,“未来”和“回忆”提示考生抓住阅读中最令人印象深刻之处,即所写内容既是“未来”的想象、又是往事的“回忆”这一点展开思考,延伸至对“成长”主题的认识。乙组关键词“河流”作为文中最重要的意象,也是一个很好的小切口,由此深入,发现文中“河流”的无处不在,体会它的重要性,进而思考它的意义。
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考生的短评思路可以是个性化的。因而试题没有给出参考答案,而是给出两个示例。考生的答案只要思路清晰、言之成理,都可得分。
文言文阅读分析
2023年新课标I卷的文言文试题有两方面的变化。
第一,材料变以往单一文本为复合文本。材料由两段文言文组合而成,分别选自《韩非子·难一》和《孔丛子·答问》。
第二,材料思辨性增强。两则材料在内容上紧密关联,聚焦于“赏罚”问题,展现了法家和儒家主张的差异以及两家立论驳论的交锋。对于赵襄子赏赐高赫的事件,孔子肯定,韩非否定,孔鲋否定之否定,既体现思维深度,批判性阅读的理念,又渗入了黑格尔关于认知方法论的理念。
10题文言文断句无法依靠答题技巧得分,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理解断句。试题将出现4种类型得分——0分、1分、2分、3分,区分度得以提高。此外,考生要在“可断可不断”与“非断不可”之间要做出正确取舍。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
11题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进行考查,AB两项与统编教材中内容衔接,C项可通过上下文推测得出,D项与现代汉语常用语相比较。
14题考查批判性思维能力。子鲋在批驳韩非时,抓住其论述的关键漏洞,即使用了虚假的事实。试题要求考生进行比较阅读、批判性阅读。考生作答,只要将意思答对即可。如果有参考答案之外的其他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古代诗歌阅读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选的是林希逸的《答友人论学》。这首诗所传递的精神与教材中《游褒禅山记》“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中传递的思想如出一辙。并与新课标Ⅱ卷现代文阅读Ⅰ的核心精神——实事求是,求真务实——遥相呼应。体现了教考深度结合的趋势。
语言文字运用分析
1.讲究实用类材料选用的结构的完整性,注重文学类文本选用的情境性。
就其阅读而言,“现代文阅读”指向“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侧重考查学生对整体感知、筛选提炼、积累整合等方面的能力,问题的设置,偏重于命题的预设;“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的材料阅读指向“表达与交流”,侧重考查学生对陈述阐释、介绍说明、应对交流等方面的能力,问题的设置,倾向于学生的生成。
2023年新课标Ⅰ卷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他觉得他是无敌的,他刚从风里出来,风并没能把他怎样了!”
2023年新课标Ⅱ卷(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19 题。“那次云南之行,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看到了腾冲皮影戏。……艺人在幕后操纵着小竹竿,皮影则甩手投足,舞枪弄棍,骑马冲杀,无所不能,往往令观众②。”
这些材料的选用,直接选用萧红、老舍、凌鼎年等作家的小说散文作品,试题编制,青睐文学性、情境性的意图十分明显。
2.突出语文特质,强调综合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在“情境运用”、“表达交流”中,释词解义,行文成篇。
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忌讳死记硬背名词术语,反对机械性的生搬硬套,讲究具体情境下的活学活用。例如下列问题的设置:“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正优雅地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像……似的’,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这些问题的设置,对于老师怎样教好语文基础知识,学生怎样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有着极强的引导性和启发性。
语文基础知识,覆盖语法、修辞和逻辑。语法、修辞和逻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知道,语法研究的是语言的结构规律,管的是“通不通”的问题;修辞研究的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管的是“好不好”的问题:逻辑研究的是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管的是“对不对”的问题。
3.减少客观题判断的数量,增加主观题表达的份额,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抒发思想情感的能力。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正由较为简单的判断向相对复杂的表达倾斜,表现在具体的作答方式上,就是减少客观题判断的数量,增加主观题表达的份额。2020高考语文卷,“语言文字运用”出了三道选择题,2021新课标Ⅰ、Ⅱ卷也都是三道选择题。自2022高考语文起,“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开始逐步减少。新课标Ⅰ卷仅一道选择题,而2022新课标Ⅱ卷无一道选择题。2023新课标Ⅰ卷沿用了2022年新课标Ⅱ卷的方式,竟然也没有安排一道选择题。倒是新课标Ⅱ卷出了一道“情境”推断式的选择判断题。
2023新课标Ⅰ卷五道“语言文字运用”题全部为表述方式作答。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语言文字运用”之选择题的减少,仅仅是数量的变化,其实,它增加了试题的阅读量,凸显了表达运用的作用,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譬如“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处处、微微、早早’,说说它们和'处、微、早’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一题,既能够从组词方式、词性功能的语法角度谈各自的不同,也可以结合文本情境,关联一点修辞,从“意思”和“意味”谈各自的不同。又如“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一题,不仅要求学生熟知常见的标点符号的用法,而且还要求学生了解句式形式,知道一些长句、短句运用的不同作用,这里,同样涉及到了语法知识。
文命题趋势分析
作文的命题趋势,只看新课标Ⅰ卷似乎还不太明显,如果从宏观上看,将其与其他试卷作文题目比较,可能更容易看出它的变化。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作文共有8道,其中4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天津、上海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其变化趋势简要分析如下:
一、联系教材,教考结合
教考结合是近几年的大趋势,在今年的高考题中,新课标Ⅰ卷的作文题目是最明显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它很显然来自于部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中第四单元单元122页的第三个学习任务

