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选粹】陆以恒|​小镇烟火

 新锐散文 2023-08-27 发布于河北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小镇烟火

碧波荡漾的微山湖东岸。初春,一座古老的小镇,静卧于一泓清水的臂弯中,古运河自西北往东南蜿蜒穿小镇而过。这就是我的家乡。

小镇叫夏镇,现在是微山县政府所在地。这是座古城,原由广戚、部城和夏镇寨三部分组成。秦朝实行郡县制时,曾为广戚县所辖,南北朝时改为戚城。明朝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更名夏镇。在部城和戚城街的相汇处,横跨古运河,建有左右独立的两座桥,曰双桥公园。周围临水环绕着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青砖红柱,灰瓦陡檐,曲廊涉水。

天刚蒙蒙亮,位于双桥公园南面的小小菜市场就热闹起来了,初春的气息随着晨曦升腾,一片嘈杂之声传来,映入眼帘是根部带着新鲜泥土绿油油的油菜,茎叶颀长鲜翠欲滴的芹菜,头顶带着尖尖叶帽胖乎乎的莴苣,闪着紫光圆润光滑的茄子,各种时鲜蔬菜应有尽有。这是临古运河岸拆迁的一片旧民居改造成的临时早市,菜的主人大都是来售卖自家小菜园里的产品,大部分摊位都很小,这家一篮黄瓜,那家几把油菜、几个茄子。当地叫他们自卖头,自卖头的蔬菜是最受欢迎的,它新鲜,绿色,便宜。整个菜市场弥漫着新鲜泥土的味道,每把蔬菜上都闪烁着太阳的光芒。

小市场最热闹的莫过于鲜鱼市了,外地称呼的鱼市,微山人在前面加上了一个鲜字。是的,微山的鲜鱼市是不卖死鱼的。刚刚从湖里打捞上来的各种鱼儿,在各种器皿里蹦着跳着,一个水桶,一个脸盆,甚至是一块朔料布摊在地上,扎起四个角,倒上水,鱼儿在里面欢快地游着。粗犷的渔家汉子大声吆呼着,“伙计,你看这鱼多新鲜,包圆吧,便宜。”引来众人注目。鱼是微山人的骄傲,1260平方公里的微山湖,滋养了数十种淡水鱼类。微山人的餐桌上几乎是不可一日无鱼,微山湖全鱼宴更是京省驰名。

泼喇喇,泼喇喇,一群闪着红光的鱼在器皿中跃起。这可是微山湖最有名的四鼻孔大鲤鱼。四鼻孔鲤鱼是微山湖特有的鱼种,头小背宽,身长而健,特别是尾鳍乌红发亮,最特别的是鱼头上有四个鼻孔。关于这个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暮春时节,乾隆皇帝南巡,龙舟行微山湖,湖光吸睛,忽数尾金色鲤鱼跳出水面丈余,他十分惊奇,令渔翁捕获。乾隆皇帝见此鱼四个鼻孔,甚是诧异,渔翁灵机一动,说这种鲤鱼四个鼻孔,主四海升平,五谷丰登,是吉祥之物。乾隆大喜,命御厨烹之,果然鲜嫩可口。遂重赏渔翁,从此,四鼻孔鲤鱼作为贡品,年年被送往京城。微山湖四鼻孔鲤鱼也名扬天下,身价倍增。

鲜鱼市上除了最常见的青、草、鲢、鳙,摊位上最多的就是那种浑身灰黑色,凶猛的乌鳢了。俗称黑鱼、火头、乌鱼。微山县是中国乌鳢之乡,产出的乌鳢远销大江南北。微山湖的乌鳢被称之为“孝子之鱼”,和大海深处的大马哈鱼(母爱之鱼),从海洋洄游到陆地出生地的鲑鱼(乡恋之鱼),号称世上最神奇的三种鱼。据说乌鳢雌鱼产卵后便双目失明,无法觅食,孵化出来的千百条小鱼天生灵性,不忍母亲饿死,便一条一条地主动游到母鱼嘴里维持母鱼生命,直到母鱼视力恢复。母鱼活过来了,子女存活量却不到总数十分之一,它们大多为了母亲献出了自己年幼的生命。听到这鱼类母子凄惨而又动人的故事,不禁默然。

出菜市场,跨过古运河上的东风桥,就是东风路了。小镇很小,原来的一条主要街道叫盐当街,驻地的一个生产队叫盐当队。文革时改名东风队,东风桥、东风路应由此而来。当然,文革后东风队又改成原名盐当队了。

东风路上古老的民风民俗还在,早晨是小路上最热闹的时候了,从西向东,约一公里的东风路,两边店铺林立。最诱人的应该是几十家各具特色的当地早点小吃了。小镇的居民是不在家吃早饭的,路边各种特色早点是他们的最爱。刚入路口,扑鼻的香气迎面向你撞来,冒着蒸腾热气的小笼蒸包、飘着闪闪油光的晶莹剔透的混沌、鸡汤葱油饼、羊汤羊糁、无矾大油条,等等。搅动着你的食欲,引诱着你的味蕾。在每个小店门口都摆放着坐满食客的几张小木桌,晨曦中,食客们吃的酣畅淋漓,汗珠,惬意,春风洋溢在他们脸上。

