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梅贤玉的随笔《扳罾捕鱼》

 黄石新东西 2023-08-28 发布于湖北

扳罾捕鱼  

文/梅贤玉  

每年的“梅雨季节”,位于鄂东南的阳新、通山、江西武宁等地,就连降大雨暴雨,拥有16.7亿立方米库容的富水水库,因不堪重负,便“开闸泄洪”.尽管泄洪的“现场直播”汹涌澎湃、气吞山河,至今记忆犹新,但我还是忘不了去富河岸边看父亲“扳罾”捕鱼……  

每逢富水水库“溢洪闸”开闸泄洪的日子,富水水库大坝以下的富河水位就急剧上涨,激流奔涌之处便是一片汪洋,鱼群腾跃,迎浪嬉水,产卵繁殖,张扬着生生不息的命活力!  
这时,富河沿岸的父老乡亲们,除了青壮年劳动力上江堤、河堤防汛抢险之外,既有老头背着渔网,又有青少年扛着“扳罾”(一种捕获鲜鱼的原始工具),到富河里的“缓水湾”处,下网或扳罾捕鱼。“扳罾”(如上图)一一由四根坚韧的乌啼竹杆,将一块大概二十余平方的渔网捆绑张开成“正方形”,然后把扎紧绷开的罾,捆在一根小碗口粗细的楠竹杆上,再在楠竹杆顶端系上一根长麻绳,运用杠杆原理,将扳罾吊放入河水之中,每隔五、六分钟,扳罾之人就用力拉扯麻绳,将水中的罾慢慢拉出水面。“扳罾”既是一门体力活,更是一门技术活。如果扳罾者力气不够,拉慢了罾,惊动罾里的鱼儿,导致拉成“空罾”;如果扳罾者用力过猛,罾中的鱼儿会在瞬间腾跃而起,逃之夭夭,让你“放空枪”扫兴而归!  
那是1969年7月上中旬,阳新、通山富河流域连降大到暴雨,加之上游的富水水库开闸泄洪,富河中下游的江堤、河堤、湖堤,危在旦夕、险象环生,数以万计的抗洪抢险大军,扛包、挑土加固堤防,风雨兼程,昼夜奋战,涌动着“人定胜天”的英雄画卷……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多数农民百姓的生活还很清苦,一年到头也很难吃上几次猪肉补充营养。为了解谗尝鲜,人们利用劳动之余,把握汛期或在阳春四月间鱼儿产卵繁殖的机遇,在长江边、富河畔、网湖上“捞鱼摸虾”。如果运气好的话,收获还是颇丰的。那天黄昏时分,正在富河边扳罾捕鱼的父亲,突然大声对我说:“老大,你快来帮我拉绳子,这一罾好重,罾里应该有很多鱼!”我连忙帮父亲攥紧麻绳,拚尽吃奶的力气,将扳罾快速提出水面,捕的是青一色的“红尾鱼”,大些的都有二、三斤一条。父亲说,“他娘的,这罾最少也有上百斤。好了,我们不能太贪心,快收工,回去杀鱼煮鱼汤喝,老子都累瘫啦!”  
正当我们就要满载凯旋之时,富河上游不远处传来惊喊声:“快救命啊,快救命啊,有个扳罾的老头子栽进河水中了……”  
“你在这里看守着鱼,我上去看看!”父亲说完,沿着河堤,奋力向前跑去。  
几个小时后,人们在下游两公里处,找到了那位老者的尸体。这一次“扳罾”,尽管我们收获了一百多斤鲜鱼,但是我和父亲都寡言不语。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仅双腿很沉,而且心也很沉。  
在富河里“扳罾”捕鱼这一幕,虽然已流逝了近半个世纪,但是已定格在我记忆的屏幕上,令我挥之不去。  
哦,“扳罾”捕鱼!  

梅贤玉,湖北阳新人,1958年出生,本科文化程度,湖北省作协会员,曾在《人民日报》《湖北日报》《青年文学》等报刊发表作品60余万字,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作品集两部。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法律顾问:刘太平  向其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