这种命题方式过去就有,比如,2020全国新课标卷(1)作文“管仲齐桓公鲍叔牙”,这个题目与必修下第一单元学习任务(P18)中的第二个任务何其相似,教材原文如下:

2022年北京卷“学习今说”,与必修上第六单元单元学习任务(P103)中的第三个任务又是何其相似,教材原文如下:

我相信,在未来的几年中,这种趋势还会加强。
二、向北京卷学习,读写结合趋势加强
今年全国卷作文的显著特点之二,是读写结合的趋势明显加强。
这一特点体现在新高考Ⅱ卷的作文之中: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这一题充分体现了读写结合、由读到写的语文运用过程,语言文字运用II的文本材料为学生创建了学科认知的情境,激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然后在思考之后进行写作。“青少年”是对个人体验情境的限定,它与考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及与成长的主题紧密相连,使考生能够充分展示出个性化的思考,表达出他们真实的思想和感情。
而这种命题方式的出现并不让人意外,因为在之前的教育部“四省联考”中,早已做过预告,当时的题目形式是这样的:
现代文阅读 I《这里是中国》告诉我们,大碰撞的“洪荒之力”使得我国地貌景观极富变化,我们的家园多姿多彩。祖国之美,在名山胜迹、澎湃江河,也在我们身边的平凡原野、无名山水、寻常巷陌。
高考题结合的是语言文字运用的材料,而联考题结合的是现代文阅读的材料,因此,凡是考前对于这种命题形式进行训练的考生。(我在考前38天的特别指导中曾反复强调),都不会被这样的“新题”“怪题”所难住。
而如果对高考作文命题追根溯源,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的话,我们会发现,这种命题形式,早在2016年的北京卷中已有实践: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便是当年试卷里的现代文阅读文本,由此可以看出,四省适应性测试语文作文命题向这种模式靠拢的趋向。
再如,2015年的北京卷作文题:
《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
请以“深人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
对于这样的命题形式,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本华评价说道“真实的语文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追求消遣的阅读,让自己沉浸在一份愉悦里,用闲适的目光观察他人的生活,审视他人的思考;但事实上,在步履匆匆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多的是带着任务、带着目的的阅读,是通过阅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完成任务的方案。当然,即便是消遣的阅读,我们也会从中吸收到或实用或有趣的思想与精神,有了吸收,势必会增加我们表达的愿望,或口头的交流,或书面的发表。因此,不管怎样,从阅读到写作,从吸收到表达,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是一个真实的语文生活状态;此外,试题从阅读而延伸至写作,也是与真实的生活状态高度契合的。虽然试题形式有变化,但学生写起来并不会觉得困难。”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北京卷早就开始实践的打通读写的命题方式,在未来几年之中,会逐渐从创新题变成常规题,甚至会成为高考作文命题之主流。
三、向上海卷学习,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关怀
这次高考作文命题除了向北京卷学习之外,还有明显的向上海卷学习的特征。
众所周知,上海卷被认为是中国高考中较为独特和具有挑战性的试卷之一。它通常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测试,同时也强调深入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具体来说,上海卷会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主题开放性强:上海卷的作文题目通常给予学生极大的自由度,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来阐述主题。这种开放性鼓励学生运用他们的创新思维和个人经验来处理问题。
其次,强调深度和思考:上海卷的作文题目通常会以二元作文进行命题,以一道问题的形式向学生提出哲学意味上的问题,要求学生深入思考,对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这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语文基础,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丰富的生活经验。
再次,人文关怀显著:上海卷的作文题目通常含有鲜明的人文关怀,关注人的价值、人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而今年全国卷和地方卷的高考作文,也显示出了明显的向上海卷学习的苗头和趋势。首先,从主题上讲,本次高考作文在开放性上逐渐给学生思维“松绑”,弱化严格的任务驱动限制,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写出个性;其次,从思辨力度和深度上来讲,这次高考作文,多套卷区以二元作文命题,强调考查学生概念之间的思辨关系,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再次,在人文关怀上,无论是全国甲卷对于“技术、时间、人”的深度思考,还是全国乙卷关心“人与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相处之道,抑或新高考Ⅱ卷关注青少年独立、安静的生活空间,关注点都是人,都在引导学生思考“人是什么,未来人应该怎样生活”的宏观、本质的思辨问题,体现了旨在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新课标要求和新课改精神。

毕光荫,广东省潮州市暨实高级中学语文教师,“词人才子”,学术型名师,王涛语文团队古诗文、作文方向教研员。主讲全国大型线上讲座60多场,与全国近 2,000 名语文教师交流教研,形成一套完整的作文、古诗文教学体系。精通《史记》,在直播活动中多次开讲《史记》,总播放量超过 100,000 次。与北师大出版社合作出版《高中生文言文读本——史记》一书,广受好评。连续三年用古文写作全国各地高考下水文,引发了广泛关注,后分别结集录入《高考满分作文通关教程》等图书中。策划撰写语文教辅书籍十余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