“喝粥喽,粥泡油条”店主的吆喝声传来,透彻了整条小路。是呀,糊粥,这可是微山最有名的早点,想当年刘仪伟把它搬上了中央电视台美食节目,称此粥齿颊留香,回味悠长,并根据糊粥的特点,调侃其为“喝完不用刷碗的粥”。让微山湖糊粥名扬天下。当然,说起来微山湖最有“湖味”的粥,应该是鳝鱼粥了。将鲜活的微山湖鳝鱼放进水开了的砂锅中煮熟,捞出去骨备用,砂锅中的鱼汤放入糯米、麦仁、山药熬煮,待米浆浓稠,放入备好的大块鳝鱼丝,加入食盐、香醋,再加上灵魂配料辣胡椒粉,撒上碧绿的香菜,一碗肉滑嫩鲜,色泽晶莹,香味十足的鳝鱼粥端到了食客的面前。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富裕起来的湖区人民把享受生活,享受美食当成了努力生活的最大底气,用诗意地生活对待每一餐烟火,用心感悟每一个朝夕。

味觉的力量就是如此神奇,当那熟悉的味道漫化在口中,对家的思念便也达到了顶峰,家的味道充盈了潮湿的眼眶。不由让我想起了五十年前的小镇。

70年代初的夏镇,低矮灰暗的房屋,逼仄的街道,匆匆稀落的行人。记忆中,当时整个镇上只在当时最大的十字路口—北街口,有一家饭店,叫“国营饭店”,位于十字路口东南角,面向西北四扇带玻璃可以上门板的门面,白墙灰瓦,门的上方墙壁上是白底红字的“国营饭店”四个字,两边是两个突出的红色五角星。童年的我不知道当时是什么人可以走进那里面吃饭,只依稀记得人们走亲戚的时候,有人到那里买五毛钱的油条,十根油晃晃的油条用一根细细的纸绳经子一扎,这就是当时最好的走亲访友礼物了,油条的香味充盈了整条街道,吸引了多少孩子的目光呀。

后来,我又知道了国营饭店里卖一种好喝的汤,叫杂烩汤。杂烩汤里有鱼有肉有丸子,杂烩汤的香味每每吸引着我。每次经过饭店的时候,我都神不守舍地盯着那儿。记得有一次跟着中年的母亲走过那里,我的脚迈不动了,两眼巴巴地盯着饭店,手紧紧牵着母亲的衣襟,母亲明白我的意思,可她的脚并没有停下来,还加快脚步连拉带扯的把我拽走了。嘴里说着,听话,娘以后让你喝杂烩汤。娘把我八岁的馋魂留在了身后。

娘说话从没有食过言,记得是一个明朗的中午,娘悄悄的把我拉到一边,从贴身的口袋里摸出三个硬币、两张毛票塞到我手心里,说,去吧,去喝杂烩汤。哇,是五毛钱!我飞也似的跑进饭店,买了一碗冒着热气的杂烩汤,一碗有鱼有肉有丸子的杂烩汤,我不记得是怎么喝完了那碗汤,我只知道那是我一生中喝过最好喝的一碗汤。五十多年了我从没忘记。后来长大懂事了想想,在当时我家那窘迫的家境,多子女家庭,母亲没有工作,五毛钱可能就是一家人一天的生活费了吧。为了我那八岁的馋虫,母亲是有几顿饭没有吃,才偷偷省下那五毛钱呀。五十多年过去了,那碗冒着热气,有鱼有肉有丸子的杂烩汤,一直浸润着我的灵魂。我也像从没有离开母亲温暖的怀抱,我那双八岁的小手和八岁的馋虫也一直被母亲粗糙的大手环握了五十多年。

五十年,半个世纪的时光一晃而过。现在早就过了物资紧缺的年代了,小镇从当时一家国营饭店,到现在高级宾馆,普通饭店也应该有数百家了吧,想在小镇上找到一家卖炸鱼炸肉炸萝卜丸子做的杂烩汤店铺可能都比较困难了。现在生活天天像过年一样的人们,谁还会稀罕一碗再普通不过的杂烩汤呢?

太阳升高了,东风路上早点店铺的生意到了最繁忙的时间。风从微山湖上吹来。食客攘攘。我的眼前好似有无数的美食在小街上飞翔,包子、油条、还有各种粥的香味。哦,还有一碗冒着热气的杂烩汤。各种食物的香气在小镇上空氤氲,升腾,好似在告慰天堂的母亲。


作者简介:陆以恒,山东济宁人,做过教师,后在地方宣传部门和电视台工作,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喜欢阅读。
新锐散文

请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爱情怀、乡愁、

亲情友情爱情、生态情怀、性灵自然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