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国兴:陈年游记:淮南访古

 妙趣横生 2023-08-28 发布于黑龙江


陈年游记:淮南访古

温国兴

   在安徽省境内,有诸多久负盛名的名山,我去过号称“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还去过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地藏王菩萨道场九华山。在安徽省还有一座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产生了许多神话故事及成语典故、发明了豆腐然而却名声并不显赫的八公山。八公山位于安徽省淮南市,距离省会合肥仅一百多公里。如果说我们对八公山感到陌生的话,那么稍微有些历史知识的话,我们应该知道淮南王刘安。刘安及其门客编纂了我国第一部百科全书《淮南子》,在《四部精华》中选了《淮南子》中的两篇。

   经朋友推荐,我于201010月有幸游览了淮南八公山。公元前223年到公元前175年,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在此讲经论道,寻求长生不老之术,在数千门客中,有八位方士最为著名,号称“八公”。据《汉书》记载:“淮南王安为人好书,鼓琴,不喜戈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名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为《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

   在晋朝干宝著《搜神记》中,有这样一则神话故事:“淮南王安好道术,设厨宰以候宾客。正月上午,有八老公诣门求见。门吏白王,王使吏自以意难之,曰:'吾王好长生,先生无驻衰之术,未感以闻。’公知不见,乃更形为八童子,色如桃花。王便见之。盛礼设乐,以享八公。援琴而弦歌曰:'明明上天,照四海兮。知我好道,公来下兮。公将与余,生羽毛兮。升腾青云,蹈梁甫兮。观见三光,遇北斗兮。驱乘风云,使玉女兮。’今所谓《淮南操》是也。”原来这八公具有返老还童的本事,所以得到淮南王的青睐。

   《淮南子》是一部涉猎广泛的书,涵盖了哲学、史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军事学、天文地理、医学养生、农业水利等各方面的知识。我们常用的一百多条成语和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伯乐相马等故事,也都出自《淮南子》。对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人,应该对《淮南子》及八公山产生兴趣。

   我们在当地朋友陪同下到八公山游览。我们首先游览了白塔寺。这白塔寺可大有来历,传说地藏王菩萨渡海来中国修学佛法,路过八公山,在山中发现一处风水绝佳之地,此地面向东南,三面青山环抱,山涧流水潺潺,山花烂漫,鸟语花香,于是在这里结庵修行,香火兴旺。山门上方有四个大字,道出这里的不凡:“东震三千”,两边石柱上的对联是:“教传万古续慧命;寺兴千喜永彰明。”这里的天王殿、大雄宝殿均与其他寺院相仿。

   然后我们到汉淮南王宫游览。王宫大殿内供奉着刘安的塑像,他手中拿着竹简书,他及门客所著《淮南子》一书号称汉代的百科全书。在王宫两侧的石刻介绍了刘安的生平及思想。我们看到,墙上有许多出自《淮南子》的成语介绍,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刻舟求剑”。中国有许多神话传说故事如“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也都出自《淮南子》一书。刘安更以发明了豆腐而受到淮南人的尊重,豆腐已经成为中国人一道鲜美的菜肴,至今为我们所享用。为了纪念刘安发明了豆腐,淮南每年都要举办淮南豆腐节,我们去的那年已经举办了十七届的淮南豆腐节。

   我们又来到八公山地质博物馆参观,这里展览了很多奇石以及一些地质展品。

   中午,我们到凌云楼酒楼吃了豆腐宴。淮南人将豆腐菜肴做到了极至,他们用水豆腐、干豆腐做成十多种菜品。他们甚至用豆腐做皮包成了饺子,把一块小小豆腐做出了大文章。我本来就很爱吃豆腐,这次居然吃到了豆腐席,真的是大饱了口福。

   下午,我们到凤阳县的明皇陵游览。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在这里,他崇尚孝道,当上皇帝后试图在家乡建立皇都,后来听从刘伯温的主意改在南京建都。但是他把父母的坟墓建造的规模宏大。明皇陵从1366年开始建设,用时十三年,现存仅及当初的八十分之一。通向墓地的神道两侧有三十二对石像生,有温和的老虎、威猛的狮子、下跪的绵羊,还有武士和文官。一些石像遭到过破坏,经过修补,基本上可以看出当时的风貌。经过金水桥,两侧对称地是无字碑和有字碑,朱元璋亲自撰写了碑文,突出了他对父母的孝敬。在享殿遗址仅保存了几个石柱,可以想象当年宏大的规模。

   此时天色已晚,我们来到龙兴寺,仅在门前拍照留念。朱元璋曾经在这里出家当和尚,他当上皇帝后,把龙兴寺后面小山命名为“天下第一山”。

   淮南市正积极开发八公山的旅游资源,致力于将八公山打造成“生命山、生态山、文化山、文明山”,我想十多年时间过去了,八公山现在应该是名声显赫了。在淮南游览了一天,对八公山悠久的人文历史略有了解,感觉真的是不虚此行。

二〇二三年八月十九日


欢迎在留言区内评论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